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赵修义:长者要在正风俗上有所作为最主要是正身

发布时间:2012-12-22 作者:

 
    “宜家”每周一次的免费咖啡馆,变成一部分老人给儿女相亲的固定活动场所,弄得主办方非常尴尬。有的公园也发生了不同老年人群之间的抵牾,这些都给上海人丢脸了,也让长者这个群体蒙羞。



    立法网实习记者  赵娟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赵修义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第三届敬老崇文论坛上演讲时说,长者要在“正风俗”上有所作为,最主要的一条是“正身”。

道德建设是大家一直在谈论却好像越来越弄不明白的问题

    赵修义教授说,道德建设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说得非常多但又很难说到点子上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在谈论这个问题,近年来尤甚,但是人们好像越来越弄不明白了。

    就重要性而言,论证了那么多年,似乎不成问题,但一到具体事情,经济、GDP、政绩还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而在学校里,升学率、学校排名就是最重要的。至于效果如何?从报纸、电视上看,一方面模范辈出,一年不知要表扬、学习多少先进典型;另一方面则是从官员腐败到学界腐败,从有毒食品到有毒胶囊,频频出现,弄得人心惶惶。道德是在滑坡还是爬坡?争论不休。看来,与其就这些宏大问题发表高论,还不如探讨一下,我们可以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些,更为实在。

“长者”应在“长幼序列”的道德建设中承担关爱提携垂范后生的责任

    赵修义教授说,现在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在不良风气盛行的时候,如何自处,如何自异于那些流行的陋习,如何保持坚定的意志,在遇到两难的处境时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富有阅历的长者,其长处就在于经历过种种非常艰难的两难选择,并具有付出了许多代价才获得的经验教训。

  之所以不用“老人”而用“长者”这个词,是因为“老”主要说的是生理年龄,是自然属性,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动物。现在往往习惯于突出老人之“老”、“弱”,常常把老年人归属于“老弱病残”之列,或归之于“弱势群体”。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只讲这一面,显然是片面的。老人也有老人的优势,他们有阅历,“老马识途”,见识广,经验丰富。比较起来,香港人习惯用“长者”这个词称呼“老人”,似乎更好。

    中国文化传统中,“长幼有序”是一种重要的伦理精神。它的内涵既有幼者要敬重长者的意思,也有长者要承担长者、长辈责任,要像一个长者的样子来关爱、提携、垂范后生的意思。与“老人”这个词不同,“长者”这个词,既表述了“年长”这个生理事实,又表述了“长幼有序”的伦理意义。尽管这个“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无论何时,长幼之间有一种人伦关系,需要恰当处理,这是确定无疑的。这种关系非常丰富,“敬老”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长者”这个称呼也时时在提醒老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这个“长幼序列”中还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包括在道德建设中的责任。

长者要在“正风俗”上有所作为最主要是“正身”

    近来出现的“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等无数动人的事例都在告诉我们,每一种“所为”都有美丑善恶之分,都会对社会风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风气这个东西,中国的古人称为“风俗”。“风者,气也;俗者,习也。”王安石说:“安利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今天我们讨论道德建设,关键是如何“正风俗”。

    我们作为长者,如何在“正风俗”上有所作为?我觉得最主要的一条是“正身”,也就是从自己做起,给社会生活带来更多美好的东西,尽量避免给不良的风气推波助澜。

  长者之作为,尽管各种各样,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我想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正”、“正身”。孔子早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说:“苟正其身矣,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他的原话是对为政者说的,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这些话对于长者也同样适用。

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未必就带来德性

    在家族本位的中国社会中,长幼有序往往把长者放在一个教育者的位置上,至今,人们还是非常重视让老年人来教育青年人。有一段时间,还提倡要七十岁的老人来教育六十岁的,六十岁的来教育五十岁的。这种做法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大适用了。它带来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老年人往往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好像年纪大的自然而然就会道德高尚一些。其实不然。

    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未必就带来德性。这一点,孔子其实就已经看清楚了。尽管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但是又说“老年戒得”。这就是说,老来有条件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精神境界,但是老年人也有自身的弱点,如果不努力去“戒得”,也会做出为社会所不齿的事情,从而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晚节不保。

老人养生必须与修身相结合

  现在报纸上经常有这类报道。比如,一些老年人过度利用社会或一些单位给老年人提供的方便或优惠,把人家搞得非常尴尬,如“宜家”每周一次的免费咖啡馆,变成一部分老人给儿女相亲的固定活动场所,弄得主办方非常尴尬。有的公园也发生了不同老年人群之间的抵牾,以及同管理方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都给上海人丢脸了,也让长者这个群体蒙羞。又比如,经常看到老年人受骗上当的报道,而受骗的原因,其中一些就是爱贪点小便宜,或者是一味讲究养生之道,而忘记了古人所说的养生必须与修身相结合。

    清代的张英写的家训《聪训斋语》中,就将“致寿之道”归纳为四个字:慈、俭、和、静。“慈”,就是要有爱心,要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决不可有害人之心、行损人之事。“俭”,就是要戒奢靡,戒挥霍,朴素简约,淡泊自甘。“和”,就是要心情愉悦,襟怀坦荡。人常和悦,则心气冲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欢喜神。“静”,就是要一无挂碍,切戒浮躁,从容镇定,宠辱不惊。

    “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如古井”,则一切纷扰自然无所施其害。张英总结说,“此四者,于养生之理,极为切实”,是比起“服药导引”更加重要的养生要义。这里的关键,就是老来就不要再去做“名利中人”了。

长者有一种新的考验关键还是能不能不再做“名利中人”

  长者的“自正”之所以重要,还因为,比较而言,长者靠一生的积累,有较多的社会资源,有些还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丰厚的人脉。老教师会有许多学生,老工人会有徒弟,政商学艺等各界的名人大腕就更不用说了。一般说来,长者至少在家庭中处于长辈的地位,受到许多小辈的敬重。即使是从岗位上退下来,还有很多资源可用。用来做什么?如何处世待人,对于长者而言,是一种新的考验。这里有很多难题。关键还是能不能“戒得”,能不能不再做“名利中人”。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是,即使退位之后,还是要把原来的头衔挂在身上,动不动就是前XXXX、原XXXX,或以此显示自己的特殊身份,或以此增加自己话语的权威性。其实大可不必。你的话真有道理,人家就会认同或相信;如果没有道理,人家反而会耻笑,心想这么一位往昔的大人物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等而下之者则还喜欢利用昔日的地位、权势和名声继续寻租,为自己或者自己的亲属、朋友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在当今这样一个讲究势荣,讲究贵贱贫富之分,推崇名人富人而轻视普通人的舆论氛围下,是需要有点定力,才能避免的。而这种不良做法的消极影响,就是在自觉或不知不觉的时候把自己的不良观念、行为方式传递给他人或公众,自己也自贬形象。

道德问题的难处恐怕不在于规范而在于如何自异于那些流行的陋习

    道德问题的难处恐怕不在于规范。因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实大家都是懂的,其中没有太高深的道理。比如最起码的,不要拿不属于你的财物,不要欺骗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生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些规范切实地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尤其是在复杂的情境下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一点在社会风气不正的情况下尤甚。

    王安石曾经说过:“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也就是说,当社会风气不正的时候,连本来道德品质还可以的人“亦宛转于世尚之中,而无以自异”。所以,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在不良风气盛行的时候,如何自处,如何自异于那些流行的陋习,如何保持坚定的意志。

    在遇到两难的处境时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富有阅历的长者,其长处就在于经历过种种非常艰难的两难选择,并具有付出了许多代价才获得的经验教训。与后人分享这些经验,也许可以启发人们去思索如何在复杂的情景下做出恰当的选择。这才是最需要的,也是最能产生效果的东西。

真正的道德行为往往是出自自然出自一种习以为常  

  资中筠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她遇到了一位出租车司机,做了好事,但是这位司机自己却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事本来是应该的。她从中得出的一个观感,就是千万不要用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出现。真正的道德行为往往是出自自然,出自一种习以为常,不会在乎有没有记者去报道,也不会有人专门去表扬。大家都默默无声地去做,理所当然地去做,这就真正成为道德风尚了。

    这个道理看起来是非常浅显的常识,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现在常见的做法是表彰和自我表彰。也有的长者喜欢去给人讲自己是如何如何的高尚,如何如何地不容易做出了多少业绩。这是不是一种好的方法呢?未必。

长者与年轻的朋友相处要善于理解对方不要做“九斤老太”

    长者年长,有经验、阅历丰富,因此,常常有人会出于真诚或并不那么真诚的原因,向你请益或请教。长者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教育者,于是就端出居高临下的态度,开口就是应该如何如何,我们当年是如何如何的。其实这未必妥当,也未必会有什么效果。

    美国前总统卡特说过,后任者确实会向他请教。他的态度就是“我们试图以一种友善而又非说教的方式向当选总统提供一些经验”。我觉得,"友善而非说教”这几个字非常精彩,也不容易做到。不过,我们有许多老模范老先进做到了。史中兴先生在一篇杂文中,记述了近来与当年家喻户晓的模范教师吴佩芳相遇的故事。当他提到当年吴老师的办学事迹如何被编成沪剧《鸡毛飞上天》的往事时,吴老师只是说了一句“那都是过去式了”。此语富含哲理。

   “过去式”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处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代际之间的这种差异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代中国,尤其明显。所以,作为长者,我们既要明白自己的长处,也要理解自己的弱点。与年轻的朋友相处,要善于理解对方,找到合适的沟通渠道。不要做“九斤老太”,或者像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的“马列主义老太太”。

关爱后辈就要懂“知人之难”

    当年轻人需要与我们沟通的时候,尽可能地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想法,“友善而非说教”地提供一些经验,既说做对的经验,也说做错的教训,对话交流而非卡拉OK式的独白。当然,这并不是说,人老了,该发表的意见就不发表了。相反,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不在名利之中”,就可以摆脱许多束缚,多说点真话。现在一些被誉为“两头真”的老前辈,就是这样做的,值得我们学习。

    近来读到旅美哲学家黄勇先生的著作,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基督教的“己所欲,施之于人”,还是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有弊端,容易产生“家长主义”的倾向,将自己的所欲强加于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还是中国的道家和儒家传统中蕴含的“人所欲,施于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为合理。那就要懂“知人之难”,花力气去了解和理解我们关爱的对象的真实需要和愿望,并对于不同的对象,用不同方式去关爱他们。这一点,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尤其重要。只要看看近来许多电视剧里讲的家长对儿女婚姻的各式各样的故事,就可以明白。



资料来源:文汇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