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中国古代对汉语言起源的传说:《说文解字》中的三个“神”

发布时间:2017-05-03 作者:

   
    中国古代经学家没有对现代人所称的“语言”作正面的考察,主要是从语言的书面形式论证文字的起源。

 

    中国东汉时期语文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公元121年成书)的序言,对于文字的起源作了分阶段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推测中国古代语文学家对于语言起源的看法:

 

   (1)“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千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这一段的出发点是解释中国文字的起源。在当时的语文学看来,天象、地貌、鸟兽的足迹、作物的生态、人身、人身以外诸物,都提供了各自的信息。

 

    造“八卦”的庖牺氏,他是王,他统治天下。他造出“八卦”,把天、地、鸟、兽、人、物诸象都概括进去,垂之永远。这是神话,代表一种宇宙观和语言观。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一段可以当作人对世界的认知.认知由二项对立(binary opposition)构成:天和地、鸟兽和农作、人和物。神创造三组六类的名,反映人对世界的分类和认知。(“地之宜”的“宜”是非常概括的说法,应该包括一切农作和畜牧。)

 

    (2)“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这是继庖牺氏以后的第二个神。神农氏的发明不同于庖牺氏。“八卦”富有神话色彩,而神农氏的结绳则是文化史的普遍现象。这里所说的“治”(记录事情)和“统”可以认为是指语言的功能。“统其事”可以解作把社团的事情管理起来。庖牺氏的“八卦”只是“以垂宪象”,神农氏的结绳则是“统其事”,后者说到了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进了一步。

 

    (3)“〔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仓颇之初作书,盖依类像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寝多也。”

 

    这一段在三段中最值得注意。它指出文字的发展,暗示语言的发展。仓颇是原始的造字人,代表最早造字的初民。他们造的字基本上照物类(如牛代表牛类,不是哪一只具体的牛)画出形状。不过,虽有概括(类),但抽象不够。

 

    “其后形声相益”一一“其后”表示后面的一个阶段,代表一种发展和演进的观点。“形声相益”,是说汉字从表形阶段发展到了兼具表声作用的阶段。

 

    “文者,物象之本”。物的本体就是那么多的形象,是有限的.因为一时增加几种物类,是不可能的。

 

    “字者,言孽乳而寝多也。”这里“字”的意思,可以用声训解释:“字者,孳也”,即字是可以无限滋生的。从有限的物象产生无限的字,意味着字已经变成脱离物象的符号,抽象程度提高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