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道德的无序恰恰反映了当前市场经济的无序

发布时间:2014-04-28 作者:


    互相投毒、制假贩假、盗版猖獗、恶意添加……在经济活动中,失德行为屡屡出现,似乎比坏才能生存。这些市场活动中的乱象,被认为是社会道德崩溃的表征。这是由市场经济导致的吗?还是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的结果?缺少道德调节的市场经济,会走向何方……



  受访者:陈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访谈者:郑劭清

  青评论:市场经济是否应该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和道德秩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陈剑:市场经济运作本身有道德要求和道德基础,有对道德的强大呼唤。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体道德素养,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提供道德基础;而一定的道德规范,是维持市场经济正常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

  我认为,像尊重、诚信、守时、互利、效率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之义。我们所说的市场经济,自由是一个必要条件。我们说的自由指的是什么?劳动力应该是自由的,生产要素应该是自由的,它们都可以自由流动。市场经济行为主体自由并且平等,这样保证了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机会、都能追求各自的利益目标。而自由竞争则使社会的各生产主体有了充分发展其才能、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和效益的机会。

  这样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就有了强大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这其中有“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每个人都在追逐各自的利益,看上去各行其是,其实都有内在规律可循,其中可以看出社会整体的合力。

  青评论:这些可以看出来的内在规律和合力是什么?

  陈剑:市场经济要健康运行,就会有道德规范在起作用。道德是内化于心的行为。一开始我们未必这么觉得,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发现,只有遵守这些道德规范,才是最有效率的。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温州很多鞋厂生产出大批质量低劣的皮鞋,刚开始可能获得一些经济收益,但没过多久大家发现,这样做不仅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且给整个产业和温州地区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制假售假,赢得一时,但终究不能赢得长久。以后温州人痛定思痛,提出了“质量立市”,假冒伪劣的产品才逐渐淡出市场。

  青评论:市场经济要求大家要有诚信。

  陈剑: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就是要诚信。没有诚信,人和人之间怎么放心打交道?不仅如此,市场经济还要求守时。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成本,我们要讲效率。而且,市场参与主体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大家都没有高下之分,那些依托权贵、通过垄断优势来增加自身砝码,在谈判的时候处于一种高位的做法,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

  讲效率、守时、讲诚信、讲质量,这些都是市场参与主体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真谛。这不是觉悟不觉悟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大家的行为规范必须符合这种要求,在遵守这些规范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意识,我们称之为道德。

  青评论:没有诚信的市场将是什么样的市场?它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陈剑:如果一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诚信都成为稀缺资源,谁讲诚信谁就要付出极大代价,那么要在社会上建立普遍诚信的价值观就很难了。

  我们现在由于诚信缺失,在流通环节上要付出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成本。去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50多万亿元,我看至少要多付出四五万亿的流通成本。这些多付出的成本就是因为我们社会诚信稀缺。为了让自己在商业合作中处于安全的状态,发达国家可以直接看合作伙伴的信用记录,但我们看不到。所以在跟人合作的时候得采取防范措施、研究几个预案,采取相互制约的措施,这使得我们商业成本更高。

  在一些领域,造假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根据商务部研究院两年前公布的一份关于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报告,有财务报表粉饰嫌疑的公司达到823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将近一半。

  还有因为双方不诚信导致的商业纠纷,我们也屡见不鲜。其中包括有些地方政府朝令夕改,当初招商引资承诺了很多优惠政策,当企业真正带着资金来以后,诺言不兑现或者政策走了样。你说这些企业怎么办?不继续投资,之前投的钱打了水漂;继续投吧,明显是亏本的买卖。总之,诚信不足,给中国市场经济带来很大的打击,我们要比发达的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多付出更多的成本。

  道德水准反映市场经济水平

  青评论:相互投毒、制假贩假、盗版猖獗、恶意添加……劣币驱逐良币,比坏才能生存,一说起这些现象,很多人都说这个社会道德崩溃了。这是市场经济的问题吗,还是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的结果?抑或与市场经济无关,只是转型期的缘故?

  陈剑:我觉得都不是这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应该在于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在制度设计、监管上力量不够。市场经济必须讲诚信,不讲诚信的人没有损失,甚至会带来很多的利益。讲诚信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越不讲诚信的越得好处。我为什么要讲诚信呢?很多人都这么想,这个社会的诚信就很成问题了。

  没有诚信的社会,所有东西都可以作假。我们对诚信方面的要求,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缺少打击力度。我们不诚信,最后的惩罚有限。我不诚信又能怎样?

  青评论:老百姓非常关心食品安全的问题。几年来媒体曝光过“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假红薯粉”,还有死猪肉加上农药敌百虫和工业用盐做成腊肉。有人评论说,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一些问题,可分为无意伤害和有意伤害两种,很多情况下属于有意伤害。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剑: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需要一个标准,这应该是动态的,阶段不同,标准也可能不同。

  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有个标准,但有时候我们却没有标准。往往在某些方面有宏大原则,但在细节方面没有支撑。这些食品安全,在标准方面是需要细节上的支撑的。如果一些标准没有明确,的确会出现无意伤害的情况。当然,随着市场的完善,标准越来越明晰,无意伤害会越来越少。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有意伤害,明明知道添加这些物质是错的、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但还是有意为之。这种例子很多,这说明整个社会底线令人担忧,一些生产商没有敬畏之心,人心里“恶”的成分在放大。从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案例来看,可以通过常识判断,有意而为之的行为的确可能占多数。这么多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大量存在,涉及民主、法治、市场监管等方面,根子上出现在文化的缺陷上。

  青评论:有人认为,商业乱象折射的道德困境是因为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文化信仰差别。您怎么看?

  陈剑:每个国家的发展路径不同。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有着重大影响,但很难说几代人受到什么信仰强有力的指引。我们道德困境和百年来的巨大变革是有密切关联的。

  青评论:有一种观点,传统社会讲究的是私人道德,计划经济奉行圣人道德,市场经济需要公民道德。您怎么看它们不同的道德标准清单?

  陈剑:我曾经发表文章来论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我认为,传统社会传承下来的“三纲五常”,三纲不可取,五常要重新注解。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总结出来的真谛,这样的价值观仍然有巨大的生存空间,现在一样可以为我所用,不过要重新定义。在过去,中国存在中产阶级,在农村则是士绅阶层,传统文化通过他们传承发挥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确有往“圣人道德”发展的趋势,讲究公而忘私、高大全。看上去社会没有杂音,其实个人意愿被压抑。中国在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的计划经济,实质上是放大了的“自然经济”。它所凭借的实际上也是类似自然经济那样的“人的依赖关系”,即社会经济活动靠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指令来维系和推动。在这种“人的依赖关系”下,必然导致严重的官僚主义,以及对人性、人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的压抑。

  从现代国家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的社会需要有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和规范。公民意识就是在这个制度下产生的公民的道德观念,他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相吻合的道德的行为、诉求。

  讲到一个人的公民道德,是和现代国家的一系列体制和架构联系在一起的,不然,说公民道德意识为时尚早。我们要建立现代国家,公民要有基本的权利和责任。公民要纳税,这是基本责任。权利是什么?例如我纳税,我要知道我的钱到哪里去了,我有权利监督政府花钱。所以公民意识和现代国家联系在一起,公民道德和现代国家是高度吻合的。如果国家不是现代国家,也不可能产生现代意识上的公民道德。

  但是中国还不能称之为现代国家,仍然在转型过程中,所以我们的公民道德也仍然在路上。

  青评论:建设市场经济、迈向现代国家,我们也进行了30多年的实践和创造,您怎么看这30多年来的道德状况?

  陈剑:搞市场经济,中国人一开始是不适应的。从1978年开始,搞了36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仍然处于一个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处在一个建设和健全的过程中,还没有达到较为健全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做法并没有完全贯彻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这其中包括有些人的思想意识还不能统一,有些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有些改革措施出现反复。这些都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中国是从传统社会走过来、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有些观念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市场经济的现实和这些观念在对接的过程中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比如,在道德风尚方面,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计划经济时代显得更加单纯。但是当我们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以后,市场和权力有走到一起的趋势,这就产生了很大的社会问题,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上这个过程中监管力量没有跟上,这就使社会情绪有了比较大的反弹。

  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应该是平等的参与者,不应当享受更多的特权,不应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有的国企打着人民利益的旗号,占据垄断地位,不仅滋生腐败,而且还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规范会出现一些问题,跟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的距离。

  青评论:最近这些年来,我们的道德状况其实是令人担忧的?

  陈剑:我们现在有几套语系,除了主流话语、民间话语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实际是过去的年代留下来的反秩序文化。“文革”期间,我们反秩序文化相当盛行。那场浩劫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其实这些历史一直在影响我们。历史没有清理好我们不能轻装上阵。这需要我们有一种正确的历史观,能够清醒地对待历史,知道如何吸取教训。我说的这些看上去跟探讨的道德建设话题很远,其实两者之间大有关系。

  我们现在戾气严重、道德滑坡严峻,超过很多人想象,这跟我们残留的反秩序文化有关系。在它的影响下,不少人没有规则、没有尊重、没有对私权的敬畏。相反,对权力的崇拜和追逐,让很多人乐此不疲。

  青评论:建立市场规则的同时,是不是必然会建立起相应的道德秩序?市场经济越发达,道德水平就自然更高吗?

  陈剑:市场经济越发达,道德水平就越高。道德水准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水平。道德的无序和混乱恰恰反映了当前市场经济的无序和混乱。中国现在很多方面还没有放开,市场经济的环境并不令人满意。在我们现行的行政体制下,有着强大的“诸侯经济”,地方习惯采取这种命令经济来运转,某个县某个乡,只允许老百姓今天种这个明天种那个,损失了却找不到人赔偿;某个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只能喝本地生产的酒。这些做法与市场经济原则相违背。

  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政府过多地参与市场,甚至与民争利,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这又势必影响各级政府作为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引导力量,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善的道德要求的实现。

  道德是市场、政府之外的“第三只手”

  青评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秩序,是不是都要经历“乱—治”的过程?背后有什么深层的因素?道德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实现其调节作用,如果调节失灵,该如何解决?

  陈剑:马克思唯物史观讲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种社会意识不仅仅包括我们看到的制度环境,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场”。道德观念要作为一种意识和社会制度、法制环境、市场经济制度基础和民主原则相适应的。如果这些存在不健全,很难产生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道德伦理规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有滞后,会对存在有反作用。健康的道德更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中国市场经济应该要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市场经济内在的规则呼唤相应的道德。这是个动态的过程,有时候制度建设得好,道德会越来越趋向合理规范健康。如果制度老在折腾,不断破坏道德本身的呼唤,道德秩序是很难建设的。

  道德调节失灵了怎么办?我们说过,市场经济社会有三个调节力量: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和道德调节。道德调节能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会更加节约时间、重视契约,能够使市场经济效率得到更大释放,也能使每个人的能量更好地发挥,个性、自由、权利和幸福感能进一步提升。相反,没有发挥好,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转,也让大家感觉到不幸福。如果道德调节失灵,还需要市场的制度、法制等调节力量来发挥作用。这样才能促进良性道德完善。

  青评论:说起道德建设,都会提到社会组织作用。行业协会在商业行为中能起什么作用,有些行业协会成了寻租工具,成了不良获利代言人。您怎么看?

  陈剑: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公民表达,公民表达可以有多种渠道,每个渠道都能反映公民的一定利益诉求。比如大豆协会,应该反映行业成员的群体利益,并为这些企业服务。同时,在国际舞台上,行业协会也要发声。比如,中国钢铁业联合会,要买铁矿石、矿山,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替协会会员争取利益。

  我们要警惕两个倾向:一个是行业协会并不是自发形成,是“二政府”,成为一种寻租工具;一个是行业协会替会员的违规行为和道德败坏举动“站台”、“背书”。

  我们要重视非盈利民间组织的发展,要求它们讲规则、讲秩序、讲法律。行业协会代表会员利益,但要建立在法制轨道上,要尊重事实讲究法律。不能为行业会员瑕疵产品辩解,这样行业协会本身出现致命问题。因为它跟市场内在要求相违背,也违背基本道德底线。

  中国行业协会需要改造。现在行业协会最大的问题是,政府仍然没有真正放手。行业协会改造,政府要放权。我们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出,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社会能做的就交给社会。

  青评论:从市场经济的背景看,我们是要建一个新的道德秩序,还是要“重建”秩序?

  陈剑:道德建设不是重建,我们的社会本身就有道德诉求,公民身上也有道德素养。只要进一步把好的素养诉求发扬光大,打击消除不良的品行,形成具有正能量的、良性的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道德。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就是要建立常态的现代国家,这样才能在道德建设过程中,产生真正的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

  青评论:您说的常态现代国家是什么样的?

  陈剑:我说的常态现代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社会制度架构基本上稳定不变的国家。它包括五个制度架构:

  一是比较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制度。重点是“平等参与、公平竞争”。要有平等的市场参与者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家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

  二是比较公平合理的法律制度。重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是比较公平合理的政治制度。重点是“保障私权,限制公权”。公权对私权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制度的笼子。

  四是健康有序的公民社会。能够有各种社会组织反映公民诉求。

  五是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相互宽容、相互尊重。

  我们一直讲,中国改革要高唱主旋律。什么是主旋律?就是公平正义。这真不是口号,是建立在制度环境设计上,具体在个体细节上真正体现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我们的市场经济才能有效运转,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有序,我们的道德建设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待。



原文来源:共识网思想者博客

(立法网  王小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