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阆中古城兴废史略

发布时间:2013-03-21 作者:


古城顾问    李文明    李文福    刘先澄
资料统筹    谢成英    曹顺宗    张  纺
资料搜集    茆  健    李永奇    李雯倩


    说明:本篇根据《华阳国志》《四川通史》和历代阆中地方志所载的基本内容,结合相关研究资料整理而成。相关研究资料的来源,除文中注明的外,全在文后列出。不再一一注明。

国务院向世界介绍的阆中

    位于四川省北部,是古代巴蜀军事重镇。汉为巴郡,宋以后称为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清兵初入川时,曾为四川首府。古城内有许多会馆等古建筑,还保留着主要的历史街区,传统风貌保存较好。汉、唐为天文研究中心之一,现存唐代观星台遗址。文物古迹还有张飞庙,桓候祠,巴巴寺,观音寺,白塔等,城东大佛山有唐代摩崖大佛及石刻题记。丝绸是著名的传统产品。
                                               ——国发(1986)104号文件

“阆中”名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阆,门高也,从门,良声。巴郡有阆中县。”
    春秋管仲《管子·度地篇》:“天子中而处,此渭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土阆,是高大的土墙,与高门义同。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
    后晋沈昫《旧唐书.地理志》载:“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上曰阆中”。蜀汉谯周《三巴记》: “阆水迂曲,经其三面。”《康熙字典》也引《三巴记》:阆苑白水东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插上述三书图)。《保宁府治》载:“阆水纡曲,迳其三面,故名。”咸丰《阆中县志》载:“阆中以阆水迂曲,绕县三面,故名”。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阆中县,附郭。秦县,汉属巴郡,以阆水纡曲绕县三面而名。晋宋以后,皆为巴西郡治。隋改县曰阆内。唐复为阆中县阆州治焉。宋元因之。今编户十里。
    杨林由先生认为,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一段,古称阆水。阆水“迂曲”绕三方,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

新石器时代(约距今4500年—5000年),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阆中即有先人生息

    兰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址
    1979年春,在阆中县城北郊兰家坝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城关附近沙溪公社一大队四生产队江边台地上,台地距江面20米,长约1000米,宽约100米。兰家坝和王家嘴相交处有一条东西向的自然冲沟,深达2米,表土下0.7—1.2米深处暴露出战国文化层,再下0.5米发现新石器晚期文化层。兰家坝遗址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考古》1983年6月载,据《四川嘉陵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阆中县兰家坝遗址中,遗物暴露出来的有陶器、罐、瓮、釜、碗、杯、缸、器盖钮、石器、铲、斧、杵、锛等。其采集的石器都是用于砍伐农耕的生产工具,陶器的种类与中原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农业部落相近。表明这些遗址的居民们过着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的经济生活。阆中新石器文化,其时间大致在殷周之前。
    王家佑,李复华《关于三星堆文化的两个问题》认为,阆中遗址属于三星堆早期蜀文化类型。赵殿增《巴蜀原始文化的研究》(《巴蜀考古论文集》)也认为:阆中兰家坝遗址与三星堆遗址属同一文化范畴,属中兴场类型。绵阳边堆山遗址、汉源狮子山遗址,阆中兰家坝遗址距今5000年(14C测定)。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最后一个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原始(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将植物的果实加以播种,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人类不再单纯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食物的来源变得稳定。同时,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也使人类定居下来。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很不一致,所以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期,有的分早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但还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时,单独列出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期;有的则把这个阶段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阆中:华胥孕育伏羲之地
    南宋.罗泌(音:bi)《路史》载:“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孕十有二岁而降神,生于仇夷,长于起城。”注云:“所都国,有华胥之渊,乃阆中渝水也。”
    《华阳国志.巴志》载:“阆中有渝水”。明.曹学佺(音: quán)《蜀中名胜记》注云:“所都国有华胥之渊,乃阆中渝水也。”《周地图》解释:“阆中水即渝中水。”
    清道光《保宁府志》序载:“夫阆中渝水为华胥之渊,伏羲所都,三巴首导神功也,五丁始通奥区也。”
 
    伏羲:中华民族的始祖
    《辞海》“伏羲氏”词条:“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
    关于伏羲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代孔子《易·系辞下》、先秦《山海经.海内经》、西汉刘向《战国策》等古籍。
    孔子《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卷130)载:“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
    东汉班固《汉书》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从此,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以伏羲为历史源头,认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白虎通义》言:“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把伏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功业:“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到了唐、宋,史学家们根据古籍所载,经过整理,有了更为系统的记述,主要有唐代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记》、宋·苏辙的《三皇本纪》、宋·罗泌的《路史》、宋·胡宏《皇王大纪》等。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大多都以伏羲为三皇五帝之首。
    三皇之名见于周礼,而其说有:1.天皇、地皇、泰皇(司马迁《史记》);2.天皇、地皇、人皇(三国.徐整《三五历记》);3.伏羲、神农、女娲(曹魏.宋均《春秋纬运斗枢》);4.伏羲、神龙、祝融(汉.班固《白虎通》);5.燧人、伏羲、神农(汉.伏生《尚书大传》);6.伏羲、神农、黄帝(明.孙瑴《古微书》);7.伏羲、女娲、神农(汉.应劭《风俗通义》。以上除天皇、地皇、人皇之说外,其余诸说大多都以伏羲为三皇之首。而明. 孙瑴《古微书》关于伏羲、神农、黄帝为中国最古三帝王的说法,因其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
    《荀子》始有五帝一词出现。自西周至春秋战国,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于是在许多古帝王中,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①黄帝、颛顼(音:zhuān xū  ;高阳氏)、帝喾、(《大戴礼记》);(2)庖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⑤伪《尚书序》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因其经书地位之尊,后史籍皆承此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五史新编•史记》,对三皇五帝作了一个新的概括:“三皇之说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考古发现,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就在约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看成是我国文明最早的一位代表。(女娲氏在伏羲以后为天下共主,她作笙簧,可以看作是音乐的开始;而她炼石补天的传说,实际上是改革前代政治的曲折反映;她聚芦灰以止滔水的传说,则是一次治服洪水的记录。神农氏(炎)继女娲之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易。看来,自此以后,我们的先民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楚帛书:中国人的创世纪神话
    1942年长沙出土的楚帛书,出土地点是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王家祖山一座楚墓。1973年对该墓葬发掘的报告判断,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晚期之交。帛书写作年代,当与此年代相同或稍早。楚帛书出土后数易其主,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1966年,大都会馆用红处线拍摄的制帛书照片,图文清晰,成为学者释读该帛书的主要资料。
    楚帛书为四方形,中间有两组文字。一组八行,一组十三行。两组文字上下互倒,好比八卦的阴阳鱼,四边还有文字,并配有彩色绘图。中间八行者称甲篇,十三行者称乙篇,四边的文字和绘图称丙篇。
    有学者对甲篇内容作了以下描述:
    “在大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四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懂得阴阳参化法则的缘故。当禹与契来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畅通,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当时未有日月,由四神轮流代表四时。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柟,老四叫墨干。
    一千数百年以后,帝喾生出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还造了天盖,使它旋转,并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极。人们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视天神。帝喾于是制定日月的运转规则。
    后来,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一日夜分霄、朝、昼、夕。”
由上可知,帛书甲篇是很标准的创世纪神话。在现有的中国先秦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还没有比它更完整、更明确的创世纪神话,其珍贵是不言而喻的。

    女娲抟土造人
    女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
    唐代李冗的《独异志》卷下载: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为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姻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只,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说文解字》卷十二)这是说,包括人类在内的万千物种,都是女娲所化生。
    “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见《楚辞·天问》王逸注)“皇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淮南子·说林篇》)
    侯国刚先生认为,上述两条传说,是讲女娲创生人类万物,一天要化生七十次,但她是与诸神合作:皇帝造阴阳两性生殖器,上骈造耳目五官,桑林造手足四肢,女娲担任主要工作,最后完成创造人类的伟大工程,工作量大,故需一日化生七十次。这里讲的皇帝,不是轩辕皇帝,古代神话传说,天上有东、西、南、北、中五方上帝,皇帝是位居于中央  的天帝。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搏黄土作人,剧务 力不暇供,乃引绳泥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
    《太平御览》载: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淮南子》载: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共工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猛兽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住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就是我们传大的女娲的补天神石的彩光。

公元前约3000年—2100年,炎帝时阆中属戎州。

    《阆中建设志》载,阆中于太古为八荒之区,炎帝时属戎州,高莘氏时为蜀国之境。

公元前约2070—1600年,夏朝阆中在《禹贡》中属梁州。

    《保宁府治》载:“巴西在禹贡为梁州之域”。
    《华阳国志.巴志》载:“五帝以来,黄帝、高阳之支庶世为侯伯。及禹治水,命州巴、蜀,已属梁州。”
 
    《禹贡》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汉马融说:“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唐孔颖达说: “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史料集,保存了上古部落活动的历史文件和政史论文,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尚书》相传由孔子所著,实际上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禹贡》篇,一般认为是讲贡赋之法。其说源于“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孔安国将“任土作贡”释作“禹制九州贡法”。后之学者注释大致类此。
    《禹贡》内容以大禹治水为主,向来列于虞夏书中,以至古来认为是大禹的亲笔。《禹贡》之成书年代,学界各说不一,迄无定论。有代表性的说法,大凡有四:一、辛树帜的西周说;二、王成组的春秋孔子说;三、顾颉刚的战国中期说,四、〔日]内滕虎次朗的战国末至汉初说。其中顾颉刚先生的战国中期说,尊者较多。
    《禹贡》全文仅1193字,固无卷数。历代注释家为了行文方便,往往提到禹贡扬州章、徐州章,或禹贡导山章、导水章。
    《禹贡》的体裁属于地志,其迟于《山经》,早于《汉书·地理志》,是先秦最富于科学性的地理记载。有人说:“《禹贡》一书,古今地理志之祖者。”产生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山经》,是中国地理著作最古的开山之作;产生于战国中期的《禹贡》,运用战国时期迅速发展的地理学知识,突破原始的幻想阶段,以征实为目的,崇尚实地考察,比《山经》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人说,《山经》作者在中国地理学史上率先开了结集的一派,而《禹贡》作者则“青出于蓝”,开了征实的一派。《禹贡》对后世地理学发展的影响,甚深且巨,以至清代学者李振裕说,“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数百家,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

公元前约1600-1100年,阆中在商代为雍州之西域。
 
公元前约2100-1100年,阆中属巴国。
 
    巴人起源和变化
    《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今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
    巴人的起源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太葜(音:qiā])即伏羲,后照为巴人始祖。
    《华阳国志·巴志》载:巴人为“黄帝、高阳之支庶”。
    巴人、巴国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殷。夏禹时期,巴国加入夏王朝,成为夏王朝的诸侯之一。 
    《左传·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商代,巴没有完全臣服加入殷政权,反而和殷发生过战争。殷商卜辞(殷墟甲骨卜辞是殷商王家的文书)记:“我收人伐巴方”,“令妇好……伐巴方”,“商(赏)于巴甸”等文字,殷墟文字记载说明,公元前13世纪的殷武丁时期,武丁和妇好都曾经征讨过巴国。
 
    巴因水得名
    巴因水为名说,即“巴字水”之说,认为巴的得名来源于河流走向。
    谯周《三巴记》载:“阆、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即此水也。”
    唐李吉甫基本沿用谯周的看法,他在《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中记载“渝州”条下说:“在《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因水为名。”
 
公元前约1046—1043年,周武王以梁、雍二州合并为巴,并封其宗姬于巴,镇抚南方,为巴子国。

    《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淩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封)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
《中国史纲》载,周朝新建的国家和商代的归属国或独立国加起来可考的,应该有一百三十多个……其中至成王时代新建的应该是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的五十三个(《荀子•儒效篇》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巴子国疆域
    《华阳国志.巴志三》“其地,东至鱼复(今奉节),西至僰道(今宜宾),北接汉中,今汉中) , 南极黔、涪”。辖境大致包括今重庆嘉陵江、涪江、南溪县以东至奉节县, 大巴山以南, 贵州东北部地区。
                     
公元前330年,周显王39年,巴子国迁都阆中。

    《四川通史》载:“战国中期,巴在接连失去长江三关以后,川东之地已无险可守,而川中又面临一个赫赫蜀国。巴王室只得退保阆中。”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时邑都江州重庆,或治垫江(合川),或治平都(丰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
     李文福先生认为,战国时代,巴国在阆中建立了都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76年)》云:“凡邑,有先君宗庙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刘熙《释名·释州国》云:“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国都作为拥有广大土地、人民的一大政治经济中心,一般说来都是城市。以此可证明,战国时代,巴国在阆中建立了都城。阆中早期城市所可知者,无土砌城垣,仅在城周树立樊篱。《史记·张仪列传》索隐曰:“芭黎,即织木葺以为苇蓠也,今江南亦谓苇蓠曰芭蓠也。”芭蓠即樊篱,今阆中呼之为“篱芭”。织木葺为篱,应是阆中都城周围的粗陋的防御设备。

公元前316年,周慎王五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灭巴,置巴、蜀及汉中郡,后置阆中县。

    《华阳国志·巴志》:“周显王时,楚国衰弱,秦惠文王与巴、蜀为好。蜀王弟苴侯私亲于巴。巴蜀世战争,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仪贪巴、苴之富,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仪城江州。司马错自巴涪水,取楚商于地,为黔中郡。”巴郡后为秦始皇36郡之一。
    三十一县指秦末巴、蜀、汉中三郡辖县数。其中,可考的有:成都、郫、江原、什邡、蒲阳临邛、武阳、南安、青衣、严道、僰道、湔氏、葭萌、江州、垫江、阆中、枳、朐忍、鱼复、宕渠、南郑、成固、西城、上庸、房陵等二十五县。
    《华阳国志.蜀志》载:周赧王元年(前314)‘置巴郡’。
    《四川通史.郡县制的推行》载:“巴郡在巴蜀三郡中最先设立。《华阳国志.蜀志》载:周赧王元年(前314)‘置巴郡’。巴郡初期的治所可能在阆中。”
    《四川通史.巴郡有属县12》载:“公元前314年,秦县,阆中县辖今地阆中,仪陇,苍溪,南充,南部,西充,巴中部分,遂宁部分,蓬溪(或应为蓬安)。主要依据:《元和郡县志.山南道》。”
    《元和郡县志》载:“阆州,在秦为阆中县也”。
明嘉靖《保宁府治》、清道光《保宁府治》、清咸丰《阆中县治》、民国十五年《阆中县治》记,阆中县建县在316年。杨林由先生认为,此为误解。
    1993年《阆中县治》记:“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 始建阆中县,隶属巴郡。”杨林由先生认为,置巴郡与建阆中县同时。           
    杨林由先生考证,阆中县境域在秦建县时为最大,含今阆中、苍溪、南部、仪陇、蓬安、西充、南充七县及巴中恩阳河、岳池西境、北境、剑阁东南境。
 
    秦汉阆中遗址
    青龙堡遗址  位于白溪乡龙潭村嘉陵江边台地上。遗址长300米,宽100米,从地层被冲割的断面上,能看到文化层的遗物暴露。采集的陶片能判断出器形的有敛口瓮、盆、缸,小口罐、带系罐、卷云纹瓦当等,还采集一件磨制石斧的残部,仅刃部分。为秦汉时期的遗址。
    彭城坝遗址  位于彭城乡一村沿嘉陵江的右岸台地上。遗址长1000米,宽100米,文化层厚约50厘米,距地表50至80厘米.采集的器物有泥质灰陶甄,泥质灰陶盆、泥质灰陶绳纹罐等.属秦汉时期遗址。
 
    张仪城
    《阆中建设志》载:阆中县既曾为巴国别都,自当有域,惜无从指认。“张仪域”,在今阆中城东20里地之白沙坝,当属另筑。白沙坝应是张仪的大营后扩建为域。
    明嘉靖《保宁府志》载:张仪城在府城东二十里,秦时所筑,旧有张仪庙。唐载初元年尝徙阆中县于此。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阆中城府东二十里。秦筑。亦谓之张仪城。县旧治此。
《四川通史.首批城邑的改造》载:阆中城,传为张仪筑。然张仪攻下阆中后即返咸阳,可能还顾不上亲自领导修建一座县城。但视其为秦城是可以的。秦城址约在白沙镇一带。该城原利用三面环阆水为屏障,新筑城不一定四面皆土城,亦有部分利用阆水为屏。
 
    阆中秦时为巴郡治所考
    丁艺《巴郡初期郡治是阆中》文载:《华阳国·巴志》载,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置巴郡,治江州。《水经·江水注》也说,张仪等置巴郡,治江州。但是查有关史实,上述记载是不够准确的。巴郡的郡治并不只是江州,初期的治所应该在阆中。公元前314年,江州这块地方还被楚国所占据。张仪于当年灭巴之后,便“执王以归”,返回了咸阳,并没有接着去攻打当时属于楚国的江州之地。第二年,他受命使楚,去拆散齐、楚联盟,也不可能发动攻楚的战争。虽有张仪筑江州城的传说,但这时张仪并未去江州,当然也就谈不上筑江州的事。那么,当时巴郡郡治是否可以设在别的什么地方呢?据有关资料,那时嘉陵江流域只有阆中一座城池,巴郡郡治不可能设在别的地方。所以新编《四川通史》(1993年版)说:“巴郡初期的治所可能在阆中。”直到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才带兵去攻打被楚占据的黔中。三年后即公元前227年,蜀守张若又攻取楚巫郡,夺回鱼复等地。这两次进攻,秦虽未能灭楚,但夺回了楚所占据的巴国之故地,这时张仪才有可能去江州筑城。故《四川通史·大事年表》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77年载:“巴郡治由阆中迁江州,筑江州城。”
 
公元前202年,西汉高祖五年,阆中人范目率賨人助汉军平定“三秦”。分阆中县南境,置安汉县。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华阳国志·巴志》载: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阆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说帝,为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为长安建章乡侯。帝将讨关东,賨民皆思归。帝嘉其功而难伤其意,遂听还巴。谓目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耳。”徙封阆中慈乡侯。目固辞。乃封渡沔(县)侯。故世谓三秦亡,范三侯也。
    《四川通史》载:刘邦留萧何镇守汉中巴蜀,部署诸将,以賨人(板楯)为前锋,于这年(前206年)五月从故道(县名,属武都)出兵,首先攻击章邯统辖的咸阳以西地区。章邯出兵迎击,双方会战天陈仓(今宝鸡)。章邯大败,退走,再战于好畴(今乾县),又大败。刘邦军入咸阳,八月定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皆望风而降,遂定关中。在这一战役中,阆中賨民各部分外骁勇,冲锋陷阵,为平定三秦立下大功。刘邦封阆中賨人首领范目为长安建章乡侯。但賨人世居阆中,不愿远行,在刘邦欲出击关东之时,阆中賨人要求还乡。刘邦知道不能勉强这支部落军,嘉其功而难违其意,遂同意其要求。他对范目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耳。”于是徙封范目为阆中慈凫乡侯。范目固辞,刘邦又封他为汉中沔县侯。范目接连三次封侯,人称“三秦亡,范三侯”。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刘邦还复除参战賨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以资奖赏。
    《阆中县志》载:范目,阆中人,有恩信方略,知高帝必定天下,说帝募发賨民共定秦。目率七姓为前锋,秦地既定,封目为长安建章乡候,帝将讨关东,賨民皆思归,帝嘉其功,遂听还巴。
 
    巴渝舞
    《阆中县志》载: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善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渝舞是阆中渝水土著巴族賨人所创造的民间舞蹈。賨人天性劲勇,俗喜歌舞。汉高祖刘邦伐三秦建大汉时,被募为汉军前锋。他们那种“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气势和战斗力,赢得了汉高祖的喜爱,并将宗人的战争武舞取名为“巴渝舞”,引进宫廷,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后,“巴渝舞”在宫庭中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了。但在民间仍在世代承传,历经演变,原始的武舞演变成祭祀性舞蹈和庆典性舞蹈。留传至今的“八仙鼓”(又名“巴象鼓”)即是历经演变的“巴渝舞”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仙鼓”为长柄双面兽皮鼓,鼓面绘有八仙或图腾图案,直径约30--40厘米,鼓柄约120厘米。八仙鼓舞多为10人以上的群舞,适宜广场表演。表演时,沙锣一道,鼓手随后,一面击鼓,一面呐喊,不断变换队形,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汉代为巴渝舞配了4篇舞曲
    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台,四曰行辞。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执仗而舞”。“仗”,兵器,“执仗”即执干戈;伴奏则是击鼓。班固《汉书》载:“巴渝鼓员,三十六人”。他讲的是宫廷燕乐的巴渝舞。征伐战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看挺戈,大声呼呵;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这就是史书所为的“前歌后舞”。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这样描绘巴渝舞的壮观场面:“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为了“耀武观兵”,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便常常表演巴渝舞。

公元前1l0年,西汉武帝元封元年,阆中人落下闳应诏赴京城长安参加历法改革。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载:落下闳,巴郡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至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天文学家,经同乡谯隆推荐,落下闳由故乡到京城长安制《太初历》。制定后,汉武帝请他担任侍中(顾问),他辞而未受。
 
    落下闳
    (前156年—前87年)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以历算和天文学的杰出成就著称于世,为中国最早的历算学家。他对我国天文学的三大贡献是:
    (一)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创制我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新历《太初历》(即沿用于今的农历);
    (二)创制世界第一台比较精密的完整观测仪器浑天仪
    (三)他提出的浑天学说是世界上最早以地球为中心的先进宇宙结构理论。
 
    太初历
    西汉建立初始,仍沿用秦代历法,即“颛顼历”。至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历经100余年,误差积累已很明显。于是,太史令司马迁等人上书建议改历。汉武帝下诏广泛征聘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在同乡谯隆的推荐下,来到京城长安参加改历工作。
    在改历过程中,形成了18家不同的历法。经过比较,汉武帝认为落下闳与邓平的《太初历》优于其他17家,遂予采用,于元封七年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因此,新历又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实行后,受到司马迁、张寿王等人的反对。张寿王甚至提议改回到殷历。为此,朝廷组织了一次为期3年的天文观测,同时校验太初历和古六历的数据。结果表明,《太初历》更为符合天象。并在此后使用了近200年(公元前104—84年)。为表彰落下闳的功绩,汉武帝特授以侍中之职,落下闳却辞而不受,隐居于落亭。
    公元2004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在北京被正式命名为“落下闳小行星”,以此纪念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

    古六历
    汉·班固在《汉书》中提到了我国古代的
    六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其实都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用的历法。六历都是阴阳合历,都以19年7闰的闰周和364日的岁周为基础,故又称为四分历,区别在于各家所取的历元(就是每一种历法所规定1年、1月、1日的起点)不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统一推行“颛顼历”,结束了战国以来历法混乱的局面,大大便利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古六历中,颛顼历“疏阔中最为微近”,比较合于天象。
 
    浑天仪
     古人在测定季节的时候,已经发现了一年中的季节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位置有一定关系。但观测太阳与观测星辰不同,因为太阳太亮了,人们看到太阳就看不见星星,而观测者不能借助恒星作为指标或背景,便无法测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所以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即观测恒星的相对位移来测定。于是,古人发明了简单的观测工具土圭,又称圭表。
    落下闳在土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制出了直接观测天象的测天仪器,这就是浑天仪,又称西汉浑仪。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座天文观测仪器。
    落下闳制作的观测仪器,即浑仪(又名浑天、浑天仪),是由赤道环绕和其他几个圆环同心安置而成,直径8尺。有的环固定,有的则可绕转,还附有窥管以供观测之用。
    浑仪由赤道环与望筒组成。赤道环的装置与天球赤道面相平行,环上刻有精密的度数,天文工作者通过望筒观测得知某一时刻某一星辰在赤道上运行的赤道度数,再参照古时的钟表——漏刻。即可推算出日月五星等天体的运行快慢.还可以很方便地测算出赤道二十八宿星区的相距度数。称赤经差。这是古人制订历法的重要依据。
    在欧洲,一直到16世纪左右,才出现与我国北宋时期所制浑仪同等水平的天文观测仪器。
经落下闳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他测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经差),一直用到唐开元13年(公元725年),才由一行重新测过。
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西汉宣帝时,曾任大司农中丞的著名天文历算家耿寿昌通过落下闳浑仪,测出太阳和月亮在二十八宿赤道上各个天区的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
    落下闳浑仪关于五大行星会合周期的观测推算,其与现代所测定的数值比较:误差最大的火星为0.59日,误差最小的水星,仅仅相差0.03日,即43.2分钟,已经相当精确。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巴蜀故地设立益州,阆中归益州管辖。
 
公元155年—158年,东汉恒帝永寿年间,云台山上刨建云台观。
 
    云台仙山
    明嘉靖《保宁府志》载:云台观创建于东汉恒帝永寿年间。
    《十道记》:“灵台山在(阆中)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汉张道陵升仙之处。”杨林由先生认为,灵台、云台,实为一山。
    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创立了道教24治,云台观为成为17治,即下八治之首。为张道陵传道炼丹大药之处。
    公元1358年(元至正五年)扩建,遂成三观相连。东观、中观属阆中,西观属苍溪,有钟楼。寺前有玉丹、玉鱼二池,寺外有松根、蟠桃二岩,麻姑、芙蓉、平仙、峻仙四洞。清代以来,仍称云台观。
    1953年,调整县界,云台观及山上田土全部划规苍溪。
1984年,西观钟楼拆毁,观中碑碣散失殆尽,所幸洞岩石刻完好无损,今渐修复。
    云台观现有张道陵墓、飞仙洞、炼炉、炼丹池、丹灶堂、九转亭、浸药泉、麻姑、芙蓉、平仙、峻仙四洞、玉丹亭、玉鱼池、松根、蟠桃二岩等遗址,被誉为“云台仙山”,为阆中十景之一。
 
    张道陵
    东汉·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他的八世祖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建立了两汉王朝,被封为“留侯”。张良功成身退,随赤松子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也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
    《太平广记》载:张道陵“本太学生,博通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汉顺帝时,张道陵来四川修道,居阆中云台山传道、炼丹,并作道书24篇,创立道派,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道教始。
                            

云台仙风
             明杨瞻
 

深山爱景不知还,
只为深山见好山。
玉女房边风淡淡,
碧桃花外鸟关关。
云移树色供清玩,
水弄琴声笑开颜。
光转井栏八卦剥,
苍苔铺石尽成斑。

 

公元201年,东汉献帝建安六年,刘璋三分巴郡,以阆中为巴西郡治,筑土城,后人称为“汉城”。

    《阆中县治》载:公元194年(东汉兴平元年),征东中郎将赵颖(安汉人)欲得巴名,建议三分巴郡。益州牧刘璋遂分巴郡为巴、永宁、固陵三郡,阆中隶属巴郡,郡治安汉(今南充)。公元201年(东汉建安六年),鱼复人蹇胤争巴名,刘璋又改原永宁郡为巴郡,改原固宁郡为巴东郡,改原巴郡为巴西郡。巴西郡移治阆中。
    到东汉献帝建安六年( 201)至成汉嘉宁二年(347),阆中又为巴西郡治。东汉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八县。
    《四川通史》载:东汉晚期,发生了巴郡分郡之议。此事从安帝、顺帝时期,巴郡郡椽们首议开始,至建安六年(201)刘璋确定‘三巴’郡名,前后经半个多世纪。据古籍载,安、顺时期,巴郡郡椽百余人次,先后向历任都守提出分郡建议,皆被置之不理。孝桓帝时,泰山人但望任巴郡郡守。郡守椽吏赵芬等二十人,再次要求分郡。理由是:巴郡辖地太宽,有时下县,往往冬季去夏季才能返回,夏季去冬季才能返回;百姓到郡治服役等,往返时间太长;郡吏家中发生丧、吉、凶各类事件,难及时相见。水陆交通艰难,山有野兽猛龠,赶路者常陨身江河,投身虎口。永兴二年,但望上书朝廷,要求分郡,朝廷置之不理。
 
    汉城
    明嘉靖《保宁府志》载:阆中城在嘉陵江北,与锦屏山相对,为后汉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所筑。
    《四川通史》载:“汉初刘璋筑土城”,即城墙主要为土墙。到了东汉时期,城墙开始采取泥土夯筑砖砌外层的建法。
    《阆中建设志》载:阆中可指认的城为汉城,遗址在今城北郊王家咀营房一带。遗物有九块石,毁于1938年修飞机场时,地点在今靶场即清代演武厅附近,为汉城北门残余,石上杠洞犹存。在王家咀河坝,距今河岸150米处,又有巨大石条砌成的码头及河堤遗迹,地址汉城西门外。据明嘉清《保宁府志》和清咸丰《阆中县志》所载,汉城在唐代曾三次迁徙:一次是贞观十一(637年),徙州东二次是咸享二年(672年)徙盘龙山侧。三次是武后载初元年(689年)徙县治于张仪城。迁徙原因是江水啮城。但除武后载初元年徙20里外,其余两次不过三五里。迁徙的主要是官衙机构,但由于房舍街衢,迭遭江水摧损,所以城市逐渐南移。唐玄宗之后,城址基本稳定。
 
    刘璋
    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人。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继其父刘焉任益州牧,至建安十九年(214年),益州被刘备夺取,统治益州凡二十年。
    刘璋秉性温和、仁慈,他的手下共同推选他为继承人。后刘璋领益州牧,张鲁对他多次挑衅,刘璋怒而杀其母及其弟,二人便成为仇敌。
    刘备的军队将刘璋围困在成都。其时,当时成都尚有三万精兵,粮草足够吃用一年,而且官兵都愿死战。但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加以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投降。

公元214-221年,巴西太守张飞增修阆中城。

    《阆中建设志》载:蜀汉,张飞任巴西太守时,增修了阆中城。
 
    张飞
    《三国志.蜀书》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计,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
    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

    汉桓侯祠
    桓侯寺,也称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明代又   叫雄威庙,位于古城西街北侧,距今有1700 多年历史,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汉桓侯祠包括张飞的陵墓和祭祠,原祠虽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明代典膳黎重,在墓冢四周筑围墙47丈。此后还有多次续修。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占地10余亩,由大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后殿、厢房、墓亭、墓冢组成,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张飞葬身于阆中。阆中人慕侯之忠勇,且遗惠于中民,故于墓前立庙奉祀之,前蜀刺史崔善《新建巴蜀郡守张桓侯记》云:“自桓侯之死,迄今五百年,土宇几更,墓田如故。”
    至宋,宋曾巩《桓侯庙记》云:“张侯之冢 ,至今千余有年,而庙祀不废。公元1620年(神宗万历史48年)重修。越二年,至1622年(启宗天启二年)落成。祠前有公元1612年(明神宗万历12年),铸铁狮一对。1940年日本飞机轰炸阆中时其一胸前被击一洞。
    山门有敌万楼。楼下置唐宋铸铜佛三尊。大殿有张飞塑像,墓拱中有铁铸张飞坐像,前置万历47年(1620年)铁铸油鼎,天启元年(1621年)铁铸香炉各一。
    “文化大革命”中,塑像、铁像、铁鼎、铁炉、铁狮、铜佛全毁。1984年年以后,陆续培修祠墓、重塑泥像、重雕石狮、重置石鼎,新悬匾联等。使之焕然一新。
    1991年3月,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谒桓侯祠墓
                  清.许磐 

  敌万人偏与士伍,将才即此难比数。
  智勇功名震一时,英灵俎豆馨千古。
   吁嗟乎孙曹割据成灰烬,何将军一杯土。

 汉桓侯祠联
                    清. 梁清芬

 上通南郑,下接西川,全仗葭关之险。想汉天子业虽偏安,藉此可能成一统。
 誓灭东吴,气吞北魏,常昭阆苑之灵。看张将军神留遗像,至今犹觉恨三分。


 

公元347年,东晋永和三年,阆中为北巴西郡治。
 
公元509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置南梁北巴州,州治阆中。县保城。
 
公元553年,魏恭帝元年,置隆州,州治阆中。
 
公元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因避隋文帝杨忠讳,改阆中县为阆内县。
 
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治阆内。
 
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巴西郡复改为隆州,阆内县改为阆中县。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阆中建开元寺。


 

    开元寺
    开元寺在城东郊。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铸“开元通宝”钱币。开元者,开新纪元也。开元寺的含义与此同。公元655年(高宗永微六年),高祖第十九子鲁王灵夔来守隆州时,开元寺已是名刹。住持高僧宣释,博通经曲,灵夔异之。武后天后元年(公元690年),诏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阆中开元寺遂为大云寺。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敕天下大云寺并改为开元寺,阆中开元寺遂复旧名。公元1933年(元至元五年),大佛寺摩崖碑刻有“传灯弘教大师开元禅寺住持定禅”题名,可知元代尚为阆中大剎,后渐残圯。

    公元1496年,明代寿王祜封藩保宁,在西城修建王府,将明初的观音寺拆迁到开元寺旧址,重新进行修建。从而使观音寺取代开元寺成为阆中最大的寺院。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明.元稹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公元648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袁天罡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测步王气”,首次到阆中。

    《新唐书·太宗本纪》载:贞观中有望气者谓西南千里外有王气。传太宗令袁天纲入蜀步王气。至阆中见此山,以为王气所锺,乃凿断蟠龙山脊,至今称作锯山垭。
    《古今图书集成》载:“唐贞观中,有望气者上言太宗,观测天文,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气。太宗令袁天罡测步王气,由长安到四川,行至阆中,果见灵山嵯峨,隹气葱郁,其脉在蟠龙山山系之小蟠龙山鞍部。袁天罡在此处凿断石脉,水流如血,阆中人呼其地为锯山垭。”此地现今尚在,有守城者在此设关,又名“锯山关”。
 
公元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袁天罡奉旨到阆中建观星台以观天象。

    《阆中县志》载,袁天罡“官火山令,善数术,居阆中蟠龙山筑观星台,以观天象。”唐朝初年,著名天文学家袁天罡,奉皇命到阆中建观星台以观天象。

    《阆中建设志》载:袁天罡、李淳风寻访先贤遗迹,二人不谋而合,会晤于蟠龙山锯山垭后定居阆中,留下了观星台、天宫院等古迹。

    袁天罡
    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善风鉴,累验不爽,曾仕于隋,为盐官令。唐时,为火山令。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等书。
    《唐书》记载袁天罡最著名的相术传奇事迹,是为女皇武则天看相。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法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孩儿,若为女子,当作天子!”不幸言中。
    袁天罡在唐太宗时官至火山令,专司全国地理勘舆之职,于高宗永徽5年(公元654年)来到阆中,并在蟠龙山筑台观天象,后沿隆山驿古道入阆中西南的天宫乡,因见其地理格局朗阔,风水绝胜,有如仙家灵地,遂定居于此,命终后葬于观稼山。
               
公元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高祖第十九子鲁王灵夔为隆州刺史,为政清简,不事营建,数年后徙绛州。
 
公元656年,唐高宗显庆元年,李淳风循剑阁石牛道入阆中。

    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好友。其于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循剑阁石牛古道入阆中,追寻挚友袁天罡察得的“风水宝地”,后亦定居于阆中天宫乡,死后葬于五里台,与观稼山袁天罡之墓遥遥相望,在中国风水学的历史上,传为千古奇事。
 
    李淳风
    《旧唐书·李淳风传》载:李淳风,公元602年(隋仁寿二年)生于岐州雍(今陕西凤翔岐山镇)。17岁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李淳风对唐初行用的历法《戊寅元历》做了详细研究,对这部历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修改意见,时年20多岁。因此,公元627年(贞观元年)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他的主要贡献:
    改进汉代落下闳发明的浑仪,加黄道、赤道、白道三环(古称三辰仪),使天文观测更便捷精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唐以后所制浑仪都仿此结构,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复制的古浑仪亦仿此结构。
    他受诏主持注解《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颁行为全国教材,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对后世东方数学影响巨大深远。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代。李约瑟博士称其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解”。
    他上书改进《戊寅元历》,唐太宗亲自主持专家评议,最终采纳了李淳风七条建议。
他编著《晋书·天文志》时,总结的慧星尾“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常背太阳的规律,比西方早九百多年。被李约瑟誉为“天文学知识的宝库”,对后世天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他集近40年对天文观测、推算的成果,编制了《麟德历》,术者称其精密。
    他在淳风村隐居期间,用自己设计的“三脚鸡风动标”观风、测风,并将风定为八级,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古代科学家,1000年后,欧州人才在李淳风所定八级风基础上细化为十三级风。

公元679年,唐高宗调露元年,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为隆州刺史,建阆苑。

    杨林由先生考证,唐高宗调露元年,滕王李元婴为隆州刺史,以为衙宇卑陋,遂大肆营造,华丽拟于宫殿,称为隆苑,在城之西隅。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隆州为阆州,隆苑亦改为阆苑。千余年来,阆苑成为阆中县名和邑名之别称。除隆苑外,李元婴还兴建了南楼、玉台观、滕王亭等,自唐迄今,阆中古城第一次大的开发和营建。
 
    滕王李元婴
    李元婴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弟弟,李世民当皇帝后封他为滕王。李元婴恃才旷物,诗酒为伴,高朋满座,对政治不感兴趣。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对他爱护有加。
    太宗之后,高宗李治继位,将他贬到了洪州(也即现南昌)。李元婴到洪州后,在赣江左岸建起滕王阁。自此在阁中与四方名士高谈阔论,饮酒作赋。
    高宗闻知此事,下旨拆除了滕王阁,从洪州再贬滁州。李元婴到了四面皆山的滁州后,依然逍遥自在。未已,高宗又将他贬往隆州(阆中)。李元婴一到隆州,便择一优美处建滕王亭。每日坐亭中四顾山水,操练丹青,心无旁骛。特别是当地蝴蝶众多,日日绕亭翩然而飞,令李元婴的眼睛一亮,于是日夜揣摩,苦练画蝶之法。数载之后,他画蝶的技法已有了大名气,故有“滕王蛱蝶江都马”之誉。他也因此成为滕派蝶画的鼻祖。

    阆中滕王阁
    滕王阁坐北朝南,是一座王宫式建筑。楼上楼下共有24根朱红大立柱,顶着两层檐的大屋顶巍然屹立。阁内金碧辉煌。从滕王阁右边上行数十步,是一狭长的爬壁长廊,有摩岩石刻,刻满历代诗文。明代邵元善书杜甫《滕王亭子》诗,字大如拳,笔法苍劲。
    在阆中滕王阁,现在还保留着唐代佛塔一座。该塔为四方形塔基,刻有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正中开一船形龛,内刻一佛结跏趺坐于莲台。该塔有一种特别的视觉效果,无论朝任何一个方向看,塔身都朝一边倾斜,独特的视觉效果,在文物界和建筑界引起轰动。被称为“唐代斜塔”,经过专家考证,由于此塔建筑艺术珍贵,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光楼(南楼)
    华光楼初建于唐代,后毁于火灾,于明代重建,在清朝时又得到修复。唐时该楼名为大观楼,明时为镇江楼,清朝复建后更名为华光楼。
    华光楼位于上华街和下华街之间,紧靠嘉陵江岸,正对南岸南津关连峰楼,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此楼建在唐滕王元婴所建南楼的旧址上,故明以前仍称南楼,清代以来称华光楼,历代迭遭火焚,现存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原占地8亩,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华光楼是一座过街门楼,楼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通高36米,共四层,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全盖以翠绿色琉璃瓦,脊饰繁复,重脊套人、兽、邸(古指鹞鹰)吻,正脊为珠宝形叠顶,高达3米。各层装以花隔门交有回廓周匝,楼层内有“阆范十二楼”缩影和名人书画。登览古城风光,美不胜收。宋仁宗时知州李献卿《南楼》诗云:“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可知华光楼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楼底石台基南北向起拱形门洞,供行人通过,石供门上刻有当年红军标语。底楼侧门上有郭沫若题写的“独秀三巴”四个金字的横匾一道,上、下华街和华光楼内外,昔日为阆中闹市区,金玉麟《夜登华楼》诗写道:“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

公元704年,大周长安四年,铸武后铜钟。
 
    武后铜钟
    武后铜钟是一口直桶式铜钟,又叫做佣钟。它造于“大周长安四年(704年)”,高79厘米,直径57厘米,材料为青铜,重400斤(唐制),现重160公斤。
    铜钟顶部挂钮为交融组合的四条游龙,形象生动,铸工精湛。钟身四周有双层方井纹上下两段,顶部铸有“武周新字”莲花瓣纹,形如开放的莲花,花中有虎纽。有阴文70字,内有武则天执政时新造和公布推行的双沟字,字迹清秀遒劲,记叙了铸钟的时间地点和原委。
    铜钟外形精美大方,铸造工艺精细,发声宏亮悠长。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记载,铜钟先置保宁府署内,旧置衙神祠,以后移府署前清远楼、南楼,清乾隆时又移府署后凤凰楼。建国初,与省重点保护文物天宝铁塔一起置东门铁塔寺,1956年便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后又移张飞庙。
    武后铜钟为何流落阆中呢?据说武则天执政时期,合州(今合川)庆林观主蒲真应等为取宠于圣上而铸造了一口的铜钟。据考证:因为钟重400斤,由陆路运往长安太困难,便由水路溯嘉陵江运往长安。运至保宁府(今阆中)时,传来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死去的消息。蒲真应觉得现在送钟已无必要,返回又嫌太重,因此便遗弃了铜钟。
    “文革”中,有人以破“四旧”为名,企图砸烂卖铜。不知是谁出面保护使之仅伤其挂纽,后为阆中中学师生收藏,送交文管部门保存,而天宝铁塔却在那次浩劫中毁于一旦,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
    武后铜钟距今1260年了,但仍光亮如旧,敲之,发声清宏。据说,这样的钟全国目前仅存一口,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
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公元745年,唐玄宗天宝四年,铸造保宁铁塔一座。
 
    铁塔寺
    阆中铁塔又名保宁铁塔。原塔在四川省阆中县城内广场之东南隅。1956年,省文管会曾派员调查,将其资料收录在《四川文物简目提要》一书中(油印本)。铁塔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铸造,覆以八角亭。塔顶为石造,塔身铁铸,高4.32米,呈八面柱形,每面宽38厘米。塔身满铸八分体隶书阳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为国内所罕见。清末及民国初年,寺为小学,后为幼稚员。其后寺圯,惟余铁塔。“文化革命”中,铁塔碎毁,遂无遗迹。
 (寻铁塔图)

公元763年,唐玄宗天宝四年秋,杜甫来阆中悼房琯,冬归梓州。
 

 

阆山歌
          杜甫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阆水歌
          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公元791年,唐德宗贞元七年,阆中人尹枢状元及第。其弟尹极宪宗和八年(公元813年),状元及第。时有“梧桐双凤”。

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 何居士凿岩刻大佛摩崖造像,为释迦座像。
 
    大佛寺(东山园林)
    大佛寺因崖峦石刻释迦坐佛得名。据府县旧志载,公元985年(宋太宗雍熙二年)敕名“永安禅院”。公元1103年(徽宗崇宁二年),因院名与皇家永安陵相犯,避讳改名“福昌院”。明代复称大像寺,亦称大佛寺。但明清至今,通称大佛寺。
    对大佛创建时间,历代有宋太宗雍熙年间、宋太祖开宝年间、五代唐天成年间诸多说法。公元1982年,在佛像南侧石壁,发现《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碑刻,据碑记计算,成像距今已1200余年。
    据崖龛内壁刻记于唐元和四年的《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此佛为阆中人何居士所刻,成于公元809年以前。
    这座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的大像山摩崖造像,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而成,高9.88米,是四川10座大佛之一。佛像头饰螺髻,脚踩莲台,袒胸露怀, 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屈施无畏状,衣纹凸起,端庄慈祥。
    五代龙德元年(921年),在大佛身后添刻高10.2厘米小佛4000余尊,整齐排列,工艺精巧。
    宋神宗元丰八年,对大小佛像贴金身。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新建千部华法经藏楼。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对大小佛像进行彩妆。元惠宗二年(1336年)为大佛贴金身。民国年间,佛金为人盗剥。
    大佛由三重檐楼遮护。 大佛旁有观音像两尊:一为南海观音,一为送子观音。大佛右侧有石窟两龛,内有经幢和佛像,为唐、宋摩崖造像5尊、陀罗尼经幢一处。摩崖石刻中现存宋徽宗御批敕牒、碑记等石刻特别珍贵。这份敕改“永安禅院”为“福昌院”的诏书,被原样凿刻在大佛右侧的石壁上,现仍依稀可见,极为珍稀。此外,在大佛寺左侧摩崖上,刻有楷书“虎溪”两个大字,每个字长5米、宽4米,恢宏刚劲,为“上柱国注赐金鱼袋统治河中母恩书”。传说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来此采药,在这里治好一只生病的老虎,这条山溪遂有“虎溪”之名。今更置药师庙,以为纪念。
    大佛寺右侧还有大像精舍和黄家亭子等名胜古迹,占地164亩,建筑面积2735平方米。大像精舍为凿造大佛的何居士居家礼佛之处。黄家亭子杜甫曾游,并有咏黄家亭子诗二首,“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杜甫诗盛赞这里的田园花草和临江风光的秀丽。
    自唐以来,寺内历代摩崖碑刻甚多,除天然剥蚀者外,未遭人为破坏。其中最有价值的有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阆州永安院新建千部法华经藏记》、宋徽宗崇宁二年《敕改福昌院牒》、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年)《福昌院桩大像佛记》、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大佛寺摩崖记》等,皆完好。
    大佛寺殿宇历代屡毁屡建,明嘉靖间曾全面修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府庄学和斥佛崇儒,拆大佛寺楼宇,取其巨木建锦屏书院于东园故址。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比丘通明,心慧师徒募化善缘,重建大殿。嘉庆五年(1800年),县令李天培又拆迁锦屏书院,取其良材,重建大佛寺全部庙宇。其后寺渐圮毁,仅存大佛正殿层楼。文化革命中,层楼亦被拆毁,大佛暴露于风雨霜雾之中。所幸佛像及摩崖石刻碑碣龛窟,除自然剥蚀外,未遭人为破坏,被誉为国之瑰宝。寺楼多次被拆毁,现为1991年重建。

公元930年,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阆中置保宁军。
 
公元965年,北宋太祖乾德三年,阆州农民起义围攻治城。
 
公元966年,北宋太祖乾德四年,改保守军为安德军。
 
公元988年,北宋太宗端拱元年,阆中人陈尧佐中进士。后兄尧叟、弟尧咨又中状元,世称"三陈"
 
    三陈
    北宋时,谏议大夫陈省华之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兄弟三人,两状元一进士。尧叟、尧佐官至宰辅,尧咨为节度使,父子同朝,一门显宦,世人称“状元宰相之家”。
    陈尧叟(961—1017年),字唐夫,陈省华长子。端拱二年(989年),已丑科状元,授光禄寺丞、直史馆,历任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升广南路转运使、广南安抚使。
    陈尧佐(936—1044年),字希元,陈省华次子,端拱元年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知朝邑、真源诸县。他任潮州通判时,鳄鱼食人,陈尧佐命捕而杀之。继知惠州、秦州,升两浙转运副使、京西转运使、河东、河北转运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枢密院直学士。后知河南府、开封府,再迁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逝世,年82岁。赠司空兼侍中,又赠郑国公,谥文惠。
    陈尧咨(970—1034年),字嘉谟,陈省华第三子。咸平三年(1000年),庚子科状元,历任将作监丞、通判、团练副使、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工部郎中、永兴军节度使、安国军节度使、武信军节度使等职。陈尧咨工隶书,善射,常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但性情刚戾,用刑惨急。他重视兴修水利,任永兴军节度使时,因长安土质盐碱太重,井水苦涩,便动员人力重开龙首渠引河水入城,居民深受实惠。任安国军节度使时,郓州内涝严重,他奏准自鱼山至下开新河,导积水入黄河,解除涝灾。他在担任军职期间,为防御契丹、西夏入侵,加固边城,修整器械,充实军需,增强了军事力量。赠太尉,又赠崇国公,谥曰康肃。
 
    三陈石碑
    石碑宽约60厘米,高约40厘米,青石质地,保存较好。上部刻有两条鹿、两丛花,一条飘带贯穿其间。下部刻有一字排开的三个门洞,三门之间用隶书阴刻四行四字句。据罗先生考证分析,鹿表示“禄位高升”;两朵大花象征 “二士双元”;其中一朵花心是三瓣,映照 “一星三泰”;另一朵花心四瓣,则是 “四人同朝”的图解;下面三个门洞整齐排列,喻示 “三陈一街”,也表明三兄弟跨越“龙门”,功成名就。碑上另无文字,但上部装饰图案的风格特色,与宋朝吉祥纹样无异。
    这块珍贵的石碑,是1998年三陈街改造拆迁,七里镇民工挖土方时挖出的。见上面有图案文字,心 想绝非寻常之物,便搬回家中。罗竞雄先生得知后,赴乡下寻访,费尽周折,终于购买运回城内,现已装上木架,精心收藏。

    三陈街
    城东门外“三陈街”,古时曾名“秉均里”,明清至今方志均有此名。系因北宋谏议大夫陈省华家居此街得名。
 
    状元洞
    在距阆中城之东3里之地,有一个长34米、深约20米的天然崖穴,穴口高约4米,为北宋阆中人陈省华为避免城市中的喧嚣,送子尧叟、尧佐、尧咨3兄弟读书的地方。这个天然崖穴又被称为“读书岩”。由苏东坡题写的“出兄弟状元宰相处”8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熠熠生辉地再现于洞门上。状元洞摩崖题刻有宋真守御书“紫薇亭”、苏东坡书“读书岩”、“书岩”、“将相堂”等多处墨宝,将“状元洞”点缀得文味醉人。
                            
公元994年,北宋太宋淳化五年,李顺农民起义军以二万之众击宋军,战于阆州之老溪(今阆中白溪濠入嘉陵江口处)。
 
    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青城县味江人。于淳化四年二月,发动起义,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旁户纷纷参加起义,很快攻克青城县。接着,直插彭山,惩杀了贪暴恣横的县令齐元振,众至一万余人。此后,转战于邛州(今邛崃)、蜀州(今崇州)。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今崇州东南)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被西川都巡检使张廌射伤,仍奋力杀死张廌,攻克江原。王小波终因伤重牺牲,其妻弟李顺被推为领袖。淳化五年正月,起义军猛攻成都,大败官军。十六日,攻克成都府。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
    宋太宗急令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从剑门入川。又增派雷有终、裴庄、尹元等,率兵自湖北入夔门,并一再下诏招抚,命张咏知成都府,伺机入川。四月,王继恩军破剑州、绵州(今绵阳)、阆州、巴州(今巴中);东路官军亦进入夔门,攻战于涪江流域。王继恩率军猛攻成都。十多万起义军撄城拒守,展开激战。五月六日,成都失陷,李顺于城破时被杀害(一说李顺撤出成都,辗转到广州,三十年后,在广州遇害)。成都失陷后,起义军仍在各地战斗,至道二年五月,李顺余部王鸬鹚在邛蜀山区称邛南王,攻打邛州、蜀州,不久亦告失败。

公元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四川宣抚司退治阆中。

    《四川通史》载:“四川宣抚司,最初全称为川陕宣抚处置司,曾治兴元,阆州、利州、兴州、河池等地。其长官宣抚使有便宜黜陟之权,直接统领诸将,指挥抗金战争,始置于建炎三年(1129年)张浚为宣抚处置使时。”
    “1130年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不顾诸将反对,集结大军在陕西向金兵发起进攻。九月,金兵同川陕方面的四十万宋军会战于陕西富平县。宋军因指挥失当,遭到惨败。张浚退奔四川阆中,巴蜀大震。”
    《四川古代名人》载:“南宋爱国名将张浚,1129年冬,治兵于兴元(陕西汉中市)以图中原。”又载:“1130年9月,激战于富平,战败,退阆中。”
    清《保宁府志.职官志.政绩》载:“张浚字德远,绵竹人,四川宣抚,治阆中,驯兵破敌,遗民归附日众,全蜀堵。” 
 
公元1172年,南宋孝宗乾道八年春,陆游到阆中。

南池
         陆游 
 

二月莺花满阆中,城南搔首立衰翁。
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事已空。
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眼前碌碌谁知此,漫走丛祠乞岁丰。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
                   陆游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虚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摇落壮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
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公元1219年,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红巾军张福、莫简起义,自利州(广元)攻入阆州。 公元1243年,南宋理宗淳祐三年,为抵抗元兵,阆州曾移州治于苍溪县之大获山(今苍溪县王渡乡境内)。县治未移。

    宋城
    阆中城修建成规模之城是在宋代。 宋时历任官员都把城池建设作为施政大计。《阆中县志》载宋代初年,用条石修建城墙,墙顶外倾有城垛。四道城门,东南北修有瓮城子”等。其后城池多毀于战火。从宋代庆历四年(1044年)起,虽历任政要恢复部分楼台亭阁,均未达到宋时初建之城的规模。公元1243年(南宋淳祐三年),为了抵抗元兵,曾移州治、军治于大获山,建大获城。虽县治在原境,因战乱和移州治于大获山的影响,对原城池少为维护,塌毁多处。 宋代的阆中城,除注重建筑艺术和景观布局外,还特别注重风水意象。城外沿江两岸诸山,修建了众多的寺庙楼阁,组成城周风景带,使之与城郭互相映衬,时人赞叹:古城“丹楼粉堞,明灭于远烟高树间”,“秀绝寰宇”。                        

公元1258年,南宋理宗宝祐六年,元军自汉中入阆州,修筑城堡和关隘,城周七关形成。

    《阆中县志》载:元宪宗蒙哥亲率大军入川,重兵围困大获山,南宋守将杨大渊降。蒙古军围攻阆中城,历41日始破。之后,阆中又成为元军进攻南宋的重要根据地,修筑城堡和关隘。此后逐渐形成城周七关。  

   “城周七关”
    阆中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重镇,共有七关形成合护。七关分别是南津,五吉、河溪、梁山、锯山、土地、滴水关。 阆城周围,有七关合护。明嘉靖《保宁府志》卷四载:南津关,在城南嘉陵江上南津渡口,后废。(清嘉庆十六年黎学锦复设),锯山关,在锯山垭。滴水关,在玉台山下,北走苍溪。河溪关,在县东二十里(清道光《保宁府志》称为和溪关)。清道光《保宁府志》除上述四关外,又增五吉关,在马啸溪,嘉庆五年设。土地关,在城北二十五里,与苍溪界接。清咸丰《阆中县志》谓即瓦口隘,称大土地关。另有小土地关,属苍溪。梁山关,在县东北十里梁山下,明代阆中县令成友道设。旧有“成侯设险”四字刻岩壁,嘉庆三年改镌“梁山关”三字。今七关均已拆毁。  

公元1276年,南宋端宗景炎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始置保宁府,属四川省广元路,府治阆中。  

    元代阆中城池 
    元代,县治曾徙于白沙坝。元末,明玉珍复迁回阆城。明玉珍在城西补筑土城(城墙)。元代阆中城基本上沿袭了宋城的概貌。虽略有小变,但不出左右,尽为原址扩展。

公元1371年,明太祖洪武四年,千户滕贵修阆中四城门。  

    明嘉靖《保宁府志》载:元代以前,尚是土城。明洪武四年(1371)千户滕贵,即旧城拓之,内外俱髓以石,上覆以屋,为门四:东曰富春,南曰锦屏,西曰澄清,北曰威德,四门皆有月城。成化年间指挥田仪,于四门之上,各筑层楼(新通志载,历年既久,城多坍塌)。
 
公元1374年,明太祖洪武七年,阆中徙县治于白沙镇。

    顾祖禹《方舆纪要》卷68载:阆中县“明洪武七年徙县治于府治西南。其故城谓之白沙镇,亦曰白沙坝。”        

    圆觉寺 
    圆觉寺位于城南三十余里彭城坝赐绯山麓,唐建,后毁于火。明洪武七年(1374)重建。旧藏唐人所书佛经,称为唐经。传有三绝:一是字体遒劲雍容,有法度。二是绵茧纸坚韧如帛,经久不蛀。三是金粉为墨,千载如新。每册二十双页,为稀世珍物。又有明景泰四年(1453)杨普明书华严经八十卷,亦是上品。惜所有藏经,皆已荡然无存。寺正殿左侧,装有星神车一架,人立其上,用力推动,其车旋转不已,久而后定,以所定为向,占岁星之吉凶。民国初改为小学校舍,遂无僧住持。民国后亦设为小学。今惟正殿略存旧貌。
 
公元1468年,明宪宗成化四年,知府李直创建三陈书院。

   
知府李直(字行斐)在将相堂旧址创建三陈书院正德十三年(1518),监察御史卢雍饬知府胡雍重修,御史熊相有《重修读书岩三陈书院记己》。嘉靖中杨瞻重建。
 
    三陈书院
    三陈书院在南岩。公元1468年(明成化四年)知府李直(字行斐)在将相堂旧址创建三陈书院,监察御史魏瀚有《创建三陈书院记》。正德十三年(1518),监察御史卢雍饬知府胡雍重修,御史熊相有《重修读书岩三陈书院记》。嘉靖中分巡道杨瞻重建,亦有记。(附列三陈书院记一篇)。

公元1488年,明孝宗弘治元年, 知府张翼重修阆中城。

    明嘉靖《保宁府志》载:弘治年间,知府张翼重修。城濠深一丈五尺,阔二丈五尺,池水四汇而达于江。  

公元1491年,明孝宗弘治四年,宪宗第八子寿王朱祐榰封藩阆中,迁观音寺于开元寺故址。  

     观音寺
    公元1491年(明孝宗弘治四年),宪宗第八子寿王封藩阆中,在西城修建王府时,将明初的观音寺拆迁到开元寺旧址,重新进行修建,使观音寺取代开元寺成为阆中名刹。 据杨林由先生考清康熙初,上人寂慈,振锡东游,在金陵募得佛经一藏,将买舟西归而遽迁化。幸阆中人李乾生仕于上元(金陵属县),捐资运载回阆,知府刘愈奇饬妥藏于观音寺藏经楼。民国六七年时,军阀割据,观音寺常熟(常年固定收入)被驻军提走,僧众生活无着,大多星散。少数僧人,无力照管,佛经多有散失,藏经楼为乞丐栖息之所。不慎失火,藏经楼及所藏佛经,化为灰烬。今惟大雄殿、罗汉殿、天王殿保存完好。明严嵩所书“佛都”二字匾额,寺外照壁书法家魏璜元所书“观自在菩萨”五大字,均已无存。             

公元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寿王建王府于城内西南。

    寿王府
    公元1491年(弘治四年)始,在阆中城西建寿王府,在今城西阆中中学一片,占地约1平方公里。弘治九年(1496)建成,历时7年。 城西原有凤凰山,乃盘龙山余脉,自北蜿蜒数里而来,至府署后嶙峋突起,状如舞凤,称龙凤呈祥。山上花木荟蔚,历代建将相坊、会经楼、观音寺等名胜古迹于其上。寿王选中在此山建造王府,术士认为金虎昂首,不利主家,遂将凤凰山削为平地。 《旧通志》载:寿王府阔为四里,迁移军民居室千余家,徙县学、寺观、庙宇、公署数十区,造宫殿房屋八百五十间。饶有林园花木之盛。 弘治十七年(1504),寿王迁藩去湖北德安府。嘉靖十九年(1540),保宁知府许词上疏获准,撤去寿王府宫室,在其地域内建分守道署、兵备道行辕和一处公馆,募建民居形成旬宣街等十七条街道。
 
公元1525年,明世宗嘉靖四年,知府张思聪刨建锦屏书院。
  
   锦屏书院
    又名东园。位于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园内,自古就有“西有贡院、东有书院”之说。 锦屏书院为保属九个州县(阆中、苍溪、南部、通江、巴州、广元、昭华、剑阁)联合集资兴办。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府尹张思聪选址在锦屏山上,故名“锦屏书院”。
    陈宗虞的《三贤祠记》载:“锦屏有书院建自嘉靖初,盖太府山阴张公为之。”张公,即张思聪。锦屏书院。俯临嘉陵江,中为藏书楼,御史李东题曰尊道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四川按察司佥事分巡川北道杨瞻续修。神宗万历年间,知府周道直迁锦屏书院于城内文庙侧射圃旧址。
    天启六年(1626年),御史彭际遇重修锦屏书院。明末锦屏书院毁于兵燹。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学使周灿再在府儒学附近重修,但不久即倾废。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府庄学和重建锦屏书院于东郊古治平园遗址(即今东风中学处),规模宏整,甲于全川。庄知府亲撰楹联:"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嘉庆六年(1801年),阆中知县李天培误信风水,把锦屏书院从古治平园迁到城两原书院旧址。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川北兵备道黎学锦,于古治平旧址重葺锦屏书院。

2007年,阆中市斥资1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打造,进一步扩大古建筑规模,使占地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

公元1542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 四川按察司佥事分巡川北道杨瞻驻节阆中,开发营建。

   
杨瞻驻节阆中,扩建、重建锦屏山、大佛寺、滕王亭、观音寺,刨建三陈书院、怀陈馆(南门月城内)、翔鹤馆(东门月城内)、阆北馆(北门月城内)、阆苑山房(观音寺左)等。杨林由先生认为,这是自唐迄今,阆中古城第二次大的开发和营建。  

    杨瞻
    杨瞻,生卒年不详,字叔后,山西蒲坂人,进士出身,1524年(明嘉靖十二年)任四川巡检司佥事、分巡川北道,驻保宁。
    杨瞻在阆中任职期间,大力修葺佛寺,培植景观,提倡文教,政绩卓著。对大佛寺、玉台观、云台观、灵山寺、观音寺等诸多寺观,他都进行了整修。在锦屏山,他增修望江楼及三洞六亭:“三洞”,即从海棠溪上锦屏山道路上石砌的“阆南名胜”、“渐入佳境”、“别一洞天”三座圆门;“六亭”为“景杜亭”、“揽秀亭”、“翠云亭”、“长啸亭”、“振衣亭”、“阆南亭”等,使锦屏风光更入胜境。他又重建将相堂、三陈书院、锦屏书院,并经常视察书院,关心教学,还亲自题诗勉励学子。在他主持下,编修了嘉靖《保宁府志》。
    杨瞻任职阆中,经考察研究,遴选出阆中十大景观。他对这十大景观,一景一咏,极表倾心陶醉之情。

    阆中十景
    明嘉靖《保宁府志》列阆中十景为:锦屏春色、嘉陵秋水、云台仙风、颐神古洞、书岩遗迹、盘龙池馆、南池晓波、西津晚渡、繖盖凌云和梁山戴雪。
    清道光《保宁府志》列保宁八境为:锦屏春晓、石匮凌云、星台晚眺、玉台积翠、嘉陵秋月、剑阁天险、朝天晚霞和巴山夜雨,其中五景在阆中。

公元前1578年,明神宗万历七年,知府潘良贵捐建凤凰楼。  

    凤凰楼
    旧址在今阆中中学内。原有凤凰山,乃蟠龙余脉,蜿蜒隐约五六里,至此忽嶙峋突起,状如舞凤,竹树蔚然。明孝宗弘治四年修建寿王府时,中官以为高凌其上,则宫阃在目;术士又谓金虎昂首,不利主家。于是削为平地,龙蟠凤舞之势,遂致残破。
    万历七年(1578)知府潘良贵捐俸建层楼于其地,名日凤凰楼。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府庄学和重修。1958年拆毁。

公元1582年,明神宗万历十年四月,保宁地震。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二月,张献忠起义军由陕西平利入川,攻保宁未克。  

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三年十月,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率清兵自汉中入川北。刘进忠降清,引清兵入保宁。  

    明未清初建魁星楼
    魁星楼 又名“魁星楼”,锦屏山东侧为黄花山,有配衬古城风水的奎星楼,始建于明末清初,名魁星阁。嘉庆十三年(1808年)拆迁城中建中天楼。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其遗址上重建,“文化大革命”中拆毁。1988年再建高36米、四层琉璃瓦高楼,并配置四合院落,雄伟壮丽。

公元1646年,清世祖顺治三年,四川巡抚衙门居保宁城。

   
《四川通史》载:1646年四川巡扰衙门居保宁城,到1665年设在保宁的四川政府机构才全部迁往成都。   

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南明将赵荣贵引兵大败清兵于保宁,清兵退出川外。  

    保宁大战
    明末清初,保宁(即阆中)发生三次大战。第一次是清顺治四年(1647年)秋天,清军首次入川,张献忠中箭死,清军占领保宁、顺庆、达州等地。张献忠余部归顺南明永历帝,联明抗清。这年冬天,明将赵荣贵自龙州率师猛攻保宁,清军大败,全军退出四川,据守汉中。 第二次是顺治八年(1651年),吴三桂率清军大举入川,与赵荣贵决战于保宁。赵荣贵战死,保宁复为清军所得。 第三次是顺治九年(1652年),农民起义军大将刘文秀亲率义军10余万,自三台、盐亭来与清军决战,遭遇伏兵,伤亡惨重,只得率军南下渝州,赴云南、贵州投永历帝朱由榔阙下。  

公元1651年,清世祖顺治八年,清平西王吴三桂率汪清兵入川攻陷保宁。四川临时省会治阆中。
  
    阆中—清初四川临时省会
    《四川通史》载:“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军入川,并打败了张献忠大西军,但仍然面临在云南建立抗清根据地,坚持抗清战争的大西军的挑战和四川抗清武装的打击,难以控制全川,致使四川一直动荡不安,只能偏隅川北保宁,并以此为据点向全川发展。清军初入四川,虽曾企图一鼓作气控制局面,并深入到川南遵义地区,但因屡遭四川抗清武装的顽强抵抗,又加上水土不合,难以立足,只好撤回川北保宁,以保存实力,准备再战。四川巡抚衙门暂居于保宁城。”
    《清世祖实录》卷23载:“三年正月,以和硕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进川,合剿张献忠。” 公元1647年8月,张献忠因无粮而弃成都,向顺庆转移。是年11月,清军攻下保宁城。直抵凤凰山,张献忠中箭身亡。清军留清四川巡抚李国英驻守保宁。 李国英驻守保宁后,张献忠的义子刘文秀率军反击,李国英退缩绵阳、广元和剑阁一带。刘文秀率部包围保宁城。 公元1647年,顺治帝任命李国英为四川巡抚,李国英率部及四川的军政机构均设于阆中,1649年,李国英在阆中桓侯祠立匾。 公元1651年(清朝顺治八年),因“全川未靖”,四川巡抚李国英、四川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阆中实际上成为四川的临时省会。
    当时的“道台衙门”位于今阆中市学道街。 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刘先澄先生考证后认为,当年的四川巡抚衙门驻川北镇总兵署内。川北 镇总兵署又称“府署”,其地点在今天的阆中中学(一说在今天的内东街阆中市邮政局)。四川布政使司衙门,也驻川北镇总兵署内。此外,四川按察使司衙门设于当年的川北分巡道里面,川北分巡道明朝时设于阆中城内的南街(一说在北街)。而四川学政衙门则设于如今阆中城学道街川北道贡院旁的道台衙门内。
    清初,阆中作为四川的临时省会历史到底有多长?没有史料记载。刘先澄先生认为,阆中作为四川省临时省城的历史,只有10余年时间。李家驹先生认为,清顺治三年豪格攻入阆中赶跑张献忠所部,次年李国英被任命为四川巡抚,阆中即应成为四川省军政中心,其省城自然而定。如此计算,到康熙四年迁至成都,阆中作为四川省城的时间当近20年。  

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九年,四川乡试设闱于阆中,补辛卯科(1651年)

  
刘先澄先生认为,清朝初年,清朝廷派往四川的军政官员,都驻节保宁府城阆中。首任四川巡抚(后改为总督)衙门及四川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均设在阆中,史称“保宁政权”。
    其间,在阆中设贡院举行了四科四川乡试,即补顺治八年(1651)辛卯科,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科,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顺治十七年(1660)庚子科。
    康熙二年(1663),四川癸卯科乡试始移至成都贡院举行。以后,阆中贡院被用作“保宁府试院”,成为保宁府属九州县士子“进学”参加岁、科两试(即院试)的地方。  

    阆中贡院
    贡院,俗称“考棚”。占地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l103平方米。 贡院建于何时,无确切记载。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川北道黎学锦率属重修。
    黎学锦《会府、书院、考棚碑记》云:“试院考棚,年久倾圮,地势低凹。……另为改造高朗,东西拓地数丈,坐号悉易以石脚而铺宽厚板片。前后门堂厅廨,焕然一新。”考棚坐北面南,纵向长方形。前为考场,后为阅卷楼。考场四周皆号房,中横一排厅廨为考官唱名、发卷、监考之所。庭中有十字走廊,供应试诸生憩息候点。
    阅卷楼为一楼一底四合院,楼下为阅卷官斋舍。
    1991年3月,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底修葺完工的四川贡院(川北贡院),以阆中古城川北道贡院为基础扩建而成,是川内最大的科考考场遗址,也是全国最大科举博物馆。工程总投资1000多万元。

    唐玄宗始置贡院
   
贡院是在唐玄宗时专设命名的。
    唐初,中央科举考试原是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在吏部南院举行。唐玄宗得知郎中李昻因指斥考生而遭到反唇相讥后,认识到科举是国家遴选人才的大事,仅由一个五品郎中主持全国性会考是不行的。于是,诏令改由礼部主持科举考试,尚书(相当于今之部长,从一品)负责,侍郎(相当于副部长,二品)主考。
    同时,专门设置考试场所,称为贡院。 元朝开始设立省的建制,明清相沿,除礼部设贡院举行“会试”外,各省也在省城设贡院,举行地方的乡试。省以下的府、州、县举行“进学”考试,只设试院,又称试舍,不能称为“贡院”。 清代全国各省中,惟独四川有两处乡试贡院。一处在阆中,一处在成都。  

公元1659年,清世祖顺治十六年秋,阆中霪雨,锦屏山崩塌临江一面,成赤壁。  

公元1665年,清圣祖康熙四年,四川省治由阆中迁成都。  

    《四川通史》载:顺治十六年(1659),四川巡抚高民瞻,再入成都。顺治十七年(1660),四川巡抚佟凤彩开始在成都建立官署,孔庙等,成都城市建设起步恢复。直到康熙四年(1665),原设保宁的四川政府机构才全部迁往成都。  

公元1668年,清圣祖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疏朝廷,请招民开垦,拉开“湖广填川”移民运动的序幕。阆中成旱路移民通道之一。  

    湖广填四川
    据蒲茂伦先生研究,自秦以来,四川历史上大的移民行动,前后共有六次。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因以湖广(辖现在的湖北、湖南和广西的一部分)的移民最多,史称“湖广填川”。
     明末清初,巴蜀战乱不断。张献忠起事、南明与清军之战、吴三桂叛乱等持续长达三十余年的战事,使巴蜀大地生灵涂炭,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顺治五年(1648),“瘟疫大作,人皆徙散,数百里无烟”、“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时有谚云:“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
    顺治五年,兵匪土寇割据一方,每以强凌弱,互相残害。寇盗未息,虎豹纵横,三五成群,不分昼夜。或飞腾升屋,或浮水入船,觅人而食。更有恶犬攫人如虎,总由劫抢尸骸遍野。恶犬百计成群,夜或狂吠。一犬声吠,从犬皆起。过路行人,须臾毙命。食人恶犬身挟风毒,中其毒者必死。是以逃荒之人非多结伴,莫敢往来。然道无人烟,虎豹肆凶,父子兄弟俱不相保。更可异者,足胫生疮,瘟名马蹄,传染甚焉,百药无效。  
    清嘉靖《四川通志》载:康熙二十四年,四川人口不过1.89万。以致四川官员何源濬在上呈朝廷的《条议》中无奈说道:“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绥寇纪略》载:“蜀乱久,城中杂树皆成拱。狗食人肉,多锯牙若猛兽,聚为寨,利刃不能攻。” 川东传教士古洛东神甫著《圣教入川记》载:“张献忠灭后,彼时川人不甘服旗人权下者,抵抗旗兵。如此约有十年。至1660年,川省稍定,四川已有复生之景象。不幸又值云南吴三桂之乱,连年刀兵不息。”
    《阆中县志》载:阆中庠生刘达给四川巡抚李国英写信辞职道:“返乎三巴。见夫尸骸遍野,荆榛塞途。昔之亭台楼阁,今之狐兔蓬蒿也;昔之衣冠文物,今之瓦砾鸟鼠也;昔之桑麻禾黍,今之荒烟蔓草也。山河如故,景物顿非。”
    《明清史料丙编》载: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四川巡抚张所志在一份《揭贴》中说:“入境之时,入我版图者,唯川北一隅,而保宁即当省会之区”。“而广元为秦蜀接壤,阆中系省会要区,首当其冲,”“寥寥孑遗,兽奔鸟散,……民之骨髓已尽……巴州、梓潼,城郭丘墟,人民远窜。”
    清康熙七年(168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疏朝廷:“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开垦。”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颁布移民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先帝遗统,称制中国,自愧无能,守成自惕。今幸四海凤同,八荒底定,贡赋维周,通朕顾也。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土地未开,四野未治,荒芜有年,贡赋维艰,虽微毫末不能供。在位之费,尚起江西、江南助解应用,朕甚悯焉。兹据御史温卢等奏称:湖南民有毂击肩摩之风,地有一叶难加之势。即着该部务行川省、湖南等处文武官员知悉,招民徒蜀。凡有开荒百姓,任从迁往,毋得关隘阻挠,俟之年外,奉旨起科。凡在事官员,招抚有功,另有嘉奖。
    此后,清廷陆续制定了多项优惠的移民政策,如奖励各省官员招民入川垦荒;各省入川民人准其入籍,准其子弟入籍考试:极边之地、山多土瘠,免其编审;开垦地亩,准令五年起科: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大力推动了清代百余年的“湖广填川”的百方移民运动。  

    “湖广填川”移民路线
    “湖广填川”时期,外省移民大多由以下面三条路线入蜀。
    1、长江水路入蜀。由此路入川者以湖北为最,湖南次之。也有江西、广东和福建籍人,包括赣、粤、闽的客家人。取道此路入川移民人数居首位。
    2、川陕周边旱路入蜀。陕甘移民从川陕驿道及临县进入川北,进入阆中。有的由阆中周边再迁移进入盆地其他地区。经此路入川移民人数居第二位。
    3、贵州旱路入蜀。广东、湖南(接近贵州的地区)和贵州本省的移民,从贵州旱路入川。由此路入川移民人数居第三位。  

    “湖广填川”移民原籍分布
    巴蜀全境:湖广占32.9%、江西占13.9%、陕西占10.4%、广东占18.2%、福建占12.8%、浙江占4.62%、贵州占4.76%、云南占0.94%、其它占1.4%。  

公元1669年,清圣祖康熙八年,保宁镇台马子云及保天左等建阆中清真寺,时占地3亩多。    

    清真寺
    阆中清真寺,又称礼拜寺,位于礼拜寺街西侧,仿西安华觉寺设计建造,为伊斯兰教民礼拜场所。寺门东向,面阔三间。悬山式屋顶,脊中央塑雕花方盘,中贮泥塑莲花,稳托荸荠形宝顶。沿街置木栅门。进入大门,左右有碑室、廊房,院内花木繁茂,青石铺地。大殿装饰繁复,以筒瓦覆盖,檐下施六铺作斗拱,殿取明五暗三格局。其上架梁横列,不用中梁,故称无梁殿。殿的额、坊、斜衬和门窗都施雕花。 寺门门楼为亭阁式。寺内庭院占地面积2.4亩,3条石板小径直达礼拜大殿。大殿为传统宫殿式,面积628平方米,高30米。其造型古朴庄重,气势雄伟,整个大殿雕梁画栋,古雅清净。殿内外悬挂“刚常正理”、“敬道归真”、“金天圣境”等鎏金大匾40余通。

公元1680年,清圣祖康熙十九年,清奋威将军王进宝大败吴之茂、王屏藩于保宁。王屏藩自缢于保宁衙署公元1684年,建巴巴寺。  

    巴巴寺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特阿拉伯麦加 城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ī)孙华哲·阿卜董拉希,从甘肃陕西来到阆中传教,阆中川北镇总兵马子云待为师长,让他定居在铁塔寺(古城东门北侧)。他同马子云常游蟠龙山,见南麓处居蟠龙山龙脉之首,便卜阴宅(坟地)于水池之中。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阿卜董拉希去世。他的高足弟子祁静一与马子云便在他生前所卜之处建造“拱北”(墓亭),排水填土,将其安葬于内,并命名为“久照亭”,俗称巴巴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巴巴寺山门为木石结构,上书“久照亭”,还有“真一还真”的镏金门额。入门西侧,有乾隆年间水磨青砖砌成的大照壁。久照亭大殿,为三重檐盔式四脊顶建筑。外体为四方形,室内藻井为八方形,即所谓“明四暗八”。大殿分内外二室,外室锦帘垂掩,匾额高悬。内室即西来上人墓室,顶若苍穹,悬金匾两通。
    其一为清王朝宗人府右宗正多罗贝勒亲王手书“清修”二字,上饰龙吻金印。牌坊前与照壁之间,为砖仿木结构垂花大门。久照亭后院,有碑廊、潜花厅、拜主室,旁连外来朝圣者住室。后园为生活用房,有井亭,其水清而甘,乃蟠龙九井之一。 巴巴寺是伊斯兰教嘎德耶教门穆斯林的圣地。也是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及其特色砖雕的一颗明珠 。
    已历300余年。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常有川、陕、甘、青、宁等地的穆斯林前来朝拜。

公元1730年,清世宗雍正八年,设分巡川北道署,治阆中。  

    分巡川北兵备道署
    顺治间设分守川北道,在保宁府署西;分巡川北道,在保宁府署东;后均奉裁。至雍正八年(1730年),复设分巡川北道,其署建自何人,无碑记。以职官题名考之,雍正八年任分巡道者为李丕煜,直隶滦州人。道署于雍正年间,在学道街明代抚按行台署旧址基础上,扩入贡院西文场考棚改设。乾隆十八年(1753年)御定为分巡川北兵备道。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川北道明安重建。咸丰元年(1815年),川北道胡兴仁重修。今仍存道署仪门。  

公元1736年,清高宗乾隆元年,阆中于东郊修建三元宫,后改建为“西秦会馆”。  

    三元宫
    古三元宫修建于清代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正殿屋梁上书“大清乾隆元年岁次丙辰月建庚午二十七日丙辰吉日”、“上祝皇图巩固帝德遐昌道日增辉法能常存张于寰”等文字尚存。三元宫建成后,香火旺盛,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曾六次修葺,其史略嵌墙内尚存的碑文中。  

    移民潮与会馆热的兴起
    移民潮以及阆中成为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水码头的建立,交通方便致商贾云集,阆中古为川北商品集散地。为便于旅居同乡联谊聚会,陕西、浙江、江西、湖南、广东诸省商贾纷纷在阆中设会馆,嘉庆道光之际,陕西会馆在东郊三元宫设立。浙江会馆设于东郊天后宫侧。江西会馆设于北门外普贤寺,今新车站附近。湖广会馆设于东郊江岸禹王宫,今为盐库。城东南50公里处玉台乡,设有湖广会馆,在禹王宫内,今为玉台小学。其中设于三元宫的西秦会馆(陕西会馆)规模最大。  

    西秦会馆
    又称陕西会馆。 阆中陕西会馆的兴建缘起,系由清雍正年间,来阆中的陕西籍商人在发迹致富后,由37名陕西籍商贾合资买地修建的会馆,作为“迎神麻、联嘉会、襄义举、笃乡情”的场所,名谓西秦会馆,清乾隆(1736)年兴建,占地22.42亩,后经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历经六次修茸既成现在之规模。 该会馆坐北朝南,呈纵轴布局。穿逗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额仿象鼻斗拱,琉璃筒瓦屋面、雕梁画栋、青灰土墙。 会馆前殿为门殿,单檐歇山式建筑,中间为宫门与通道,左右分别为钟鼓楼和戏楼,门前一对雄狮高踞石台。进前殿是正殿,殿拱形曲面斜面第次交叠,曲、斜交接处双檐下另起一直水槽衔接整体、简繁有致、富丽恢宏。层脊有大铜鼎,会馆正殿房梁上书:“大清乾隆元年岁次丙辰月建庚午二十七日丙辰吉日,上祝皇图巩固帝德遐昌道日增辉法能常存张于寰”等文字,天花板上有澡饰鎏金彩绘各种动物画图196幅。正殿上前方有供台,上供关羽塑像、流金纹身。正殿再前是后殿,其间以廊坊旱船相接,正殿两侧接耳房。 会馆北面护城河外的稻田里,隆起一米多高、三米多宽的土堆聚为花台。相传,当年陕西人为预防水土不是而腹泻,凡来者,必带秦土一篑,堆之。患有者取土煎服即愈。因秦商来阆增多,秦土已堆成一小山,即成一景。现在此秦土堆已移至会馆中纵轴正殿前,建成了一座十二生肖花坛。 随着历史的长河,昔称“西秦会馆”现已俗称“陕西会馆”。        民国31年(1942年),阆中县财务会将陕西会馆房地产总价以20.2万元赎卖给四川丝业公司阆中蚕种场直至解放。现陕西会馆是阆中蚕种场的办公大院。(周小毛)

公元1769年,清高宗乾隆三十四年,知府宋思仁重修阆中城,并改城门名为迎和、延禧、宝成、敦吉。  

公元1806年,清仁宗嘉庆十一年,川北兵备道、盐运使衔黎学锦驻节阆中,开发营建。
    
黎学锦驻节阆中,扩建贡院、桓侯祠,迁建锦屏书院,重建观星台,刨建张烈文侯祠,兴建西门河堤、广济渠、石匮阁、揽胜山房、食府、绾别亭(南门外)等。杨林由先生认为,这是自唐迄今,阆中古城第三次大的开发和营建。  

    阆中古河堤          
    阆中城池迁徙,因江水啮城。能查到的治水记载始于宋。清咸丰《阆中县志》载:宋“李孝基,字伯始,濮州人,第进士,通判阆州。”“阆中江水啮城几没,孝基决水归旁谷,城赖以全。”阆州通判李孝基将洪水引入旁边山谷,使几乎全部淹没的城池得以保全。这是阆中抗御洪水见诸文字的最早记录。明“周道直,字泰宇,临潼人,万历乙酉( 1585)举人。知保宁府,筑堤数百丈以捍城北郊。”这是阆中筑堤抗洪的最早文字史料。清“胡廷藩,字孔美,山阴人,由州吏目擢升州判,嘉庆元年( 1796)署阆中事。”“于城西补修石堤,并建鱼翅以杀水势。”胡延藩补修石堤,并建鱼翅。这是建鱼翅的最早记载。    
    黎学锦筑堤建鱼翅《阆中县志》载:“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川北道黎学锦在西门外修筑石堤与石鱼翅以御水啮。” 清道光《保宁府志·城池志》中载:“石堤在城西门外。夏日江涨迅溢,甞冲城几百丈。旧有堤屡修屡圮。嘉庆庚辰(1820),川北道黎学锦商同郡守(保宁知府)徐双桂,率阆中令(知县)李傅杰等,捐廉并乐输绅士,增筑绵亘百余丈,以巨石沉潭底,高出水面,坚襄沟塍二三丈,填旧石坝为石匮,另增长石坝以遏湍流,多置石梯挑水小石坝、石塔分杀水势,复建石匮阁于上,自是江患遂息。”  

    鱼翅公园     
    2006年东至2007年初,许多社会贤达和名域研究会研究员,对城西北河堤“鱼翅”的保护问题反映强烈,一致要求吁请领导责成有关部门停止在“鱼翅”江堤拗石施工,依法对这一重要的历史遗迹加强保护。
    阆中市名城研究会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递交了《关于保护 “鱼翅”江堤的紧急报告》;据说名域研究会研究员敬健曾挡住推土机要求停止有损鱼翅的施工,并打电话给原人大主任王明奎。经多方努力,市委、政府领导及时作出保护鱼翅遗迹、建设鱼翅公园的决策。    
    国家文物专家王仁襄考察这段古代防洪江堤,很惊讶阆中还保存着这么一处珍贵的水利文化遗迹。他说,“鱼翅”留存至今,全国罕见,它的文物价值应该说不亚于都江堰的宝瓶口。     
    2007年夏秋之际。鱼翅公园建成。由刘先澄撰写的简介镌刻于鱼翅公园景石之上:据阆中县志记载,城西北一带为汉城遗址,此处即为临江码头。后因洪水啮城,城郭渐移东南,历代于王家嘴以下筑堤抗御洪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川北道黎学锦率属增筑江堤百余丈,又在堤外建鱼翅、立石匮,以分杀水势,减缓冲刷。宣统二年(1910),又增修鱼翅两处。此处为同治年间培修后的遗迹,原为六层,每层石梯六级,顶层建六角形基座之“阆风亭”。鱼翅既可分水防洪,又是渡船码头,水利专家赞其为古代防洪工程之杰作,记载了阆中古城倚江发展的历史,至今全国罕见。
   
    犀牛望月
    《阆中县志》载:古城西门外,有铁铸犀牛、石造犀牛各一尊,铁犀牛是乾隆34年(1769)知府宋思仁铸置,石犀牛则为川北道黎学锦修治江岸防洪工程后所置造。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阆中知府宋思仁护江堤铸铁犀牛。川北道台黎学锦商同保宁知府阆中知县自捐俸银,并向全县富豪劣绅募捐,增筑西门河堤,又将旧堤砌成石匮,在石匮之上兴建楼阁,形成石匮凌云胜景,并谴人选峡石精心雕琢出石犀牛,置放于西城门外西门壕边的防洪墙垛上的石匮阁。石犀牛先置于堤外,后移堤上。石犀牛头朝西,牛脖向右望沙溪。前有西门濠形成的“月儿湾”,所以叫“犀牛望月”。
    石犀牛有三大功能:一是监测洪水的“警戒线”。犀牛安放在千百年来发洪水时的最高位置。如果水浸到牛脚下,城内有惊无险;如果淹到牛身边,城内便告急了;如果把牛全淹了,城内也就完了。二是辨别方位的“指南针”。牛头永远朝着西方(太极图中的兑卦,代表泽)。当人们在西门忘记了方位,一看到犀牛,便知道方位了。三是预测天气的“晴雨表”。石犀是由一整块优质精良的峡石精雕细琢而成的。这种宝石质硬、密度大,经得起长年累月日晒雨淋、霜冻雪拶。天晴时,石身干燥、光滑;要下雨了,空中的水气便凝结在石犀身上,便形成薄雾状小水珠,手一摸有滞留感。于是人们马上打道回府不会淋雨。其铁犀牛不知去向,石犀牛移至今址(东风大道东风中学的路口上)。
    清阆人王承谟有石犀诗道出犀牛之功。“犀牛望月”自古为阆苑一景。 现位于嘉艺广场犀牛码头处。

公元1811年,清仁宗嘉庆十六年,黎学锦修建张烈文侯祠于锦屏山麓

    张 宪

    张 宪 (?—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也是岳飞的女婿。今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阆南桥村张家花园人。
    他从小受其父张锁的影响,习文练武,六艺精熟。少怀报国之志,弱冠从军在岳飞麾下,飞倚为右臂。骁勇绝伦,冠于三军。在岳家军直捣朱仙镇,即将“痛饮黄龙”时,以宋高宗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岳飞迎回徽、钦二帝后,自己丧失皇位,连发12道金牌召岳飞班师。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 年1月27日),年仅27岁的张宪同岳飞父子一同被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离岳墓不远的东山港口。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金人又毁约南侵。宋高宗禅位,孝宗即位。为了抗击金人,始追复张宪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赠宁远军承宣使。至此,张宪冤狱得以昭雪。到了明代,为了缅怀张宪抗击外敌的功劳和昭雪他的冤死,朝廷追谥他为烈文侯。
    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川北道道台黎学锦在南津关竖立宋张烈文侯故里碑,又在锦屏山东麓的连峰楼左侧,依山傍水,建成张烈文侯祠一座,张宪祠占地约30亩,座西向东,三面环山,苍劲傲岸的青松翠柏,刚柔相济的香樟绿杨,把祠庙围得严严实实,显得庄重静穆。
    张宪祠最早是川北道道台黎学锦在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修建的。右侧立《张烈文侯祠碑序记》石碑二块。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毁无遗。1985年重新修建了张宪祠,并塑了张宪遗像。

公元1821年,清宣宗道光元年,黎学锦修纂《保宁府志》。

公元1841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知县田惠于旧堤之东增修河堤119丈。  

公元1851年,清文宗咸丰元年,阆中知县徐继镛等编修《阆中县志》。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英国基督教会在县城郎家拐街修建“福音堂”。                        

     福音堂                         
    基督教于清光绪十四年传入阆中,初来者为英国人盖士利,除传教外,并开设仁济医院及药房,创办华英小学、孤儿院、幼稚园等。在城外杨天井修建福音堂。外部结构为哥德式,内部结构为中国传统式。为大西南保存最完好的福音堂,盖士利墓在院内,保存完好。  

公元1888年,清德宗光绪十四年,中法签订不平等条约,县人激于义愤,捣毁了法国人在阆中城内的天主教堂设施。  

公元1895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英国基督教会督盖士利在城内郎家拐街开办西医诊所。翌年临济堂街,开办"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英国基督教会督盖士利来到中国大陆后,1887年10月4日与英国富家子女玛丽·劳莎·里根在上海结婚,(后被差遣到保宁府布道。 1892年, 基督教新人侃莫与美国人马嘉礼,1893年圣诞节,盖士利在阆中郎家拐街46号奉献“三一堂”。1895年,在靠近巴中县的千佛场建女子初级小学一所。1895年,在原郎家拐街开办的西医门诊基础上,迁址到临济堂街开办仁济医院(现阆中市人民医院前身)。
    传教士华福南之妻来阆看望英籍传教士后,主动提出并捐赠400英磅购置临济堂街土地两亩和房屋数间,兴建仁济医院。同年底在临济堂街3号挂牌营业。
    1897年,上海内地会派英国人潘维廉(译音)携眷来阆管理“仁济医院”。该院为英国基督教上海内地会直接管辖,是英国基督教在内地创办的四所综合性医院之一(其它三所分别在河南开封、甘肃兰州、云南大理)。
    该院自创办到1950年,历任八届院长皆为英国人,他们的中文名字分别是:潘维廉、李广仁、罗伍思、章爱甫、郭建侯、裴存德、童理明、马德启。1949年12月阆中解放后,改名为“川北第二医院”。1952年8月至1953年12月,先后更名为“南充专区第二人民医院”、“阆中县人民医院”。1991年阆中撤县建市时,更名为“阆中市人民医院”。  
    盖士利盖士利(William lassels, 1858年—1925年)1880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后为圣公会执事(即牧师的辅佐),后被任使命为传教士。1885年来到中国。他先到上海、山西、陕西等地,后携家眷进入四川布道传教,并从此很少离开过这里。1895年10月18日,被英国坎伯雷大主教封为圣公会新设华西教区会督(即主教),直到1925年11月7日和15日,与其妻玛   丽因患伤寒相继在阆中病逝,并合葬于此。

公元1897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补葺华光楼。  

公元1898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英国女探险家伊莎贝拉•伯德到达保宁府。                  

    伊莎贝拉•伯德日记中的保宁府
    ——我穿过大片没有树木的地段后,土壤相对贫瘠,住房低劣。保宁的风光和它的环境在温和的下午阳光下最是迷人。保宁府建在肥沃的冲积层上,三面被河的弯道所包围。庙宇的屋顶和城楼耸立在密集的绿林和粉红色桃花的薄雾中。孔雀绿的嘉陵江水作为前景,渐渐融入了蓝色的薄雾。这个重要城市的第一眼真是魅力无限。
     ——穿过迷人的郊区,不是有着树篱和树林的绿色小径,就是狭窄而干净的石板路,由有屋顶的墙和私邸的漂亮门道所界隔。”
    ——保宁府是个重要城市,有一个道台,一个知府,一个县,有许多美丽的“郊外别墅”,退休和候补的官吏居住。它的郊区十分迷人,郊区的道路隐蔽在浓密的紫红色的大树和油桐树木中。城外远郊,大片的土地上有几座精美的庙宇和公共图书馆。保宁有独特的衙门和其他官邸,店铺成排的街道,私人住宅里树木繁茂的大花园。城市由20英尺高的城墙环绕,城墙的顶上维护良好,有条10英尺宽铺着石板的便道。从这里看,城市的外貌被桃花、李花、杏花和樱花产生的粉红色彩去弄得如同梦境,耐寒的重瓣花和装饰性桃树的深红色点缀其间。除了荒废的城门外,还有四道城门。城门稳沉地关闭着,需要进出城的人要被迫绕很长的路。正对着雨神的北门由官府的正式法令关闭了。雨已过剩,这是对雨神的重要暗示。我见过别处的许多城市在干旱的时候关闭正对火神的南门,因为火神只能从这个方面进城。
    ——保宁府城墙之外,有一条令人愉快的小道,一条长草的沟渠或护城河。可岸干净优雅,岸边长着纤细的树,在河西面的正前方真是壮观:一座25英尺宽的露台,由25排气势宏大的石墙支撑着,有宽阁的石阶梯从露台上下到河边。低矮的绿草皮,干净的白沙,下面是清澈的绿水。  
    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Bird)伊莎贝拉·伯德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的女探险家。她从22岁开始,行迹遍布北美、落基山脉、布波斯、库尔德斯坦、朝鲜、日本、马来半岛等。在1896年来中国时,已过65岁高龄,且在身患血脂性心脏衰弱、肺部感染、痛风和周期性脊柱痿弱等多种疾病的情况下,完成了中国之行的人生最后一次壮举。旅行中,她记录下了所遇见人们的服装式样、当地的风俗和传统。曾先后出版了多种游记,十分畅销。2006年5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根据原著翻译成的《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在当时曾被评论家誉为“十九世纪末一本最耀眼的、彻底征服中国价值的书”。为了表彰她的壮行,她被吸取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第一位妇女会员。并被评为世界百大探险家之一。她还撰写并出版有《日本内地纪行》、《马来半岛纪行》、《朝鲜及其邻国》等见闻游记,而且均十分畅销。  
     《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 本书的英文名为The Yanlley and Beyond (《扬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区》),是英国旅行家伊莎贝尔·伯德(1931—1904)在中国的游记,书中注重对沿途人文社会生态的考察。书中对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具体描述,对涉及民族、历史、经贸、交通、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也都有作者基于独特视角所做的观察记录,并时有惊人的论评。并将沿途拍摄的照片附于书内,这是她在长江流域及川藏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向英国教会和商业集团提供的关于大不列颠这片“势力范围”的第一手信息。内容涉及到中国的晚清社会。书在英国第一次出版时被英国媒体誉为“对那些有关中国和中国问题方面的公众意见的形成,提供了一手资料”,成为当时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文献。是研究晚清社会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公元1902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五,阆中大水灾。  

    嘉陵江水上涨,北门至护城桥,南门至瓮城,县城水位为361.63米,洪枯差12.6米。  

公元1905年,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停科举、创新学,改锦屏书院为保宁閤泰府公共学堂。                    

    保宁閤泰府公共学堂(中学堂,学制四年)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通令各级书院和民间祠庙不在祀典者,一律改办学堂。
    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锦屏书院改为保宁酺府公共学堂。锦屏书院山长进士郑钟灵为首任堂长。此学堂为中学堂,招收所属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阁、通江、南江、巴中各州县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学习年限为5年;设置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12门课程,实行班级教学。公元1912年,酺府公共学堂改为保属联立中学,经费由所属九县分摊。1922年各县纷纷自办中学,不久联中即停办,校舍为驻军占用。1939~1946年为国立四中校址,1946~1950年为省立阆中中学校址,今为阆中东风中学校址。                          
    《巴蜀旧影》四川高等学堂的日文教员山川早水,于1905年三月初至七月初,自湖北宜昌经三峡,从云阳到万县、梁山、大竹、顺庆、蓬溪、成都,再由峨眉、嘉定府、叙州府、泸州、重庆、丰都、云阳返回湖北巴东、归州到宜昌,历时四个月。对沿途的地势地貌、风土人情、物产状况、经济贸易、历史古迹、礼仪交往、车楫运力等作了大量详实的考察和记载。回国后将其整理为一本四川游记:《巴蜀旧影》,由日本东京成文馆出版。
    《巴蜀旧影》是山川早水对嘉陵江沿线考察时拍摄出版的。《巴蜀旧影》反映了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四川风土人情,附有150多幅照片,其中有6幅当年阆中古城的老照片。
    根据对旧照片比对和查阅文史资料,发现山川早水镜头中的阆中古城风光分别是:阆中西门城楼、从南面遥望西门城楼、从西门城墙外望锦屏山、阆中嘉陵江边、阆中北门护城河和东河翘尾燕尾船。据这些画面分析,当年阆中西门城楼雄伟壮观,建筑完好无损;北门护城河围绕着高大的城楼,河水中城楼倒影清晰;站在西门城楼墙外望锦屏山,当年城墙外脚下的护堤有相当高度。据介绍,当年的阆中西门城楼,就位于今天阆中城内的“嘉艺广场”;
    北门护城河,位于今天阆中城内的通济渠街一带;北门护城河后来被毁,西门城楼1968年彻底被毁。

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六月,阆中阎瑞徵独资创办“泰丰丝厂”,厂址设水洞门街。  

    英国人威尔逊拍摄的阆中老照片公元1899年至1911年,英国人威尔逊在中国西部收集了4700种植物、6.5万多份植物样本,其足迹遍及湖北省巴东县以及四川、云南、重庆等地。威尔逊收集的植物中,最著名的有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珙桐、黄花杓兰、岷江百合、“花中皇后”月季、“华丽美人”绿绒蒿等。威尔逊一次次回国带走的植物,被西方人誉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之门的人。公元1910年7月19日,威尔逊即将到达古城阆中时,拍摄下4张照片黄连木、柏树、黄连关、南津关。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废清附郭县留府。废川北道,设川北宣慰使。  

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废府恢复阆中县。复置川北道,设观察使,治地阆中。   

公元1914年,民国三年,改川北道为嘉陵道,设道尹,治地南充。  

公元1915年,民国四年二月,阆中“崇新长”保宁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同年,阆中泰丰丝厂莲花牌丝,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四等奖。次年获农商部全国物品展览会二等奖。民国13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质金质奖章。  

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18日,四川靖国军颜德基部副总司令陈炳坤引兵入阆,自封为嘉陵道尹。

公元1920年,民国九年, 四川督军熊克武部被滇、黔军击败,撤至阆中,形成兵山。时值盛署,瘟疫流行,死亡千余人。  

公元1921年,民国十年,川军内讧,邓锡侯、田颂尧、刘斌率部由新都、汉州退至阆中。  

公元1923年,民国十二年,画虎大师张善子到川北任阆中盐场知事。    

    张善子
    张善子时住阆中汉桓侯祠侧田家巷李宅。他以绘画为乐事,尤善画虎,曾养虎以观其动静神态,时人谓:“张善子爱虎,养虎,以虎为师。”                           
    驻防阆中军阀罗乃琼,想求善子画虎,善子拒绝。适值河南大灾,善子卖画赈灾,罗乃琼从中为难。善子乃将所画的虎托人带往成都出售,捐助河南灾区。阆中锦屏山的长老青松子请求善子画虎。善子游览阆山阆水时在飞仙阁北轩兴致勃勃,挥毫落纸,画了一只上山虎,并题:“耽耽虎视遍西东,瓜豆河山在眼中。睡狮至今犹未醒,将来谁是主人翁。”
    第二次重游锦屏山时又为青松子画了一幅下山虎,题为:“天地英雄气,只在此山中。循环不可测,林暗草惊风。”后来,青松子把这两幅画刻在两块石碑上。
    1940年,到美国举行画展。罗斯福总统在白宫招待他,席间请善子先生作画。他画了28只老虎,代表当时中国的28个行省,题曰:“中国怒吼了”!这巨幅虎画,充分地表达了他的爱国爱家爱民族的热情。
    当年,善子大师回国不久,即病逝于重庆。在阆中至今留着他的两块画碑。

公元1926年,民国十五年,县知县岳永武聘郑钟灵、刘文选重修《阆中县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阆中城清.嘉庆《四川通治》载: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知府宋思仁重修,乾隆六十年,知府胡延补修。嘉庆三年(1798年)浚隍凿堑,东西北“城壕深一丈五尺,阔二丈五尺,池水四汇而达于江。”(北端于月儿湾入江,南端于南门外入江。)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川北道黎学锦于西门修石堤以御水啮。嘉陵江畔的古城阆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完整地保留着明代的城池。
    嘉陵江绕城西、南、东三面流过,城垣呈南北略长的方形。一进西门就是西街、武庙街,内东街出东门;在西街有县城隍庙与府城隍庙,府文庙(后为县立中学校址),张桓侯祠;武庙街有关帝庙(加供岳飞,后改称武庙);内东街有镇台衙门、铁塔寺(解放后县政府驻地),对面有净圣庵,清真寺等等。东门城楼高大华丽,(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
    城外地域宽广,外东街十字路口叫做东门口,民国以来一直是城市的热闹中心。从东门口向北郎家拐街有福音堂(教堂)。再北,是规模大的庙宇群东岳殿、南岳殿等。从东门口向东,有太平寺街的五郎庙(后为县图书馆)、太平寺(内供千手观音,后为川剧院)。向南,是富宅聚集的白果树街、毛家巷、三陈街一带,有宁济堂、寿山寺,还有外国人开办的仁济医院。再向南,是管星街、机房街,就到了嘉陵江边。太平寺街还有马路局(后为国民小学校),到天上宫街(北是文昌宫、王爷庙,后为商职校所在地)。向北有风景秀美的清代书院、古治平园(后为省立中学校址)。由此上坡,便是古七星台(后在此建阆中师范学校)。再北,到蟠龙山下有气势恢宏的古伊斯兰建筑“巴巴寺”、“久照亭”,从东门口向东,经太平寺街、天上宫街再向东,是公园路,有浙江会馆、陕西会馆(后为农科所、蚕种场),直达古观音寺(民国初年改建为市民公园)。经一片田园才达祈儿岩下的嘉陵江边,隔江而望是高高的白塔山,有高入云端的白塔与半山的大佛。从东门口向南是商贾运集的繁华的大东街,经财神楼向南达嘉陵江边。临江有气势雄伟的古镇江楼,也叫华光楼(至今仍巍然屹立于世)。
    这儿有繁忙的渡口,枯水季节还有浮桥直通对岸南津关,由此大道远达省城。沿江向东有高家坎马王庙、机房街光国寺、沙河街镇江寺、万寿宫(江西会馆)、草堂寺等,一直到江边的禹王宫。江上有渡口,达对岸马哮溪,这儿的公路通南充、成都。再回到城内由西向东的大街(西街、武庙街、内东街)。西街与武庙街的街口,有一个四通的牌楼,叫做“四牌楼”。武庙街与内东街的街口,又有一个四通的牌楼,叫做“徐家牌楼”。从“四牌楼”向北是北街,有道台衙门、县文庙,经过街楼出北门,就是迎恩街。这是最繁华的中心。过迎恩街,便是较场坝(抗日战争时建为机场),古时这是北出的要道。从“四牌楼”向南,是双栅子街,有百花庵,南面是解放后建立的弛名的阆中缫丝厂从“徐家牌楼”向北,是状元街,直达古状元府第(后为天主教堂)。学道街有清代科举考棚。从“徐家牌楼”向南,是南街。过孝义楼出南门,南门外有江边码头。沿江是上新街、下新街。通江边的就是中新街。
    隔江相望就是风景秀丽的锦屏山。唐代著名诗人陆游到过阆中,曾留下“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这么美好的诗句永存。(摘自阆中在线—古城家园)

公元1928年,民国十七年,裁嘉陵道。  

公元1930年,民国十九年,县知事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 

公元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6月,红四方面军11师建立了阆中三庙乡苏维埃政府。                                        

公元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阆中大旱,饥荒严重。  

公元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阆中发生大旱灾、雹灾,饥民食草根树皮、观音泥  

公元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12日,四川蚕丝改良场在阆中创办蚕种场,生产改良蚕种。  

    阆中蚕丝场阆中蚕种场始建于1938年2月。抗日战争时期,江、浙、鲁、皖、鄂等重点蚕区相继沦陷,不少爱国志士来到四川发展丝绸,建立蚕种。
    民国27年(1938年)元月,国民政府实业部蚕丝改良委员会派员来阆,在南充蚕丝改良场筹备的基础上,租佃菀城临济堂街肖姓户舍为场址,于2月12日正式成立了阆中蚕种场。同年3月,由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接办并派钱幼琢为场长,旋即从江浙引进改良蚕种,在农村购买桑叶繁殖推广普通种。至此打破了阆中市几千年来由农民自繁自养土种(黄茧)的局面,变一季养蚕为两季或多季养蚕。改良蚕种产茧量高、茧质好、丝质优,既增加了农民收益,又提高了丝厂经济效益,为支持抗日战争筹集资金作出了贡献。
    同时,也深受当地茧丝业主及广大蚕农的欢迎。为扩大制种满足农村和缫丝业主的需要,民国31年(1942年),阆中县财委会将陕西会馆总价20.2万元,赎卖给四川丝业公司阆中蚕种场,直至解放。现陕西会馆是阆中蚕种场的办公大院。
    现在,阆中蚕种场已是全国大型的蚕种生产基地,隶属四川省农业厅。有九个生产作业点,原种、普种生产分场隔江而制。现有职工612人,其中在职329人,技术人员86人(含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22人,中初级职称63人),拥有固定资产2269万元,土地面积2132亩(其中桑园面积1760亩)房屋4.7896万平方米。冷、浸、检、保成龙配套,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率先在全国蚕种行业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是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原种销量占全省近60%。原种的成品检验、补正检查、纯度调查历年合格率均为100%,普种销量占全省12%。原种、普种还远销重庆、江苏、河南、陕西、云南等省、市,具有全国蚕种余缺调剂之能力,在四川蚕业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先后选育出了“阆桑201”马驰一号、“锦菀X绫州”等6个桑蚕新品种。
    其中“保坎61号叶果兼用桑”93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4年获联合国科技发明创新奖。“家蚕夏秋用品种锦5、6×7532湘晖”,获四川省丝绸公司一等奖。“家蚕双限性品种锦15.8140×绫8.3my”属国内首创,居世界领先水平。参与“桑叶浸消防微与推广”,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并参与“家蚕病源性孢子虫类研究与防治”,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所产蚕种被中国北京国际农博会评为“名牌产品”。
    阆中蚕种场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发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与推广。其中雄蚕蛾醋、桑葚醋双双获得四川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桑葚醋、蚕砂枕芯获国家专利。目前已开发上市的桑葚红酒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正在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阆中蚕种场是我省桑、蚕优良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单位,阆中蚕种场是“全国先进蚕种场”、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王少伯
    王少伯,男,现年49岁,四川省阆中蚕种场场长,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由王少伯主持、参与研究的多项蚕桑新品种选育及新技术,分别获得联合国中国分部科技发明创新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政府星火科技三等奖、省蚕业技术进步三等奖、省丝绸公司蚕业进步一等奖。他利用所学到的蚕桑科学知识多年来致力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研究,大力推广叶果兼用桑德普及与提高,研制生产的雄蚕蛾醋、桑葚醋、蚕砂枕芯分别获国家外观专利和发明专利。
    雄蚕蛾醋、桑葚醋被中国调味品协会称为“中国醋宛双娇”,2002年又被省府评为优秀新产品成果三等奖。
    目前,由他主持研发的桑葚红酒已投放上市。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将大大延伸我国桑蚕生产产业链,促进蚕桑资源的整合,改善我国蚕农千年以来栽桑只养蚕的单一产业结构,达到桑叶养蚕、桑果卖钱,收到了企业增效、蚕农增收的显著效果,对我国调整蚕桑产业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公元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实行新县制。

    1940年秋,实行“新县制”。县政府改各科翻号名称为职掌名称,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军事、社会六科和秘书,军事、警佐、会计、户籍、合作六室,同时,改27联保为21乡镇。  

公元1941年,民国三十年,日本飞机四次轰炸阆中县城。

    1941年7月27日,日军飞机27架第一次轰炸阆中县城,死16人,伤35人。8月16日,日军飞机27驾再次轰炸县城,并用机枪扫射,死158人,伤210人。8月29日,日军飞机36架第三次轰炸县城及城郊地带,死43人,伤75人。三次轰炸共毁房屋11321间。8月31日,日军飞机4架,低空扫射阆中县城。

公元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调整县政府机构,改建设科为第四科。

    5月15日凌晨,县府办公地点起火,烧毁了财、教、军、社四科及优委会全部档案。  

公元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驻阆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宣布起义。阆中人民政府成立。

    12月25日,魏文引、徐是辉敦促县长贺德府,召集国民党驻阆军队首领和阆中知名人士会议。会上,贺德府被迫表示顺应历史潮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驻阆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宣布起义。
    12月27日,中共阆中地下组织将各起义部队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川北独立师”,下辖四个团,魏文引任师长兼政委。
    12月29日,阆中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成立,肖毅安任主席,徐是辉任副主席,阆中和平解放。接着,全县21个乡镇相继成立解放委员会。
    12月31日,剑阁专署批准阆中县人民政府成立,王大文任县长。

公元1950年,3月27日,召开阆中县各界人民第一届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李原为阆中县人民政府县长。

    是年,开始对现成主要街道进行改造。修建人民市场(即今第一农贸市场),面积5319平方米。拆除月城,其后四门及城墙,均先后拆除。现南段、西段城墙部分遗址尚存。

公元1953年,2月4日,召开阆中县第四届第一次各届人民代表会议,选举李峰为县长。

    3月10日,根据省政府命令撤销剑阁专员公署,阆中隶属南充专员公署。 6月30日24时,为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普查结果:阆中全县总人口532754人,其中男性268551人,女性264203人。在人口普查中结合进行了选民登记及普选。  

公元1954年7月2日,召开阆中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21人组成县人民委员会,李峰为县长。选出省首届人民代表4人。

公元1955年,阆中县人民政府改称阆中县人民委员会。  

公元1956年,阆中发生大水灾。

    6月24日,县内发生大水灾,保宁镇水位360.91米,洪枯差10.88米,18条街巷被淹,沿河10个场(镇)进水。受灾27810余人,损失达120余万元。  

公元1958年,嘉陵江涨洪水,保宁镇十条街巷被淹。

    8月20日,嘉陵江涨洪水,保宁镇10条街巷被淹,水位357.82米,洪枯差7.79米。同年,《阆中县地方志略》编纂成稿。  

公元1962年,古城南城门及相连接火巷子的一段城端的明代石城端被拆毁。 

公元1964年,阆中人口普查为59万人。

    6月30日24时,为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普查结果;全县总人口为595015人。其中,男299400人,女295615人。冬,全县城乡出现名目繁多的“战斗兵团”、“战斗队”、“指挥部”、“司令部”等“造反组织”,各级党政机关受到冲击,领导干部“靠边站”,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公元1967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大量名胜古迹、文物遭到破坏。 

    1967年3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红卫兵 “破四旧”。张飞庙、巴巴寺、清真寺、观音寺、铁塔寺、永安寺、大佛寺、奎星楼和白塔等古建筑和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华光楼险些被拆
    位于阆中市大东街南端的华光楼(又名古镇江楼、南楼),始建于唐,曾历经几次火焚,最后一次火灾发生在清道光年间,该楼被彻底烧掉,在同治六年(1867年)修复,保存至今,成为“阆苑十二楼”中的一枝独秀。
    据王德培先生回忆,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造反,县委、县政府的领导被打成“走资派”,遭批斗,靠边站。一时间,县上的党政军大权掌握在时任阆中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的郎义国(俗称郎麻子)的手中。文革破除“四旧”,郎是得力干将。他先是毁掉张飞庙门前的一对铁狮子和原文化馆中的一座铁塔。随后就是拆掉凤凰楼、魁星楼、白塔周围的护房和大佛寺的三层摩岩楼等古建筑。
    当时的保宁镇不知何故需用一批水泥,便打来一个报告,说华光楼楼基严重开裂,有垮塌危险等等,需要多少多少吨水泥进行维修。而当时的水泥、木材、钢材等建筑材料,都是由县计划部门掌控,按计划分配的。单位要用这些材料得先打报告,由单位层层审批,最后送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再由计划部门给划拨有限的指标。当这个报告送到郎麻子手中时,郎麻子看了把脸一皱,说 “那就干脆把它拆了”。
    为了慎重起见,县革委生产指挥组又派人去华光楼作了具体查看了解。调查后反馈回来的情况是:华光楼因年久失修,楼顶、屋脊等处有垮漏,楼基处有开裂属实,但也并非报告中所说的那么严重。这才给这座千年古楼留下了一条“性命”。  

公元1973年,阆中绸厂扩建车间,拆掉了阆中古城的西城墙和石匮阁。阆苑十景的“石匮凌云”不复存在。  

公元19791125日,成立阆中县革命委员会城市建设办公室,负责县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由县计委秘书周有德兼管。  

公元1980年,阆中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同年,阆中县人大常委会成立。

    11月11日,成立阆中县建设局,周有德任局长。 12月12日至17日,召开阆中县第八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选举常思九为县长。选举17人组成阆中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后增补2人),孙福传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周有德与阆中古城的故事 1981年,刚平反恢复党籍两年的周有德,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县城建局挡局长。他参加工作31年,此刻,面对一大堆问题,才真正感到了双肩的压力。城建局长,意味着什么呢?他深深思索着。。。。。。下雨了,雨点打在玻璃上。不一会儿,窗外不时传来了行人的叫骂声: “当官的小车坐得安逸,不来看看这路烂成什么样子了!” “哪个吧阆中城里走路的问题解决了,就选他当县长!” 。。。。。。其实,这个埋怨声,周有德早就听到过。
    不过,今天听来,太刺耳了。他坐不住了,抓起一把旧油布伞,钻进了茫茫雨雾中。毛家巷街、白果树街、三陈街几条土路,是县城居民区医院的主要通道。晴天,人们戏谑地称它为“洋灰路”;雨天,则是名副其实的“水泥路”。半尺深的泥水中,人们扶老携幼艰难地跋涉着。周有德来到这里。他站在泥水中,玉碎把他淋得透湿。作为城建局场,他看着污水遍地流淌,群众行路艰难,内心负疚不已。回到局里,他在给县里的汇报中写道:“先把注意力集中在旧城的基础设施上,解决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三难’——行路难、吃水难、排水难”。几条主要街道路面经过修整,面貌大为改观,群众很满意。紧接着,自来水厂施工勘测也开始了。这时,周有德却因劳累过度昏倒了,左脸摔了一条寸多长的口子,送到医院缝了4针。他左眼通红,严重充血,视力也从1.5降到0.4。可就在这时,省上的专家也到了,马上要去现场勘测,周有德要去,医生警告他,如果一遇冷风,当心左眼会瞎。县委领导也劝他别去,他口头“嗯、嗯”直答应,却左脸左眼蒙着厚厚的纱布出现在工地。
    如今,阆中县城的“三难”解决了,可周有德双眼的视力,却再也没有恢复。  
    周有德对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经常对局里的同志说:“古阆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建设好古城。”因此,他对那些出现在古城乱占乱建的人和事,是绝不容忍的。一次,县城一个单位修建贸易大厅,这时古城内的一座临街建筑,按城建规划,撤旧房后移1.8米。可这个单位不愿撤,并要就城建局“松绑”。周有德坚决不同意:“那不明摆着破坏了古城统一规划原则吗?”这个单位在周有德面前碰了壁,又找着县上一位领导主持召开了计委、银行、公安和城建等单位参加的会议,要求贸易大厅工程马上施工,市级上是要城建局让步。 “不行”周有德一下子火了,“谁要是破坏古城风貌乱占乱建,对不起,你今天修,我明天撤,明天修,明天撤!”结果,会议不欢而散。事后,那位领导怒气冲冲地找着周有德:“你是听党的,还是依你的?” “正确的我就听,不正确的我就坚决不听!何况你个人不完全代表党。” 一些好心的同志劝他:“别那么认真,难道1958年的苦头还没有吃够吗?” 周有德却说:“我在职一天,就要负责一天,否则,会留下千古骂名的”。他想得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无所畏惧地尽职尽责,无论如何要对得起党,对得起生他养他的阆中人民。
    在他的坚持下,贸易大厅按城建规划施工了。周有德在担任局长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保护、建设古城出发、修整了古城87条街的路面和排水系统,修建了一条长4.8公里长30米宽的东西干道,还修复了华光楼、张飞庙、白塔、唐代大佛等古迹和著名的锦屏山公园,使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变得更美更美了。(摘自中共四川省委《党的建设》1987年)  

公元1981年3月30日,阆中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提出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建议。  

    7月14日至8月24日,本县先后遭受洪灾四次,以7月14日最为严重,县城42条街巷,46个单位进水,最大淹深5.18米。保宁镇水位达360.69米,洪枯差13.3米。全县因洪灾冲毁房屋51244间,因灾死亡16人,损失人民币6128万元。保宁镇华光楼水位360.69米,洪枯差13.3米,县城保宁镇42条街巷和46个单位进水,街道最大淹没深度为5.18米。沿河场(镇)受灾甚重,农村山洪暴发、滑坡、塌方。全县受灾人口为319300余人,损失粮食达4227万公斤,冲毁房屋51244间,造成经济损失6218万元,因灾死亡16人,伤805人。  

公元1982年429日,阆中县人大常委会首次明确列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

    5月7日,阆中县人民政府颁布了县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镇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的布告。该办法共10章72条。规定阆中县城内外列入文物保护的单位和古建筑有:白塔,大佛寺石刻,巴巴寺,华光楼,张飞庙,文庙大殿建筑,观音寺建筑群,清真寺,基督教礼拜堂,铜钟,锦屏山石刻,兰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址等。上列诸文物及古建筑在进行修缮保养时,必须严格遵守恢复原状或者保持原状的原则。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筑工程的规定。 7月1日零时,为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普查结果:全县总人口为822995人。其中,男419583人,女403412人。  

公元19831月,李慎宽调任阆中市委书记,开始修复张飞庙、华光楼等古文物。                    

    1983年开始,阆中县建设委员会重建锦屏山公园、东山园林、滕王阁、将相堂、奎星楼、香城宫,培修华光楼、桓侯祠墓、永安寺、五龙庙等。杨林由先生认为,这是自唐迄今,阆中古城第四次大的开发和营建,“历时十余年,踵事增华,远胜畴昔。”  

公元1984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阆中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古城。  

公元1985年,开始拓宽改造张飞大道,修葺大佛寺。                     

    阆中县人民政府自元公元1985年始,重建大佛寺、大像精舍、增建皇家亭子、诗圣堂、佛云阁等,名曰“东山园林”。1991年3月。四川省政府公布东山摩崖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986128,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
    1984年5月,四川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规划处副处长、工程师杨明宁、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樊丙庚和工程师宋德勋、熊仕尧、张定轩来阆中审查《阆中县城总体规划》时,认为:阆中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境内文物极为丰富,特别是县城格局和民居院落仍保留着唐、宋风貌,提出计划将阆中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古城”。
    公元1984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文化部要求各省推荐上报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城建厅规划处副处长杨明宁立即通知阆中城建局,在20天内抓紧搜集着呢管理阆中历史风貌、文物、风景名胜等文字资料和图片,向省政府和国务院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县城建局长周有德在县政协主席蒋长富、 副主席侯泽周、李文密,副秘书长戴哲民的帮助支持下,在政协召开了两次县内知名人士座谈会,收集古城情况和资料,并随即编写铅印了《古城阆中历史概述》,同时,在县委办公室主任李炽昌、副主任杨承祜、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马正经、县党史办公室副主任苟文俊、县精神文明办公室副主任王德培、县防疫站站长白永生等的帮助下,摄制了两套城建、风光和文物照片,按时完成了向省府、国务院申报名称工作。
    公元1985年6月27日,全国政协文化组、经济建设组全体成员审查同意了建设部规划局、文化部文物局提出的“确定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则,并公布了各省、市、自治区上报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为85个城市,其中四川省政府上报13个城市。”
    公元1985年9月17日,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文化部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专家、学者论证会,确定提出了40余座城市作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候选对象,交建设部、文化部党组选定。专家论证会后,公元1985年10月21日-25日,建设部规划局王景慧处长、文化部文物局郭旃处长专程到阆中实地考察。在察看了阆中的历史风貌、文化遗存、风景名胜、传统产业等以后,考察组认为,阆中基本符合国家历史文化名称的条件。
    公元1986年2月,建设部规划局和文化部文物局在专家与部领导的意见基础上,对第二批国家文化名称名单做了进一步研究,初步列入30余座城市报请国务院审批。
    公元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以国发【1986】104号文件,即《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通知》,正式批准了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毫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县)、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等38个城市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称。  
    阆中名城申报并不顺利原阆中县建委主任冯仕元回忆,对照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报资料的要求,申报城市不仅要有详细的古城文字资料,还要有丰富的图片佐证。这一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仅靠县建委的力量是不够的。
    1984年,李慎宽任阆中县委书记表态: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抓紧办好!申报工作就此全面进行。阆中组织了两套班子,分别负责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此项工作几乎集中了阆中当时所有此方面的人才。”邓仕元说,一周后,有关阆中历史文化文字和图片资料面世。仅照片就用了30多个胶卷。照片冲洗出来后,经过精选,近70幅有代表性的照片纳入申报资料。
    公元1984年6月,阆中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料经省上转送到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文化部。然而半年时间过去,申报工作似乎没有进展。李慎宽找到县建委负责人问过情况后,要该委派人赴京打探消息。邓仕元受命后只身赴京, 8月,他径直找到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不料,门岗连大门都没让他进。他只好找到在《经济日报》工作的阆中老乡。
    这位老乡一位同窗在国务院体改委理论宣传司工作,也是位阆中人。听过邓仕元的来意后,这位老乡向他引荐了时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研究员、副处长郭旃(音:zhān)。郭旃建议阆中县县长亲自到趟北京。听了邓仕元的情况报告,李慎宽认为县长郭历权有必要走趟北京。当年10月,郭历权带上邓仕元等,到北京面见郭旃。郭旃道出:申报工作并非国家文物局能够定夺,“你们最好是找一下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规划司规划处的王处长。”让郭历权一行没想到的是,这位王处长还没听完汇报,就不冷不热道:申报不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你们省上也可以批保宁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当时阆中县城所在地为保宁镇)。
    随后,这位处长再加上一句,你们何必要找部里批全国名城。 得知情况,阆中的几位老乡出点子:你们回去干脆以阆中县政府的名义,邀请这位处长和郭旃一同来阆中考察。“人家对阆中根本就不了解,你凭口空说还是有点问题。” 1985年9月,郭旃利用在洛阳开会时间,专程来阆中考察七天,回到北京后,他在《中国文化报》载文,从文物专家的视角详细介绍阆中历史文化,对阆中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持肯定态度。 申报工作仍不风顺。郭旃(音:zhān)说,申报城市能不能成功入围,最终得通过全国政协文物组评审。“这个组的几十号成员全是国内业界权威人物,而组长是一个名叫罗哲文的文物专家。”
    郭旃说,阆中的知名度太低了。你们那个“阆”字,好多人都认不得。他建议阆中在此关键时刻要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经济日报》那位老乡联合他在新华社工作的弟弟,为阆中在中央级媒体上刊登专题文章出谋划策。为使文章涉及的内容史料准确,阆中派出县文化馆馆长前往北京,与邓仕元一道撰写文章。两天后,7000余字的全面反映阆中历史文化的专题文章《阆苑千葩映玉宸》初稿面世。两位新闻界兄弟看过后认为,文章过长,建议删到5000字即可。在李慎宽支持下,此文刊登在《经济日报》三版。阆中买下100份载有此文的报纸,分送全国政协文物组各位专家。
    公元1986年,国务院公布阆中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后来方知,那篇文章连同阆中古城的本色,真的打动了全国政协文物组的专家,在最终的评审中,面对同样来自四川的两座知名度和竞争力都远远超过阆中的乐山和都江堰市,他们将赞同票最终投给阆中。

公元1987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讨论会在阆中召开

    11月22日至25日,建设部城市规划局、文化部文物局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联合在阆中召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编辑讨论会。全国62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参加会议。
    11月28日至12月2日,建设部,文化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在阆中召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讨论会"。   郭旃笔下的阆中古城 1989年4月20日,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副研究员郭旃先生在北京国际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工作交流会上发言,对阆中古城作了如下描述:
    ----我们来到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川北重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南方风韵十足的小城。这里气候湿润、温暖,没有北方的干燥、风沙与严寒。清澈的嘉陵江水从东、南、西三面环绕着古城,江上舟楫往来,渔人出没。古城伸向江边的突出部分,大约有一平方公里,一律是黑瓦顶、青砖墙的古旧建筑,组合成一个个别具特色的院落。这些院落或为单一的四合院,或由几座四合院和附属建筑勾连而成,雕窗月门,曲径回廊,幽静而又雅致。木雕和砖雕以花、鸟、动物为图案,制做得十分精美。街上的道路还都是古代的石板路。路旁的店铺里摆放着当地的名产:有数十种滋补药物调制的醇美的红色压酒,全国三大名醋之一的保宁醋,外黑里红、鲜美爽口的张飞牛肉,以及琳琅满目的丝织品等。        这片古城区的中心是华光楼,高四层、三十六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楼内雕梁画栋,把这片古城区点缀得十分生动。
    ----阆中城旧有92条街道,目前仍有五分之一的街道保持着唐宋古貌。临街房屋出檐数尺,供行人遮阳避雨。院内回廊曲径相通,花卉鱼池交映,恰似南方园林。一座座古建筑色彩古朴,形状秀丽,别具一格。 ----与阆中城隔江相对的是马鞍形的锦屏山。山上茶林、柑橘林郁郁葱葱,林木深处有道家仙洞、佛门古像。山东有秀丽挺拔的白色古塔,与阆中县城构成如画的人间胜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1037-1101年)曾有诗赞到:“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心”。今天,在这里仍然可见诗人当年描绘的意境。
    ----在实践过程中,阆中的决策人坚决保护包含大片传统民居的古城原有格局及古建筑原状,界线分明地使新建筑避开古城区。这一安排看似简单,实际上十分高明,并需要很大的决心与魄力。北京、杭州等大名城恰恰在这一点上无可挽回地失误了。这一作法的影响极其久远。
    ----山、水、城溶为一体的阆中古城为我们保留了一部实物构成的编年史,现代的阆中人为展现和延续这部历史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很多专家已经给予阆中以上等的评价。愿更多的中外友人去光顾它。  

公元1988年,阆中皮影在奥地利维也纳演出。

    6月7日至20日,副县长、县皮影艺术研究会会长吴自成,副会长王文坤率阆中皮影演出队随四川省皮影艺术访问团一行6人,对奥地利进行为期14天的访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演出皮影12场。  

公元1990年,阆中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划定阆中古城保护范围。

    8月8日,阆中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阆中县城市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古城北至太平寺街、内东街、北街、迎恩街,南至嘉陵江边,西至西街、锦屏街、双棚子街,东至东坛井街、寿山寺街等地区为古城格局和风貌保护区。其中以华光楼为中心,左右两侧大片旧民居,旧街巷和沿江两岸等外观风貌保护区。对这些地段要做到保护当头,规划领先,发扬传统,精心营建。凡挂牌的重点保护院落的居住着,需维修房屋的,需由本人申请,经县建委实地查看审核批准后,指导修建。  

公元1990年,阆中重建三陈书院中的将相堂、紫薇亭、捧砚亭、长廊和瑞莲池等 公元1991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

公元199261日,经国务院批准,阆中市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  

公元1992年,重建香城宫于白塔之后。  

    香城宫 
  
  香城宫在城东南塔子山上。
    民国十五年《阆中县志》谓:“香城宫在县北隅,其地今为太清观”。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阆州通判赵宗尧撰《香城宫碑记》云:“香城气象,由陈氏书岩分岭下,高大峥嵘,形势岌粜,突坐于嘉陵江上。而大像崇冈,偃蹇对峙,若领若袖,四伏盘僻;西望锦屏,相为表里”。
    又云:“郡之东山,有香城宫”。是知香城宫在今塔子山上,塔子山是东山即大像山一脉,由读书岩左侧分支北走江边者,碑记谓:香城宫肇造于东晋,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赐额,仍名香城。仁宗庆历中(公元1041—1048年)焚为灰烬。
    后虽有造作,不过草屋数间而已。徽宗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道人毕善晖、罗少明重建。香城宫本为道观,但传善晖母康氏尝夜梦一士被发袖衣倚门日:吾香城罗汉也。因孕生晖。故重建时添塑五百罗汉。
    后又圮毁。清咸丰《阆中县志》始载白塔、白塔寺、塔子山之名,并谓白塔不知建自何时。查砌塔之砖,与其旁明代古墓之砖,形制相同,可推知白塔建于明末。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科举人黎原豫有《春日同杨甥巽一、张子梅平登东山白塔》诗,可证在乾隆初已有白塔了。
    民国时,白塔寺有僧二人,民舍数家。“文化革命”中,寺圮毁。塔身曾遭雷击,1992年,重建香城官于塔后。   公元1993年11月11日,市政府决定恢复阆中境内的“皇柏道”,与剑阁的“皇柏大道”接连。  
     公元1994年,5月,阆中市保宁醋再度获国际博览会金奖。   公元1995年,重建长青寺 长青寺位于城东南十里,今七里新城之西山麓。建寺年代未详,《阆中县志》载清宣统三年时名“长庆寺”,曾设为初级小学。寺于文革中全毁,1995年重建。  
    公元1998年,阆中市政府决定拓宽改造内环线。 9月3日,阆中市人民政府发出内环线拓宽改造的通知(阆府发【1998】67号)。规定内环线拓宽改造范围为:内东街,武庙街,北街,盐市口街,状元街,以及净圣庵街,南街,米粮寺街,双栅子街,白花庵街,良牧街,西街,学道街,锦屏街,田家巷,崔家巷,火药局街的部分地段。该范围内的房屋都属于拆迁改造对象,具体拆迁范围见市建委拆迁公告。其土地使用权,由市国土局依照法律程序,先予收回。同时规定参与内环线拓宽改造建设的单位,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1)土地采取划拨方式,一般办理划拨手续,免收土地划拨费。
    (2)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
    (3)免收项目前期费。
    (4)免收消防设施配套费。
    (5)免收投资方向调节税。
    (6)降低代组织拆迁,规划设计费标准。
    (7)原有水,电,气,闭路电视,电话等,保留其户头,按移户移机处理,不再收取初装费和其他费用。
    10月31日,国家建设部规划司司长王景慧,国家计委投资司等领导和专家先后前往锦屏山、张飞庙、巴巴寺及华光楼街区,对阆中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古城风貌和名城保护规划工作进行了考察。  
    公元1999年3月27日,阆中市委书记蒋辅义决定,停止内环线拓宽改造,保护古城。 3月27日上午,阆中市委书记蒋辅义主持城建,交通现场办公会议。会议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大及专家教授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停止内环线拓宽改造工程,把“保护古城、建设新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要求市建委要于当日下午发出停止内环线改造的通告,并向社会各界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要求邮电局至盐市口,古莲池街至北街口,新村路口至古莲池,火药局街口,盐市口至卫校一线和合壁井巷,继续按计划实施改造。  
    被悄悄抹去的三陈街和寺山寺街 1998年大规模拆迁,涉及古城区武庙街、西街、北街等几条主要街道,拆迁的前期工作就绪,许多户居民已与政府签定了拆迁补偿协议。拆掉老宅后腾出来的地方,按照规划是要拓宽街道修建“内环线”,同时在街道两旁建二楼一底仿古建筑。这个工程实施后,阆中古城将只剩华光楼一带的历史街区。这个计划虽然最终没能实施,但古城仍然节节败退。内东街、东坛井街、官菜园街、合璧井街一个个充满了历史气息的街道名称,先后被从古城的地图上抹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陈街与寿山寺街。三陈街是阆中古城最有代表的性的老街之一。北宋时,从这条街走出了陈尧叟、陈尧咨、陈尧佑三兄弟。显赫的历史和街上密布的老宅,使得这条街在古城占有重要地位。而寿山寺街上著名的孙家大院,则是阆中唯一一座“多”字型院落。它的几重天井不在同一轴线上,而是呈“多”字形,寓意“多子多福”,它院子串院子,内有房逾百间,是古城老宅中的经典。这条街上的众多古院包括经典的孙家大院、樊家大院、陈家大院等明清时期的豪宅大院,连同它们的历史一道被彻底铲平。只有几座劫后余生的院落还孤零零地夹杂在高楼的缝隙里。(摘自阆中在线—古城家园)  
    公元2000年,中共四川省委要求在2010年前,将阆中古城建成世界级旅游精品。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议》。(川委发【2000】48号)要求:在2005年前,将阆中建成全国著名旅游城市。
    在2010年前,将阆中古城建成世界级旅游精品。” 1月6日,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成立。 9月25日,阆中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阆中市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对古城范围、文物古迹、保护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
    公元2001年3月16日,阆中市邀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对阆中古城保护提出意见。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光荣。古城只要保护好了,利用好了,经济效益也就上去了。周庄只有0.4平方公里,3000人,年财政收入3.2亿,门票收入3000万元,旅游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实惠。现在看来阆中名城这一块保护是不够好的,问题很多,大量的是90年代房地产开发破坏的。历史遗产是不能再生的。我们现在损失的太多,不是保护多了,而是保护少了。保护了阆中古城,就是保护了四川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丽江古城1.85平方公里,平遥古城2平方公里,你们不知怎么搞的,古城却越来越少。要拆必须经过批准,是县级(文物)要经过县批准,是省级要经过省批准,是国家级要经过中央批准。你们为啥不经批准就乱拆?是法大还是权大?你们要申报世界遗产,我看不像,面积太小了,至少在等10年看行不行。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原司长王晶惠: ——阆中古城是我们先人留下的,是精品,现在要大声疾呼:不准蚕食!不准破坏!不准乱拆乱建!你们的古街古院不是保护多了,而是保护少了。对古城不要急急忙忙去搞开发,财力有限就放一放,何必那么着急?开发商在古城搞房地产开发,是引狼入室。环境才能表现古城。如果古城四周高楼林立,那成何体统,太不应该了。只有保护好古城的周边环境,才能体现古城的文化内涵。
    有人说,“这些地方都是危房,基础设施很差,你们保留这些地方,是不是让老百姓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要想保护它,是不是应该花大钱对他们进行改造?但是政府没有钱。”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这些历史建筑有没有价值不在于他们是不是危房,危房还可以去维修,就和我们自己家里的老人一样,我们得好好地照顾他们,而决不能因为他老了就……。所以危不危,不是拆的一种必要性,主要看它的历史价值。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罗哲文: ——建议你们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古城保护范围再扩大一些。在古城区拆古建筑,建水泥建筑,是非常错误的。从长远看,古建筑将逐年增值,新建筑将逐年折旧,折旧完了就完了。你们应该跳出古城,找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去发展新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朱自煊: ——现在的阆中古城区传统风貌已经少了许多,不协调的高层建筑都应逐步拆除。在江北这一片再不要建高楼了,一建就不协调了,就使古城显得有缩小感、压抑感。高层建筑在这里既影响环境,又影响视线。我坚决反对在南苑小区建高层建筑。如果这样搞下去,就破坏了古城格局,最好在那里搞成绿地。
    公元2002年3月29日,阆中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修编后的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 6月4日,阆中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对市政府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情况汇报的审议意见,交市人民政府办理。审议意见要求,将南苑小区建成绿草坪,或休闲广场。不得建高层建筑物。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即停止对南苑小区高层建筑放线。要求以张飞庙为中心,建集文物展览,景物观赏,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园林式公园。锦屏公园公路入口坡陡路弯,影响安全,应加以整改。
    南苑小区南苑小区在1993年制定的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为绿地。1999年初,南苑小区开发实施规划中,规划绿地面积也达百分之七十。但在2000年初制定的开发规划中,仅留有一条十米宽的绿化带。在四川省建科院提交的实施方案中,仅有的十米宽的绿化带也取消了,全是高层建筑。 公元2003年,阆中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任晓春结束山西、云南古城保护考察后,决定积极向省人大常委会请求立法保护。
    阆中古城部分老街改造就绪。从3月份开始,阆中市投入资金500万元,对古城区的内东街、五庙街、状元街、南街、机房街、镇江寺街灯6条古街道,全长14000多米,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天然石板和仿古预制板进行了重新铺设,并对其街道管、杆、线予以地埋。
    市人大常委会撤销南苑小区规划 5月7日,阆中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南苑小区规划建设的汇报。认为南苑小区现行规划建设,违背了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阆中市城市整体规划》以及《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撤销与总体规划不相符的南苑小区规划,并作出了决议。
    阆中古城保护立法的经过 8月,阆中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派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胥仕勋、何元福前往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汇报。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朱明龙向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杨文通报了阆中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诉求。
    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杨文主持下,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开华、副主任赵肖东、法工委二处吴泓、城环资委办公室何洪安、教科文卫委办公室康文晋与阆中市人大常委会的同志就立法诉求报送程序进行了商议,决定根据行政隶属关系由南充市人大常委会转报。
    8月21日,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元福签发阆人[2003] 33号文,向南充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关于请求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保护阆中古城有关情况的报告》。恳请南充市人大常委会转报省人大常委会将“阆中古城保护”纳入立法计划,并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参考稿。
    9月10日,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向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报送《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请求立法保护阆中古城有关情况的报告》(南人发[2003] 18号文),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提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将阆中古城保护工作纳入近期立法规划,以促进阆中古城的保护和开发。
    10月,根据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寅逵、牟绪珩的意见,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城乡环境资源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就通过地方立法保护阆中古城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并达成一致意见。为保证起草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四个委员会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起草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对法规起草中涉及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协调。
    11月,《阆中古城保护条例》立法起草小组成立,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学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赵肖东、法工委二处肖萍、吴泓、卿泳、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康文晋、省人大城环资委员会何洪安、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城环资委主任赵学宽、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元福、阆中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曹顺宗等为立法起草小组成员,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等多家单位派员参加。立法起草小组在成都召开第一次会议,商定了条例起草工作的安排和进度。
    12月,《阆中古城保护条例》立法起草小组两次赴阆中市,就立法的可行性和古城保护的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立法调研。起草小组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原住民,分别召开了有古城居民、当地行政管理部门、人大代表参加的三个座谈会。
    参会各界人士一致认为,立法保护阆中古城非常必要,希望尽早立法,加强保护,并对立法保护阆中古城提出了具体意见。起草小组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草案) 2月24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川人办【2004】16号文发出通知,四川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人大常委会2004年立法计划》,确定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为《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草案)》提案机关。 2月27日,四川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第二十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草案)》议案,决定提交四川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
    3月4日至5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调研。省人大副主任刘永顺、敬中春、陈德玉、陶晞晦,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唐公昭、陈开华、徐学元、赵希文、罗松柏、陈历伟、刘庆来、李慎宽等在阆中古城实地考察,听取阆中市委书记任晓春关于古城保护工作汇报和阆中市政协原副主席黄河基关于古城保护情况介绍,并进行了讨论。
    3月5日下午,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在阆中市桃源宾馆会议室召开立法专题听证会,就阆中古城保护条例中有关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专题听证。听证人员有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唐公昭,副主任委员徐学元、赵希文;法工委赵肖东、肖萍;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胥仕勋。阆中市政府有关部门、古城区居民房主代表10人参加了会议。    

公元2004年7月30日,四川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4月13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四川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赵肖东受主任会议委托作关于《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重点阐述了制定条例的必要性和依据、古城区保护的范围和主要规范的内容。明确古城保护区面积为1.78平方公里,其中重点保护区为0.63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区面积为1.15平方公里。
    古城保护区区域的确定,注重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环境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会议就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审议。 5月4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席义方一行就四川省人大立法保护阆中古城进行工作调研。 5月10日-11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黄寅逵,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恩美等一行到阆中进行立法调研。 5月31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继续审议《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草案)》。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学元作审议结果的报告。有的委员提出,阆中是国务院1986年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条例名称中却是“阆中古城”,建议条例名称应与国务院批准的名称相一致。法制委员会认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较宽,包含的区域范围更广泛。不仅仅包括古城区,还包括阆中城市新区和其他风景名胜区等。如果均纳入条例调整范畴,不利于解决阆中目前存在的古城乱拆乱建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在批准阆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报告中曾多次提及“阆中古城”,因而“阆中古城”的提法是有依据的。
    法制委员会建议原条例名称及调整范围不作变动。 7月27日,在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学元代表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作关于《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7月30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元200518日,阆中市被国家旅游局授牌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月16日,阆中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沙溪代表团任益等十四名代表提出的,在古城保护区禁止饲养屠宰牲畜的议案列为议案的决议。
    11月2日,四川省文物考古院副院长,研究院李昭一行对阆中市遗存的明代河堤及王家嘴、兰家坝遗址进行实地考察。 “一域、一江、六区”发展方略 12月1日,阆中市提出了着力构造“一城、一江、六区”三大旅游板块的发展方略。“一城”,即以恢复古建筑、开发古院落、打造古街区的“三古”工程为重点,着力打造“风水古城”。“一江”,即以锦屏山、滕王阁景区和东山园林唐代大佛为重心,以嘉陵江金沙湖为纽带,进一步挖掘阆中风水文化,开设旅游休闲项目,凸显上水城和谐相融的完美格局,努力打造千里嘉陵“第一江山”。“六区”及古城为中心,以周边国家级或省重点文保景点为补充,建设天宫院旅游区、五龙庙旅游区、永安寺旅游区、圆觉寺旅游区、云台观旅游区、老观镇旅游区。  
    文庙修缮县文庙位于北街西侧。阆中县文庙始建唐代,现存建筑建于清代,明嘉靖《保宁府志》谓:旧在白沙坝,后迁于府署东,明孝宗弘治九年(1491年)建寿王府时,迁至北门外旧演武厅。嘉靖十年(1531年),迁于县治东。清道光《保宁府志》、咸丰《阆中县志》渭:崇祯间旧址重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知县潘云贵增修。
    据咸丰《阆中县志》载:“县圣庙在东城外,传言旧庙本在城内,因改作武庙移建于此。”嘉靖十四年(1809年)知县黄泰续修。其地即县学坝(华光楼东)。然历来阆中县文庙皆甚简陋,至咸丰元年(1851年)知县徐继镛始从东门外移建于北街今址。其制式与府文庙基本相同。县文庙建筑坐北朝南。原垣墙环固,前有圣城、贤关牌坊,入门上有泮池,石拱桥三道。中为大成殿,后为崇圣祠,桂柏错杂,林阴掩映。多年来已为看守所,建筑多被改造,唯盖疏璃瓦之大成殿犹存。

公元2006年2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对《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展开立法效果评估。

    8月14日,中共阆中市委、阆中市人民政府,将古城不协调现代建筑一期拆迁督办工作分解落实。要求督办工程于2008年完成。 11月,《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立法效果评估课题完成。  

2007年1月3日,阆中被联合国地名研究机构正式命名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9月,四川省贡院修缮完工。工程总投资1000多万元。 10月25日,阆中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市人民政府提请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元20083月,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古城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

    3月27日,阆中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古城重点保护区多处古民居院落被违法拆建,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古城保护区五处违法建设工程整改的意见。市人民政府进行专项整治。  
    修葺天宫院天宫院,在城南五十余里天宫乡。
    传唐袁天纲,李淳风在此择地观天,故建寺以为纪念。寺内原有万年台、牛王亭、正殿、观音殿、行主殿、药王殿、吕祖殿等。始建于唐,重建于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宪宗成化年间续修。清雍正四年(1726)书“光澄慧镜”匾额。光绪二年(1876),续修山门亭子楼。
    天宫院在红山、庙山、兰家山、观稼山、烟筒山、马鞍山、五里山等九山环拱之中心,俗称“九龙捧圣”。李淳风墓在五里山,碑题“唐太史令李淳风之墓”。
    袁天纲墓在观稼山,遥遥相对。阆中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天宫乡,天宫院相传始建于唐,代有兴替。现存主殿、后殿系明清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带盛传“金针插钱孔”故事。据说两位大师自择的灵爽归依之地同在此处,后在此建纪念院,取天上星垣之义,称“天宫院”。袁天纲墓、李淳风墓则在院之附近,遥相朝望。  

公元2009年5月,阆中市古城区张家小院获国家注册商标,这是阆中市取得国家注册商标的首家古院落。

公元2010年1月,修复在5.12大地震中毁损的阆中明代白塔


    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阆中明代白塔被震垮六层。地震后几小时,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播出新华社通稿,人民网及国内数十家媒体向全世界刊播了白塔“腰折”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尽快修复白塔,还原阆中古城风水坐标"的呼声很高,在全国各地的阆中籍乡友哭了。阆中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黎艳光说。“得知白塔‘震断’的几天内,仅北京的乡友就捐了67万元恢复款项。” 公元2010年重新装修抚按行台、学院行署。 公元2010年6月20日,阆中古城实行步行街管理。

  附录:   阆中县历代政区隶属表  

秦          惠文王后元十一年~秦二世三年       前314~前207       巴郡
西汉        高祖元年~孺子婴初始元年           前207~公元8       益州巴郡
新          始建国元年~地皇四年               9~23             益州巴郡
蜀王        更始二年~更始三年                 24~25            益州巴郡
成家        龙兴元年~龙兴十二年               25~36            巴郡
东汉        建武十三年~建安六年               37~201           益州巴郡
东汉        建安六年~建安二十五年            201~220           益州巴西郡
三国蜀      章武元年~炎兴元年                221~263           益州巴西郡   
三国魏      景元四年~咸熙二年                263~265           梁州巴西郡   
西晋        泰始元年~太安二年                265~303           梁州巴西郡   
成汉        建初元年~玉恒三年                303~337           梁州巴西郡   
成汉        汉兴元年~嘉宁二年                338~347           梁州巴西郡   
东晋        永和三年~元熙二年                347~420           梁州北巴西郡      
南朝宋      永初元年~升明三年                420~479           梁州北巴西郡      
南朝齐      建元元年~中兴二年                479~502           梁州北巴西郡      
南朝梁      天监元年~承圣二年                502~553           南梁北巴州   
西魏        废帝二年~恭帝三年                553—557           隆州盘龙郡   
北周        闵帝元年~大定元年                557~581           隆州盘龙郡   
隋         开皇元年~大业三年                581~607           隆州      
隋         大业三年~大业十四年              607~618           巴西郡   
唐         武德元年~开元元年                618~713           剑南道隆州   
唐         开元元年~天宝元年                713~742           山南西道阆州      
唐         天宝元年~乾元元年                742~758           山甫西道阆中郡   
唐         乾元元年~天祐四年                758~907           山南西遭阆州      
五代前蜀    天复元年~咸康元年                907—925           阆州      
五代唐      同光三年~长兴四年                925~933           阆州      
五代后蜀    明德元年~广政二十八年            934~965           阆州      
宋        乾德三年~宝枯六年                965~1258          利州路阆州   
元        惠宗八年~至元十三年              1258~1276         阆州      
元        至元十三年~至正十七年     1276~1357  四川行中书省广元路保宁府      
天完       治平七年~天统元年         1357~1362  保宁府   
夏        天统元年~开熙六年         1362~1371  保宁府   
明        洪武四年~崇祯十七年       1371~1644  四川承宣布政司川北道保宁府   
大西        天顺元年~天顺四年         1644~1647  保宁府   
清         顺治四年~顺治五年         1647~1648  保宁府   
南明        永历二年~水历五年         1648~1651  保宁府   
清         顺治八年~宣统三年         1651~1911  四川省川北道保宁府   
中华民国    元年~2年     1912~1913    四川省川北宣慰使署保宁府      
中华民国    2年~3年      1913~1914    四川省川北观察使署   
中华民国    3年~17年     1914~1928    四川省嘉陵遭      
中华民国    17年~24年    1928~1935    四川省   
中华民国    24年~38年    1935~1949    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1952    川北行署剑阁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1993    四川省南充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