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五族共和”思想并非自孙中山始

发布时间:2017-06-14 作者: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正式提出五族共和论。

 



    一直以来,这份就职宣言就被看作是“五族共和”说最早正式提出的时间,孙中山先生也被认为是“五族共和”说的提出者。

 


 

    但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一书中,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常安博士在汲取各类经典文献、资料档案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五族共和的思想渊源,并非自孙中山始,而应追溯到近代中国西方民族建国思潮的传入,以及革命派与立宪派对于民族建国政治设计的论战。”
 

    常安副教授称,早在1907年,齐白石的师兄弟、《中国新报》的主编、反对革命派的主要人物杨度就在《金铁主义说》中提到“五族合一”、“五族一家”之说,比孙中山之说早了将近五年。

 


 

    包括孙中山本人在内的革命派,在革命早期,出于排满的政治宣传需要,一直提倡汉族单一建国论。但随着革命进程的深化,革命者们对于中国民族、宪制问题的认识状况也随之深化,原来论证对手所主张的五族建国论转而被吸收,五族共和论就此正式诞生。



原文来源:立法网微信公众号

(立法网  王钰坤/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