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为何校园变“江湖”?

发布时间:2018-06-12 作者:王季璐

    学生“拜把子”的举动,既可能成就共同进步、缔结深厚友谊的佳话;也可能埋下拉帮结派、血腥暴力的伏笔……




    政协委员巩汉林提出三方面建议;冯远征建议专项立法;人大代表张国新则表示,仅凭此文件是不够的,还需政府、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长期、艰难、细致的工作和共同努力。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郑新俭公开透露,2017年前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2486件3788人,提起公诉3494件5468人。相较于往年,整体呈上升趋势。


为何校园变“江湖”?


    在百度输入“校园暴力事件”,弹出的事例不胜枚举。


    2016年12月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一位妈妈泪诉校园霸凌》被无数媒体转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7年,《最强大脑》爆出的文章更是引起了上万的转发,“听音神童”孙亦廷因校园欺凌移民国外。 


    在河南省光山县北向店乡完全小学流出的欺凌视频中,被打的女生因为欠打人者12元未还,并被怀疑偷手机,被3名女生轮流掌掴,并被揪头发、踢踹。


    众多围观学生不但不制止,还凑热闹一边喊着“校园暴力”,一边高呼“666”,进行拍摄。


    学校,普遍认为是最安全的地方。本是书声琅琅、纯洁美好的校园,却变成了个别学生拉帮结派、打打杀杀的江湖。而一些学生“拜把子”、“桃园结义”的举动,既可能成就共同进步、缔结深厚友谊的佳话,也可能埋下拉帮结派、血腥暴力的伏笔。


    周刊君曾经在网上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如果你遇到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会怎么做?”


    当时大家选择最多的是“打回去”,第二是“告老师”,第三是“找大哥”。


    “他们能抱成团儿,我们为什么不能?”“他找人打我,我也找人打他,看谁能打过谁。”一些学生开始“拜把子”,通过拜了“把子”的兄弟或姐妹自行解决。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大多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而“问题少年”的缺乏管教、学生们的“江湖”义气,和普遍“以暴制暴”的“复仇”心里成为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


    面对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受害的学生普遍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是愚蠢的,它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使暴力离自己越来越近。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越长,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发展越迅猛,其影响也就越恶劣。


    对此,心理学家郝若平指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拟修法对校园欺凌说不  


    2016年,李克强总理对校园暴力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等九部门再次对此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并于12月将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预防与应对纳入安全专项督导工作。


    而在2017年12月,中国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于有关学生欺凌的预防和事后处置等问题,给出了明确规定。


    对于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或许可以为其他省份提供一些借鉴。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具体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根据这份文件,中小学生实施欺凌,严重的将会受到纪律处分,其表现也可能被计入综合素质评价,影响升学。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提出,对于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大多施暴者都是未成年人。对此,他提出:凡是对学生采取暴力手段的教师,必须清除出教师队伍;强调监管,对那些炫耀的、打完人传视频上网的未成年人必须强制教育,另外,对监护人也要有一些必要的措施;此外,还应对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问责。最后,巩汉林还建议,从立法上去解决。


    “应对校园“欺凌”展开详细定义;设置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通过立法把惩戒权还给学校和教师。”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国新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而对于如何解决校园欺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则认为 “解决校园欺凌,法律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他表示,对于校园欺凌还是要分类别讨论。




原文标题:为何校园变“江湖”?


原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