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甘正气:“有戒尺 不常用” 教师“惩戒权”出台应审之又审 慎之又慎

发布时间:2019-08-30 作者:甘正气


    8月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教师惩戒权具体的实施细则,将尽快出台(《中国青年报》)。




    8月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教师惩戒权具体的实施细则,将尽快出台(《中国青年报》)。


 



 

    希望该细则的出台不要片面求“快”,而应慎之又慎、审之又审,稍慢一点也无妨。


    为什么呢?因为有几个客观情况必须考虑。


    首先,从程序来看,实施细则的制定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声音。


    “教师惩戒权”行使的对象,是学生。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更具体地说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不仅未满18周岁,而且一般而言大都在16周岁以下。他们在法律制定程序中发声的机会不多。因为,未满18周岁的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也不会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


    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权力机关的声音是经过传导的,不是直接发出的,因而是极其微弱的,容易被忽视。


    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弱势的。


    这种弱势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地位的弱势。他们经济上不独立,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没有谋生的技能和时间,是“寄父母之篱下,仰家长之鼻息”,其自尊心是脆弱的,自信心是微小的。


    二是智力和体力上的弱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智力和体力都在发育阶段,在智力上容易被家长和教师“碾压”。学生们往往有口难言、辩之难胜,一些难言之隐还会“隐”而不发;在体力上也不如家长和教师,易于被“打压”。


    一方面是学生的弱势,需要格外关爱呵护。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的强势,再赋予“教师惩戒权”。如果该权力过大或者过宽过泛,会不会造成学生权利与教师权力的失衡?这需要重视。


    再次,学生之所以是学生,之所以被教育,就是因为其思想、道德观念、行为方式都还在养成阶段,容易出现偏差。应该把学生中出现顶撞老师、不听训导等情况看成一种“正常状态”。


    “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如果稍有不当,容易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对立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在细则制定时要严格防止“教师惩戒权”的滥用。


    《义务教育法》已经赋予学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的权力。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提高批评教育的技巧和水平,充分用好用活这种批评教育的权力。


 



 

    在制定细则是要防止学校将重心放在“教师惩戒权”的行使上。


    “批评教育权”的行使应该是常态,“教师惩戒权”只应偶尔小露(甚至不露)峥嵘,最好只是像原子弹一样存而不用,只当成一种威慑力量。

 
    最后,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尤其是义务阶段教育的高度复杂性,“教师惩戒权”绝对不是“一招致胜”的法宝。


    家长不应忽略“言传身教”,不能只管吃只管住,而将教育的责任统统推给学校。


    学校也不能大包大揽,将本该交给《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调整的行为自己管起来,或者对本需要心理疏导、治疗的学生也动用“惩戒”手段,更不能将本来通过耐心细致的批评教育或者略施小计就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行为诉诸“惩戒”。


    鉴于上述这些原因,希望教育部在研究制定教师惩戒权的实施细则时,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充分研究文明教育趋势,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充分保障学生权益,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成长,不因曾遭受惩戒而蒙上童年的阴影。


    例如,在制定程序上,要严格依照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真正做到条例中明文规定的:“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起草工作”,将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进行论证咨询,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以及“举行听证会听取意见”。


    特别是要广泛听取正在接受义务阶段教育,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家庭、不同年龄段、平时表现也不同的各种学生的意见,不能让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调皮生”、“捣蛋生”或“熊孩子”在细则制定过程中“缺位”、“失语”。


 



 

    一百多年前,绍兴城中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里有一位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希望未来的鲁迅们也有这样美好的回忆。




原文标题:甘正气:“有戒尺 不常用” 教师“惩戒权”出台应审之又审 慎之又慎


原文来源:立法网微信公众号


(立法网 甘正气/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