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周恺:福建念斌案与100多年前杨乃武案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8 作者:周恺


    证据是死的,人是活的。证据只有与情理相结合才能在判决书中活起来。只说证据貌似很法律,实际上不将证据的前因后果讲出来,不仅会让文书读起来不知所云,而且会让法律离正义越来越远……



    2014年,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历时七年的念斌投毒案终获平反。

 

    一百多年前,曾经轰动中国的一起投毒大案也落下帷幕。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大清刑部七位堂官给光绪皇帝上了一份奏折,详细地禀告了杨乃武案的前因后果及拟议的处理意见。

 

    几天之后,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降下上谕,基本批准了刑部的处理意见:杨乃武与小白菜(葛毕氏)获得平反,近百名失职的官员被查处。

 

    近日,小编对福建高院的“判决书”和当年刑部的“奏折”作了对比。

 

    当年刑部的“奏折”实际上就是审理报告,只不过报告的对象是皇帝,不是审委会。

 

 

 

 

    念斌被控“因仇投毒”,杨乃武被控“因情投毒”。然而细读两案的文书后,令人大为惊讶!甚至其中的有些细节竟然相似得可怕!

 

    先介绍一下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情。此案虽然尽人皆知,名满天下,但真正的案情却又被各种戏说所掩埋。而这份官方的审理报告还是十分可信的。

 

    小白菜娘家姓毕。丈夫是豆腐店的伙计葛品连。所以她正式的名字叫葛毕氏。

 

    夫妇婚后无房,租房居住。房东正是举人杨乃武。

 

    由于葛品连经常夜宿店中。所以租房中往往只有房东杨乃武和租客小白菜。加之两人日常不太避嫌,所以关于二人的风言风语就“闾巷遍传”了。

 

    过了不长时间,葛品连突发急症,只两天就死了。所以,他的家人对死因十分怀疑。联想起原来的风言风语,就向县衙报了案,要求验尸。

 

    仵作查验马虎,误将正常死亡验为砒霜致死。而县令刘锡彤受风言风语的影响,先入为主,将小白菜严刑拷问。小白菜熬刑不过,只好说杨乃武是奸夫,给了她毒药。

 

    其实,杨乃武那天正在别处,根本没有作案时间。但县令已认定他是凶手。同样是严刑逼供,于是,杨乃武也就同样“供认不讳”了。

 

    案件经过府、省复查,都无异议。报到刑部。杨乃武翻供,他的家人又去告京状。案件发回重查。甚至皇帝两次派专员调查,都认定此案无误。

 

 

 

 

    幸得杨乃武的家乡浙江的十八位京官联合上奏,请求复查此案,刑部才亲自复查。发现诸多疑点。

 

    首先从是否中毒查起。没想到,一查葛品连竟然是正常病死,并非中毒。于是全案翻覆。

 

    比较两篇文书,发现居然有不少巧合:

 

    一、念案文书是”两边说”,而杨案文书是”自己说”

 

    读杨乃武案的奏折,可以感觉到刑部的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叙述自己的观点时,底气十足,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点点地道来,不时还夹杂一些评论和导引。此外,对错误的斥责也不时出现。

 

    读念案的判决书,会感觉到法院是尽量让诉讼双方说。它会小心翼翼地尽量多引述公诉人(包括警察)和辩护人两边的观点。不得不表态了,才自己插上两句话。所下的结论也多是不能认定、存疑之类的话。无论是中毒情况、毒物来源,还是投毒过程,念案判决书都是先说检方怎样说,再说辩方的意见。用得最主要的说法就是不能认定。

 

    杨案文书读起来十分轻松,像是一个底气十足的老吏给你讲述案件的来龙去脉。

 

    刑部是大清的最高司法机关,当时铁证在手,自然可以指点江山;

 

    福建高院不要说仅是个地方法院,就是在福建省内的司法系统也是“小媳妇”而已。所以念案文书的躲躲闪闪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者,杨案文书的读者是皇帝和太后,他们看不懂是要发雷霆之怒的;而念案文书的读者是普通民众,写的玄虚一些,则可达到“法不可知,则无人挑错儿”的效果。

 

    最后,这也同今天的写作习惯有关系,大家觉得判决书就该这样写。

 

    说一个最有趣的地方。念案文书“关于被害人中毒一节”有“本院认为,检辩双方出示的上述证据能够证实,被害人俞乙、俞丙系中毒死亡。”

 

    但后面实在看不出哪里能够证明存在毒物?一、尿液无毒,二、心血与呕吐物无毒,三、检验过程不规范,存疑,四、结论存疑,五、共同进餐的其他人是否中毒存疑。

 

    这么多疑点,可以说“从来无毒物”!怎么就说能够证实系“中毒死亡”呢?投毒案连是否有毒物存在的结论都要照顾情绪,也难怪福建高院不能气定神闲了。

 

    二、检验的失误如出一辙

 

    这两个案件能够翻案,全因毒物检验出现了失误。相隔一百三十多年之后,失误的原因竟也如此相似:都是因为检验工具受到了污染。

 

    杨乃武案中,检验时尸体已经有些发黑,因口鼻内有血水流入眼耳,误认作七窍流血。又因为十指十趾甲灰黯色,故误认作中毒状的青黑色。这都不要紧。最紧要的是用银针探入咽喉检验时,银针呈青黑色。按说,只有中毒银针才变黑。但因尸身本身已经发黑,有可能是探入时,皮肤表面的青黑污染了银针。按照规定,应当用皂角水擦试银针再试。如果还是黑色则中毒无疑。但仵作并没有这样做,当时受一些环境因素干扰,没有用皂角水擦拭银针再试就直接就认定了中毒。等到刑部开棺验尸时,葛品连遗骨通体白色,并无中毒迹象,证明当初检验确实有误。

 

 

 

 

    而念案中最失误的就是没有做空白对照检验。尿液、心血、呕吐物、塑料盆、铝壶水、高压锅、铁锅都没有做。何为空白对照检验呢?检验毒物的仪器可能反复使用,上一次检验的毒物还存留在仪器中,污染了这次的检材,造成检验结果的不正确。此时就应该清洗仪器,直至空白对照检验为无毒才能开始这次检验。这与杨案中用皂角水擦拭银针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防止检验工具被污染造成错检。没想到这两个冤案形成的技术原因竟是一样的!

 

    三、毒从何来?杨案可提供多少想象空间!

 

    有毒物就要解决毒从何来的问题。

 

    念案说念斌的鼠药是从平潭县医院前一个叫杨某炎的摆地摊的人那里买来的。但这个杨某炎与念斌相互不能辨认,而且买药的时间、包装等情节都对不上。那么,这个证人杨某炎是怎么来的呢?无从知晓。

 

    杨案中同样有一个购买毒药的情节。杨乃武被追问砒霜的来源,受不了酷刑,回忆起路上经过一家爱仁堂药铺,店主好像叫钱宝生,就胡乱招供是从那里买了红砒四十文。等到店主到案,说自己名叫钱坦,不叫钱宝生,也没卖给杨乃武砒霜。

 

    县令开导他,让他承认,说不会拖累他。而钱坦的弟弟钱垲听说哥哥犯事,赶紧托了一个叫陈竹山的人去县衙活动。

 

 

 

 

    事也凑巧,陈竹山进县衙时县令正在讯问钱坦。陈竹山是县衙的常客,就找衙役要来了杨乃武的案卷查看。等钱坦退下来时,就告诉他杨乃武供述买药说是毒老鼠,并非毒人,与他无关。叫他放心应承下来,没事。钱坦就依从写了供状,做了证。

 

    于是,一个杨乃武从路上信口胡说来的药店老板就成了关键证人。

 

    有趣的是,念案判决书“毒物来源部分的证据”中,出示证人吴某英证言,证实约2006年7月1日下午,念斌到过“吴老师店”批发香烟。而那个杨某炎就在附近卖鼠药。是不是念斌批发香烟时看到过这个卖鼠药的小贩?重演了历史?!

 

    四、有无成因分析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头绪众多,情节复杂。刑部的奏折将这一大案、要案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所涉及的环节基本上都解释清楚了。可以说是“历历如绘”。

 

    特别是对这一冤案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此沈喻氏怀疑控验,沈详误报服毒,陈鲁、刘锡彤等刑求勒供草率定案,以及陈湖、章浚劝嘱钱宝生出结,委员访查不确之原由也。”

 

    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否存在枉法贪赃的情节,奏折也没有回避,入情入理地分析了几个重要的环节。

 

    比如分析县令刘锡彤并未索贿。说他如果有意索贿不会立刻革去杨乃武的举人功名,而应当缓办案件,慢慢等杨乃武送来贿赂,这才符合一般常理,所以县令并未索贿。

 

    刑部经过大量调查,指出冤案的形成只是由于工作马虎草率,因循迁就所致,无腐败因素,是比较可信的。“是此案刘锡彤因诬认尸毒而刑逼葛毕氏,因葛毕氏妄供而拘拿杨乃武,因杨乃武妄供而传讯钱宝生,因钱宝生被诱捏结而枉坐葛毕氏、杨乃武死罪。以致陈鲁草率审详,杨昌浚照依题结,胡瑞澜迁就复奏。历次审办不实,皆由轻信刘锡彤验报服毒酿成冤狱,情节显然。”可以说给全案做了一个圆满的结论。

 

 

 

 

    相比较,念案的判决书就只是“就案论案”了,甚至只是就证据论证据了。证据之外的东西尽量不提。仿佛一头扎进证据堆里不愿意抬头,仿佛其他的东西都是与案件无关的东西,不提最好。更不要说分析冤案的成因了。

 

    证据是死的,人是活的。证据只有与情理相结合才能在判决书中活起来。只说证据貌似很法律,实际上不将证据的前因后果讲出来,不仅会让文书读起来不知所云,而且会让法律离正义越来越远。

 

 

 

原文标题:福建念斌案与100多年前杨乃武案的比较研究——从来无毒物

 

原文来源:立法网微信公众号

 

(立法网  周恺/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