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打破官场逆淘汰要从制度文化入手

发布时间:2014-09-24 作者:


    当下的政治生态问题确需高度重视。周案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官场的现状,大大小小的权力网络相互交织,最终形成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



   
周永康案客观上暴露出当前我国政治生态中的某些严重问题。人民论坛9月上刊发《从周永康腐败集团看官场人际关系与政治生态》一文,从官员人际关系的角度来剖析周案形成原因,引发强烈反响。近日,许多干部来信来电反映,当前政治生态亟待治理,尤其需要关注“官场逆淘汰”现象,即官场中客观存在的平庸淘汰杰出、劣质淘汰优胜、小人淘汰君子等,致使具有真才实学和道德操守者,遭到冷遇、排挤、打击和压制的现象。

    “官场逆淘汰”不仅驱逐了部分清正廉洁的干部,而且正迫使越来越多的干部走向违法乱纪的歪路,危害甚重。在一个健康的政治生态中,劣币不会大规模驱逐良币。然而,如果人们发现,很多官员不仅没有因为腐败受到惩处,反而边腐边升,那么依靠贪腐获得金钱,再以金钱开路去跑官、买官、要官的风气就会越来越重。近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相关专题调查结果显示,53.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官场逆淘汰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干部对此深恶痛绝。

    政治生态受到污染,官员个人难以独善其身,这种风气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盛行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明规则被潜规则取代。当下,各种规章制度相对完备,这些“明规则”本应发挥净化政治生态的功能,以及对污染政治生态的行为进行纠偏。然而,在现实中潜规则的盛行总能使明规则形同虚设。

    究其根源,这与我们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以及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官场文化有关联。历史上形成的人身依附、裙带政治、惟上是从等官场糟粕一时还难以清除,加之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面临很多挑战,一些体制机制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在这个过渡时期,各种体制漏洞的客观存在,为官场逆淘汰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温床,比如干部政绩考核方式还有缺陷、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仍有待完善等等。

    因此,打破这种逆淘汰就要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入手。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尽可能地铲除潜规则得以盛行的温床。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使得逆淘汰的现象无处遁形,贪官、庸官、昏官被识破,其谄媚之术、浮夸之技丧失用武之地,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才能脱颖而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这已经为我们塑造健康的政治生态指明了方向。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狠抓作风建设、落实八项规定、遏制官场奢侈之风的实践已经表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再加上真抓实抓狠抓,对于改进官场风气有着巨大效用。领导干部要有自我约束的责任意识;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根除唯GDP取人、简单以票取人、以年龄大小取人的现象,构建起一整套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者得逞的体制机制;加强对《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执行到位;加大对违规违纪选人用人、“逆淘汰”、“为官不为”等行为的查处等等。这些措施多管齐下,必定有助于铲除产生官场逆淘汰的土壤。我们期望,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三清”之风真正成为官场新风尚,为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护航。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逆淘汰”程度与根源:对官场逆淘汰的调查分析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4年9月10日至9月17日

    调查样本:7856人(随机干部2552人,网友5304人)

    调查方式: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人民论坛网等多家网站推出网络调查问卷:

    通过人民论坛理论调研点随机发放纸质问卷
    
    数据统计:干部占权重40%,网友占权重60%

    调查结果

    65.3%受访者认为“腐败蔓延让官员身不由己”是导致官场逆淘汰的原因

   “不跑官买官,只靠政绩不管用”列受访者选出的官场潜规则首位

    57.8%的受访者认为,建立官场正淘汰机制需“净化官场政治生态,改变小圈子文化”

    调查缘起

    近日,人民论坛杂志刊发专题《政治生态如何修复与重建》,用7篇专家文章系统探讨当下中国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的《从周永康腐败集团看官场人际关系与政治生态》一文,第一时间被网媒以《人民论坛刊文解读周永康案形成原因与对策》《警惕官场不健康人际关系》等为标题进行转载,引发舆论热议。据不完全统计,在百度搜索“人民论坛刊文解读周永康案形成原因与对策”,可得到约3,050,000个搜索结果;在网页端,腾讯仅评论就超4500条;新浪有16000人参与;网易超过4600人参与;凤凰超过19000人参与。

    通过进一步梳理、归纳公众的评论跟帖内容可发现,当下谈论最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类似周永康的大贪官、小贪官们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高峰的?二是,百姓希望能够真正感受到基层反腐的力度。对普通百姓来讲,大老虎可怕,可与基层民众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小苍蝇更可恶。让这些贪官污吏暴露在阳光下,成为很多人的现实诉求。三是,下一步的反腐走向究竟如何?制度的建设会取得怎样的成效?应该看到,强力反腐背景下,社会公众对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的期许异常强烈。与此同时,反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已成共识,公众对未来的反腐局势依然充满信心。

    由此可见,当下的政治生态问题确需高度重视。周案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官场的现状,大大小小的权力网络相互交织,最终形成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需要正视的是,政治生态的修复与重建确实存在诸多难啃之骨。腐败分子聚集在一起,逆淘汰了许多好官能吏。现存的很多体制和制度常有“形同虚设”之嫌,貌似强大,实为纸老虎和稻草人,无法起到制约与威慑的作用,致使周永康之流能够铺设个人官场关系网,甚至层层控制组织。

    官场生态的治理与重构是个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官场正淘汰机制是“政治生态修复”课题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围绕着“官场逆淘汰”现象,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

调查分析报告 53.5%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场逆淘汰现象普遍存在

    在“您认为是否存在官场逆淘汰现象”这一问题中,53.5%的受访者认为普遍存在,30.1%的受访者认为“存在,但不严重”,8.7%的受访者认为“很少”,4.7%的受访者认为“不存在”,3.0%选择“不好说”。公众普遍感到,在自己身边很多所谓的会来事、善投机的官员不断高升,而那些踏实本分、清廉务实的官员却往往原地踏步。一位受访者指出:“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甚至越来越正常,这导致很多人整天琢磨钻营人际关系、走上层路线,那些一心搞业务的反而被视为不会来事,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在“您最痛恨哪类官场逆淘汰现象”这个问题中,清廉的不如腐败的,干事的不如会说的,实干的不如做秀的,亲民的不如“能摆平事”的,“不站队的”不如“站对队的”,“眼睛向下的”不如“眼睛向上的”排在前六位。

关于产生官场逆淘汰的原因 “腐败蔓延让官员身不由己”位列第一

    在“您认为为什么会产生官场逆淘汰现象”这一问题中,“腐败蔓延让官员身不由己”、“官场潜规则多如牛毛,官员难以抗拒”、“官场形式主义太严重”、“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政绩考核机制不健全”,得票率分别为65.3%、60.8%、55.6%、51.5%、43.7%。

    “腐败蔓延让官员身不由己”位列第一,表明公众普遍认为腐败已经对官场生态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一位接受人民论坛采访的东部某县干部指出:“这个选项位列第一并不奇怪。在基层一些地方,跑官、买官的风气严重,如果没有靠贪污所得作为资金支持去跑、去要,只靠踏实苦干,很难有出头之日。一些本来就心术不正的往往精通此道。另外一些原本清廉的干部担心在提拔过程中被那些善于钻营的人挤掉,也不得不想方设法凑钱去行贿送礼。”在这种风气下,许多干部被裹挟其中,苦不堪言。

调查数据显示 “不跑官买官,只靠政绩不管用”位列官场潜规则首位

    在“您认为目前官场潜规则有哪些”这一问题中,“不跑官买官,只靠政绩不管用”得票率为53.4%;“缺乏商人朋友圈,很难做大事”得票率为49.5%;“多出政绩有门道,形象工程不可少”得票率为41.2%;“勇于担当,不如做官油子,少得罪人”得票率为37.6%;“群众口碑好,不如搞定上级”得票率为34.8%。

    “不跑官买官,只靠政绩不管用”位列第一。“跑官、买官”是腐败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这与在产生官场逆淘汰的原因中“腐败蔓延让官员身不由己”位列第一相互印证。

    “缺乏政商朋友圈,很难做大事”位列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官商不要勾肩搭背,然而在很多地方政商关系扭曲普遍存在,一些地方甚至表现得比较严重。官员以权力换取金钱,再用金钱换取更大的权力;商人以金钱换取权力的支持,然后再依靠权力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利益输送链条必然严重地恶化官场政治生态。

    “多出政绩有门道,形象工程不可少”位列第三。形象工程助长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不仅公众对形象工程意见很大,踏实苦干但缺乏拿得出手的形象工程的干部同样感到不公平。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曾就“官油子”的问题做过专题调查,并引发社会广泛反响。当下有一类官员,对下喜欢摆官架子,对上却阿谀奉承,工作上时不时玩花拳绣腿,老百姓戏称其为“官油子”。如果这种官油子越来越多,那么务实的干部势必会受到挤压。“群众口碑好,不如搞定上级”,也正是官油子擅长的伎俩,官油子不重视干实事,但在“搞定上级”方面却颇有心得。

    在“您认为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哪些问题”这一调查中,“选拔干部不公开,容易暗箱操作”位列首位。

    在“您认为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哪些问题”这一调查中,“选拔干部不公开,容易暗箱操作”得票率最高,达56.8%;“领导身边人更容易升迁,基层官员上升途径狭窄”得票率为55.7%;“没有责任追究机制,对选人失察者太宽容”得票率为41.7%;“唯票取人,导致官油子更容易升迁” 得票率为35.9%。

    只有具有了一整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套体制机制扎扎实实落实下去,才能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我们的各项事业才会生机勃勃。上述选项得票率均超过三成,这表明公众对上述现象的鲜明态度,如何纠正这些问题,应是我们完善干部选拔机制的着力点。

怎样才能建立官场正淘汰机制?“净化官场政治生态 改变小圈子文化”得票率位居第一

    在“您认为怎样才能建立官场正淘汰机制”这一问题中,“净化官场政治生态,改变小圈子文化”得票率为57.8%;“高压反腐,阻断跑官、买官途径”得票率为55.6%;“完善权力制衡机制,不能只由一把手说了算”得票率为51.9%;“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得票率为46.8%;“对违规提拔干部的上级领导追责”得票率为45.5%;“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得票率为38.9%;“构建科学的考核体制,让优秀者真正脱颖而出”得票率为33.7%;“建立干部退出机制,让不胜任者及时退出干部队伍”得票率为30.1%。有专家指出,要真正净化官场政治生态,就需要用多把钥匙解开不同的制度困境。

    “跑官、要官”是干部选拔用人的顽疾,也是人事腐败的突出表现形式之一。当前的高压反腐已经对各种腐败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未来如果能形成一整套“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的反腐之网,必将对跑官、要官形成釜底抽薪之势,为创造公平的选人用人环境创造必要条件。

    “不能只由一把手说了算” ,就必须科学合理地界定“一把手”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角色和权力。拿捏好其中的分寸,一方面需要“一把手”具有担当意识,甚至力排众议,把真正的好干部选拔出来,避免唯票取人的现象;另一方面,要靠制度保证这种权力不被滥用。“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对违规提拔干部的上级领导追责”、“构建科学的考核体制,让优秀者真正脱颖而出”、“建立干部退出机制,让不胜任者及时退出干部队伍”……这些解决之道,有的紧密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则互为表里,单兵突进未必能取得效果。因此,必须统筹协调好涉及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设计。

    选好、用好干部事关国家治理的成效。如何把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选拔出来?我们要积极借鉴来自域外的成熟做法,但这决不等于照搬西方的“竞争选举”。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完善人大制度时指出:“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同样适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身的选人用人制度。我们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既不固步自封,又不妄自菲薄。要敢于直面问题和挑战,从选人用人制度链条上的每个节点入手,不断消除产生官场逆淘汰的制度漏洞,以实际行动取信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使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执笔:人民论坛记者刘建、刘瑞一)



原文标题:人民论坛:关注官场逆淘汰

原文来源:共识网

(立法网  何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