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李德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

发布时间:2012-11-01 作者:


    春节与西方圣诞节在满足人们“回家团聚,享受亲情”这一点上,是一样的;而出现一个圣诞老人,用来表达对孩子们的特殊关爱,从而带动节日氛围。这是“圣诞节”的显著亮点,却为我国春节所缺少……



    立法网实习记者  小蚕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学术报告中说,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使“文化”再一次成为生活中的“热词”。曾有地方上的领导干部问我:文化究竟是什么?我说,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
 
据考证世界上给文化下定义的权威说法有二百多种
 
    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词,一向有从小到大、从狭到广的多种涵义。在中国民间,曾把“识文断字”,即上过学,受过教育,有知识,就叫做“有文化”。这大概是最狭义的文化概念了。

    在学术上给文化作界定,又往往把它说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内,成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广义概念。

    我们现实中所强调的文化,则是特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由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演出和文物管理等构成的领域,这是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的“中”义文化,实即“精神文化”。而这些都仅仅是从概念的外延方面来说的。
 
    从内涵的方面理解什么是文化,历来也表现出很大的模糊性和随意性。据考证,世界上给文化下定义的权威说法有二百多种。没有一个公认的精确定义,多是因为下定义的学科本身角度和层次不同;而“文化”又正是一个能够覆盖多数学科的视野。

“人文化成”是汉语言中“文化”一词最早的形态

    关于文化的本质,在肖前教授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中,曾给出了一个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风格的简要表述:“文化即人化”。这个表述,可以说是总结了历史上中西文化观中最重要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从辞源上看,早在《周易》里,中国古人就有“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据此产生的“人文化成”,应该是汉语言中“文化”一词最早的形态。

    古语“文”字,原指“色彩”、“纹理”,引申为事物的“道理”(结构、秩序等)。“化”,就是“变、改变”,“使……(完全地)变成……”。这样,"人文化成”就可以解释为:用人文的道理来造就人的世界。“文化”,则表示用人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对象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

在英语等外文中“文化”的原始含义是“耕作”

    在英语等外文中,“文化”(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文,它的原始含义是“耕作”。后来用于指称人工的、技艺的活动及其成果,还扩展及风俗习惯、文明制度等。

    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较早说明,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后来,美国克鲁克洪和克虏伯概括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巴格比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但强调其中不包括来自遗传性的那些规则。

    德国李凯尔特说得更明白:“文化”,是一个用来区别于“自然”的概念。“自然产物是自然而然地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文化产物是人们播种之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

文化就是按照“人”的方式和标准去改变环境和人自己

    李德顺教授认为,尽管有许多不同说法,却可以看出其中共同的基本意思:文化,就是按照“人”的方式和标准,去改变环境和人自己的。
 
    中西辞源显现了共同的内涵。说到底,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化人”是“人化”的一个环节和成果、层次以及境界。
 
    “文化”这个词,无非是用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概念,给人类生存发展的这种根本方式、基本过程、基本状态和总体成果本身,作出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所以,恩格斯说,对人类而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是一个最体现“以人为本”的概念

    这样理解文化的本质,要注意两点:

   (一)文化是一个最体现“以人为本”的概念。文化并不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它不是一个“筐”,倒像是“颜色”(任何物体都有颜色)。文化使任何人的活动都具有的“色彩”的,也就是人的思想、感情、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包含并表现出来的特征和意义;

   (二)“文化”主要是个动词。梁漱溟说,文化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生活样式”。不要把它只当做一个名词,企图寻找某个现成的“东西”来代表文化,而要联系人的活动方式和过程,注重人的“生活样式”来理解文化。总之理解文化,就是理解人。

春节年味儿越来越少,何不借“生肖”多关爱本命年的人
     
    李德顺教授讲,近些年来,我国一些传统节日有被淡化的迹象,而某些“洋节”却自发地红火起来。不少人对此甚表忧虑。政府和民间想了许多办法,也有一些实效,但仍难解除“春节年味儿越来越少”,传统节日越来越“有名无实”的感叹。显然,这里有一个问题须待解决:形成于农业和乡土生活方式的传统习俗,如何贴近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正是振兴传统(节日)文化的关键。

    我曾对春节与西方圣诞节加以观察比较,发现在满足人们“回家团聚,享受亲情”这一点上,二者是一样的;而出现一个圣诞老人,用来表达对孩子们的特殊关爱,从而带动了节日氛围,这是“圣诞节”的显著亮点,却为我国春节所缺少。当然,我国春节本有“生肖年”之说,即相当于有12个中国式的“圣诞老人”。可惜的是,我们历来“龙年说龙,虎年说虎”,总不与人相关。我想,为什么不能借此来说说“人”?

    李教授说,如果每逢春节,大家都来给进入“本命年”的人一份特殊关爱,使每个人、社会各界都有机会参与,从而创新过年的形式,逐渐形成新的风俗。如果这样,春节还会淡化吗?



来源: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