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古永忠:论国人的夜草心理

发布时间:2013-11-28 作者: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据考证,此语出自教人为人处世的古代经典《增广贤文》。受此启发,我们可以用“夜草心理”一词来指代这种因急于求成而另寻非常规手段达到目的的心理……



    请原谅标题中用了“国人”一词,我对国人并无冒犯之意。这里“国人”当然不是指“这个国家所有人”之意,这里要说的,确实是我可怜而有限经历中所见到的多数人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现象,苦于没有恰当的词指代,故僭用“国人”一词。谨此说明。

                                                                                                  ——题记



    学生时代习古文,看《世说新语》,读到《王蓝田性急》篇时,觉得1500多年前这个姓王的家伙太搞笑了--为何与一个鸡蛋如此地过不去,想象着一个大男人对一枚小小的鸡蛋又是瞪眼又是发怒直至又刺又踩又嚼又吐的场景,不觉失笑。

    后来,阅历多了才知道,从古到今,性急的情况一直都有,而且,不同时代表现各异:

    一口吃个胖小子、一锄挖个金娃娃、大跃进、超英赶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多快好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起步进入快车道、跨越式发展、超常规发展、深圳速度、高速发展、飞速发展、又快又好,又好又快、中华复兴已完成了62%……

    这些都是具有时代特色关于性急的种种说辞,从最初的个人感觉逐渐漫延成一种群体心理,最后演变为社会意识。

    性急固然有性急的理由,但有的事是急不来的,这就是传说中的规律在起作用。所以,明白这个道理后,又有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急,慢慢来”之类的说辞。但大多数人并不一定有这种淡定的心理素质,老觉得跟不上时代发展节奏、他们无奈地哼着“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歌词,总有一种被时代淘汰的焦虑感。于是,他们往往情不可耐、急不可待、心急如焚……当然也可能急中生智,但急中生智的情形毕竟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当“急不来”成为常态时,多数人就有了另辟蹊径的冲动。“夜草心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据考证,此语出自教人为人处世的古代经典《增广贤文》。受此启发,我们可以用“夜草心理”一词来指代这种因急于求成而另寻非常规手段达到目的的心理。

    为什么强调马食草不在白天,而非要在夜晚呢?年青时曾为这个问题纠缠过,后来明白:夜,其实就是一种最佳的掩饰道具。月黑风高的夜里所为,多是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不那么正大光明,不那么理直气壮,所追求的不过是一种“神不知鬼不觉”出其不意的效果。

    所以,本质上说,“食夜草”就是一种偷!

    从“性急”到“行偷”,看上去本是非常符合逻辑的演变,但我仍讶异于国人对“偷”的偏好与执着--古往今来,我国的文学艺术、传统典故、人文风俗中到处充斥着偷的情节、偷的刺激、偷的情趣。国人对偷有着非常浓烈的情结,他们饭后茶余,对偷的种种传奇津津乐道--孙猴子半夜学艺、天宫偷桃搅会、白蛇娘子盗灵救夫、信陵君窃符救赵、陈平盗嫂受金、韩寿偷香、侠义小说中的神偷义盗,五鼠闹东京、骚人墨客的窃论偷情,读书人窃书、诸侯窃国……小偷是贼,单义称蟊;大偷为盗,复称江洋;盗若有道,亦为侠义。

    发展到后来,国人什么都偷、什么都敢偷:偷看、偷听、偷学、偷笑、偷猎、偷渔、偷矿、偷情、偷人、偷生,从农耕文明的偷鸡摸狗到今天信息时代网络上的偷菜,从小打小闹的偷针到胆大妄为的偷天换日。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从现实到虚拟,从物质到精神--无所不偷!偷得漫不经心,偷得理直气壮,偷得险象环生,偷得鸡飞狗跳,偷得心惊胆颤,偷得缠缠绵绵,偷得悲悲壮壮,偷得心灵手巧,偷得荡气回肠!说者眉飞色舞,听者如痴如醉,恨不得自己就是事件的亲历者、传说的主人翁!

    偷当然不是国人的专利,国外也有偷,比如尼克松先生的水门事件就很有名。只是不知是出于传统文化还是民族心理的差异,中外对偷的包容性却大为不同。相比之下,我们更善于把偷的行为演化为一种传奇,而在国外则多半是把传奇变成丑闻!

    偷毕竟比正路来得容易,所以再后来,偷就成了一种社会心理,成为一种大众行为习惯,成为一种民族传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学生喜欢让老师偷偷开小灶,老师喜欢偷偷地暗示,若有若无泄漏一些考题,学校热衷在休息日或寒暑假偷偷补课,官员喜欢微服私访,即偷偷下来检查,让人防不胜防,是为偷袭,跑官的喜欢偷偷送礼,求人办事的得偷偷拢络关系……当然也有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情况,但这并不碍人们对偷的这种执着!

    偷既然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和光明正大,所以就需要掩饰。对偷的执着必然演化出高超的掩饰技巧。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真正的高人是深藏不露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由此又发展为国人的另一种颇具特色的文明成果--隐士文化,国人所谓的含蓄与此不无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夜草心理与偷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当偷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时候,夜草心理成为一种大众或国民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

    偷,是一种投机,是不愿付出的心态,偷是不劳而获;偷,人不知鬼不觉,能让人有一种冒险式的刺激式情感体验、有意外的惊喜。

    偷食夜草,固然有一种神不知鬼不觉似的侥幸,但其实也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说,老天毕竟有眼。

    偷就是偷,不管有多少理由,都是见不得光的勾当,都不是正常行为、都不具有合法性,偷的这一特性最容易在行偷之人的表情上表露出来--尴尬、猥琐、心虚、沾沾自喜、小人得志……。

    今天,夜草心理还较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些与此相关的表述句式还大量存在并广泛地运用,如“连夜……”、“加班加点”、“创造了……神话”、“产生了……奇迹”、“带来……意外的惊喜”、“出人意料地……”等等,在这种句式下,人们期待的是天降救星、血财横发,天才转世。

    偷就是不想付出,不愿积累,想唾手可得,希望天上掉馅饼。偷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如果偷的心理及行为占据了社会主流,那么,社会上那些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事的人就会少了,就得不到尊重,就会认为是傻逼,就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就会视为没有本事的人……整个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灵魂。

    对个人而言,这种夜草心理会催生人们放下甚至放弃当前正在进行的努力而思捷径,于是就有一种对山中遇仙谷中逢异的向往,托腮沉思,想入非非,希望巧遇高人指点迷津,于是秋翁遇仙、张良遇黄石公,或主动探洞入穴,缘获武功秘笈、偶得辟邪剑谱、修得葵花宝典,于是再幻想到自己由此智力超群,武功盖世,声震五岳,笑傲江湖,风光无限--当然,最后多数情况下是适得其反,这些不思付出的人,不仅绝世功夫未成,反弄得个走火入魔,经脉俱断的悲惨境地。

    由此看来,这种夜草心理催生的偷,决非长久之策,顶多是无奈之举。一个正常的国家决不可以偷立国,个人更不可以偷安身立命!故当世国人,不可不慎之!



资料来源:作者博客

(立法网  赵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