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五音听治”:上古之时大禹立法是怎么听取民众意见的

发布时间:2019-05-07 作者:


    中华民族自建立国家之日起,有着四千多年没有中断的历史。其间虽有无数次的王朝兴废与治乱更迭,却始终保持着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形态,屹立于世界文明古国之林。这不是偶然的。



 



 

    中华民族自建立国家之日起,有着四千多年没有中断的历史。其间虽有无数次的王朝兴废与治乱更迭,却始终保持着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形态,屹立于世界文明古国之林。这不是偶然的。


    中国政法大学林中教授认为,这得益于国家在立法上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其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一项具有传世价值的最宝贵的经验。


    “民”是构成国家的最基本的要素,无民何以为国?古人对此多有论述。早在《尚书》中,便明确提出:“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上古之时,禹为了听取民众对于治国理政的建议或其他诉求,制造了五种乐器一一民有求见者,可以击(摇)不同的乐器,以便及时接见。这就是后世传颂的“五音听治”。


 



 

    《淮南子》卷十三“祀论训”载:“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Tao,有柄的小鼓),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Tuo,大铃),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Tao,有柄的小鼓)。”


    就是说,凡是向大禹讲解为政之道的,可以击鼓;凡是告诉大禹行仁义之事的,可以击钟;凡是告诉大禹需解决之事者,可以振铎;凡是以忧患相告者,可以击磬;凡是向大禹申告狱讼者,可以摇鞀。大禹听到不同乐器的声音,就知道是何人以何事相告,进而请其入见。


    由于求见者多,以致有时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洗一次澡要中断三次,所谓“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由于禹如此重视民众的呼声与要求,因而得到了民众的拥护,稳定了国家的统治,并且顺利地传位于儿子启。


 



 

    启即位后,在一段时间内也沿用了五音听治的做法,从而巩固了家天下的夏朝。但至夏末,国王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迫使百姓发出了“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愤怒呐喊,终为商朝所灭。


    这可以说是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的第一个史例。




原文标题:“五音听治”:上古之时大禹立法是怎么听取民众意见的


原文来源:立法网微信公众号


(立法网  /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