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徐碧辉:“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奠定了中国人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

发布时间:2019-05-05 作者: 徐碧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碧辉在《探索与争鸣》上撰文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成为传统艺术批评特别是诗歌批评最重要的标准,奠定了中国美学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和美学特征。


 


 

    “子日:《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碧辉在《探索与争鸣》上撰文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成为传统艺术批评特别是诗歌批评最重要的标准,奠定了中国美学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和美学特征。

 

    这个“中和”标准使中国人不走极端,善于克己。无论是表达快乐之情还是体现悲哀之情,都控制在恰到好处的范围之内。使中国人的精神产生一种雍容大度、慷慨有节的审美特征,从而使得华夏民族很少有过度的精神和情感取向,很少走向极端。

 

    李泽厚先生称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

 

    一部《论语>本来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实录和思想留影。它记载的是孔子在各种情景中对人、对物、对事、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以及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处理的实用理性与方法,却被看成一部无所不包的治国“圣经”。那些本来具有高度生活性的对话、鲜活生动的语言,便也在反复的阐释中慢慢变成了数条。

 

 

 

 

    “乐生”、“乐活”的人生态度,首先表现为对生活的珍视和享受

 

    《论语・乡党》篇记载的孔子是个非常讲究生活的人。它记述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细节——吃饭、穿衣、睡觉、上朝、斋戒,都有一定之规,很是考究。从这些习惯中,可以看到很“科学”的一面:食物腐坏,颜色不正,味道发臭,自然不可以食用。但对孔子来说,这还不够。

 

    关于进食,他还有更高级的追求:不但不吃坏的食物,还要讲究烹饪的方法,要有規律地进食,而且要讲究肉切割的美感,酱的质量:“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论语·多党》)

 

    “乐生”、“乐活”更重要的内涵是人生的艺术化和审美化

 

    孔子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修养的人。他欣赏音乐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く述而》)这个故事也许有些夸张,但孔子对音乐的鉴赏力可见一斑。

 

    《史记》还讲到另外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于陈蔡之间的荒野,断粮绝炊,身心交疲,还遭到小人围攻迫害,差点连命都不保。但他谈笑自若,“讲诵弦歌不衰”。相信这不是做作,而是发自内心的对艺术的热爱。当然,从这个故事也可见到孔子非凡的修养与定力,宠辱不惊、随遇而安的性情。

 

 

 

 

    根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临死前,尚在歌唱着《泰山》、《梁木》:“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盖寝疾七日而没。”

 

    《论语》中多次提到“乐”。这些“乐”里,有求知的愉悦,有友情的悦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平?”(《学而》)有欣赏自然山水之陶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更有由于崇高的道德人格战胜了外在的恶劣环境带来的精神自由的“大乐”

 

    这种精神的“大乐”转化为一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如他的自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简单的快乐”,到认识世界的认知之乐,到朋友之间的信任与情感思想的交流,再到在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平静安慰,精神得以寄托。最后,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状态。

 

    正是由于有这种“乐活”的精神,平淡的生活才可以被审美地“点化”,人生才能变得“有味道”、“有意味”、“有意思”,也才值得人去活。

 

    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被定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屡次遭受冲击而不衰,说明它的确有某种值得人们去挖掘的精神内涵。

 


 

原文标题:徐碧辉:“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奠定了中国人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
 

原文来源:立法网微信公众号 
 

(立法网/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