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择善从者:店招“中文改拼音”可能违法!

发布时间:2022-07-08 作者:择善从者

    网易新闻26号晚上10点过发了一条消息《四川多家门店名字被改成拼音》,并且附上了画片。还有一个附标:面馆老板吐槽,谁知道我是卖面的?


    
    初看标题,我想此事大概是“甘阿凉”三州的远边乡镇基层干部的随心所为,不可能发生在“大成都”。殊不知从其他资料看到,店招“中文改拼音”真还包括“大成都”的“牛市口”。

    “牛市口”是不是远郊?古代卖牛的?我曾在“骡马市”旁边住了多年,原始联想如此。现在一看导航地图,离四川政治中心省政府办公地只有4公里,离成都商业中心春熙路也是4公里。

    如此“中心地段”居然也有这等怪事,就有点奇葩了。

    (一)当年推广汉语拼音的初衷是为了推行普通话

    我们这辈人都知道,以前上小学是学“注音字母”,这是从北洋政府就开始的。汉语拼音是从1958年开始推广的,我们就经历了由学注音改为学拼音的过程。

    我们也都知道,推广汉语拼音的初心,是甚于少数民族语言多,内地方言也杂,为统一全国各地对国家统一语言文字(内称汉语、外称中文)的正确发音,以方便推广普通话。

    而学习拼音,则是小学一年级的功课,学生学会拼音就跟着老师去识字读音。在四年级之前的初小,语文识字就初步完成了,在六年制完小(初高小)阶段更基本完成了。而学生完成识字后,拼音主要功能也就完成了。

    中学以上及成人场合,就是单纯使用国家统一语言文字了。至多在个别生僻字出现时配上拼音,除此之外一般不会再用拼音了,整个社会的交流也是用中文,而不是拼音。

    用过去老师给学生的通俗讲解,拼音是识字的拐杖,学会识字,拐杖就应该拿掉了。不能老杵着拐杖,更不能把拐杖当双腿,而把腿锯掉。

    (二)把中文的配注英文换成中文拼音是什么套路?

    社会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之一,是在众多公共牌匾上,在中文之下加配英文,以方便外国人来华,加强国际交流,吸收先进文化。

    之所以在公共场所的牌匾上主要加配英语,不是因为它是英国语言而高人一等,而是因为它是联合国规定的官方语言之一。在曾经探索的“世界语”还没定型公认之前(现在“世界语”的探索似乎有点消沉),英语是目前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的通用语言,自然应该加配标注英语。

    虽然中文同为联合国官方语言,但在世界范围内还不太通用。

    这在改革开放之后几十年,一直沿用无争议的中英双语公共标牌,没有任何社会争议和歧义。

    可是最近有些城市,却把中文之下配注的英文取消,换成中文拼音了。这是什么套路?

    是搞文化自信,与时俱进吗?还是搞闭关锁国,演愚昧闹剧?

    首先,英文是联合国官方语言,是世界通用性最广的语言文字,你在公共场所标牌上取消它,换上你的拼音,不是表明中国要与世界接轨,而是要求世界与中国接轨。这种逆向操作,显得过于自信及自大,过于自信本质上反映的是骨子里的不自信。

    你是想叫人家来学习伟大的中文没有错?在你文明高度发展时,世人自然要主动学中文。在世人没有普遍和主动学中文之时,表明中国文明的实力有限。这时,你硬叫世人学中文拼音,人家就会反感排斥。而排斥的结果,是把中国孤立于世界强国之外了。因此这种做法,实质上是闭关锁国的自残做法。

    其次,在现在来华的外国人中,按照官方的宣传,世界人民还是友好的,这些友好的人民很多会英语,你作为友好的主人,过去给人家提供了方便,现在反而不提供方便了,这是真诚友善的待客之道吗?国际也同人际,从为人处事的常识上,也不能够这样操作吧。

    其三,对于已经学习掌握了中文的外国人,他们已经甩掉了拐杖,完全能够直接用中文解决认知了,不需要你去呵护阿斗了。你现在取消英文标上中文拼音,是要让人家重新回到初学识字的阶段去吗?这些人会问:你是在高看我,还是在藐视我?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种取消英文标注中文拼音的操作,都不是聪明理智之举。

    (三)只用“中文拼音”充作店招而取消中文“更进了一步”?

    现在四川成都牛市口们,比前节所述的把中英牌子换成中文与拼音的操作还“更进一步”了,它是把中文完全取消,只用中文拼音充作店招,这一步迈得实在是太前卫、太惊艳。

    用开头那段老师给学生的通俗讲解来说,“拼音是识字的拐杖,学会识字,拐杖就应该拿掉了。不能老杵着拐杖,更不能把拐杖当双腿,把腿锯掉。”

    现在,牛市口们,这样做的结果,是要把全社会拉回到扫盲识字的初级阶段去,让人人都去学拼音,用拼音?

    牛市口们,不是去秀我们几千年优美中文的大长腿,而是把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拐杖”举起来秀拐杖。对,它不用腿,只用拐杖了。

    大概率这种决策者,不管他表面文凭如何之高,真正的底色可能就是一个初级文化,之产生这样的决策思维,才符合他的认知水平。

    (四)公共场所设施用字“应当使用中文”有法可依!

    把本来用于帮助认识中文的辅助识字工具之中文拼音,去取代国家的统一语言文字,这不仅在逻辑上是本末倒置,而且在生活中违反常识――更关键的,是谁给牛市口们这种为所欲为的权力?它上敢藐视国家法律,下敢侵犯人民权利?

    早在二十多年前(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四条就已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应当使用中文,这是一个法定的规则。

    过去为方便开放,在中文之下配注外文,那不违反国家法律,因为它主要使用的还是中文。

    即使现在有的取消外文,在中文之下加拼音,也不违反法律,最多说它前者是收缩开放,后者是多此一举。

    但现在的牛市口们却把公共场所的店招上的中文取消,另用拼音来代替,这就明显无疑地违反了国家法律,其行为性质是管理者的违法行政。

    而牛市口等地的商家们,之前一直是用中文做店招,他们本来就是遵守国家法律的好公民。

    现在被牛市口们的管理者,强行要求取消中文,改用拼音,这是管理者实施违法行为,侵犯了商家们的合法权利和商业利益。这些是可以量化为物质损失的。
是谁给了牛市口们的管理者这些权利,可以违背常识为所欲为?敢于违反法律不受限制?

    他们的违法行为,应该不应该受到法律和纪律的处罚?!

    (五)这可不仅仅是发生在基层的城市治理方面的小事!

    这表面看是个发生在基层的城市治理方面的小事,似乎不必大惊小怪。而且很可能会被纠正,完全不必大费口舌。

    但我看到的是,从这件小事折射出来的一种令人忧心的现象:在开倒车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那么宁左勿右,争先恐后?而对于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却是那么的迟疑畏缩,对于真正关心民众的生活疾苦却是那么地不当回事?

    这似乎表明了,官场风气已偏,“文革”之息渐浓。读者友人想必明白我之所指。
作为一个退休老者,我有时在自悟这句话的深沉道理:“当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片都不是无辜的”。

    的确,如果每个人对自己身边的不法小事无动于衷,认为与己无关,明哲保身,假如某天真有灭顶之灾到来时,一定程度也是我们在自作自受。

    所以,我觉得还是该说,哪怕善小,哪怕无用,哪怕不受待见。
 
 
 
    原文标题:择善从者:店招“中文改拼音”可能违法!
 
    原文来源:立法网微信公众号
        
    (立法网 择善从者/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