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都江堰管理体制之迁变

发布时间:2013-03-21 作者:


肖  帆   谢成英
旷良波   李  姝    整理



    说明:两千多年来,都江堰逐步形成三级管理的体制。其中渠首工程设置堰官管理,故称“官堰”。本文以四川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都江堰志》为主要内容,参阅其它历史资料整理而成。


 

约4000多年前      古蜀国建立,都江堰为其文明中心之一

    《蜀王本纪》载:“县前有两石,对如阙,号曰天彭门。”
   
    《华阳国志·蜀志》载:“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音jiān)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仿佛若见神,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珪璧沉濆。汉兴,数使使者祭之。”
   
    天彭,是古蜀方言。最早或是古蜀人一支或数支的部落之名,今灌县、彭县、汶山、松潘等地,皆有叫“天彭”之地。汶山,又叫蜀山、渎山,包括整个岷山山脉在内。都江堰渠首附近的湔山(唐代以后又名玉垒山),也在其范围之内。湔氐,今灌县、彭县西部地区,此指都江堰渠首附近。

    清·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冰见氐道县有一彭山,两山相对,其形如阙,谓之天彭门,亦曰天彭阙。”“氐道县当作湔氐道”。
                                    
    杨守敬

   (1839—1915年),字鹏云,号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方志学家和书法家。
   
    杨守敬42岁时,应驻日本公使何如璋召赴东京出任使馆文化随员。在日期间,搜集流失在日本的中国古籍凡5大车,10万卷册以上。同时,在日本大力弘扬中国的书法艺术,其书法古茂恣肆,直逼汉魏。杨守敬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贡献是划分古、近代该学科分界。其中,以《历代地理沿革总图》和《水经注疏》为代表。
   
    著名学者顾颉刚说:“守敬实集清代三百年来《水经注》研究之大成,其专心致志真可惊也。”与杨同时代的国学大师罗振玉曾将杨守敬的“地理学”、段玉裁的“小学”、李善兰的“算学”推尊为清代三“绝学”。

    《水经注疏》 

    《水经注疏》吸取历代《水经注》的研究成果,以朱谋玮《水经注笺》为正文,考证精详,疏之有据。 在《水经注疏》中,“凡郦氏(郦道元)所引之书,皆著出典”。《水经注疏》博采群籍,相互参证,对前人之失多所指正。

    杨守敬《水经注疏》问世后,深受舆地学者的推崇。该书“抉择精审,包孕宏富。前修是者,片长必录,非者必严加绳正,至于期当。其引而未申者,稽考不厌其详。故精语络绎,神智焕发,真集向来治郦《注》之大成也。有了杨守敬的《疏》文,才使《注》文所述史实,让读者能够透彻地了解。

    杨守敬与门人熊会贞编撰《水经注疏》,其体例、大小纲领皆由杨守敬拟定。《水经注疏》原稿至杨守敬去世前,仍未出版。熊会贞继承师志,继续编纂。至1936年熊会贞去世,《水经注疏》虽有定稿,仍未能刊出。熊会贞临终曾嘱托同乡好友李子魁整理出版该书,1948年李子魁在宜都各界的捐助下,刊出《水经注疏》第一卷。至1957年全书40卷出齐,共21册。
 
公元前276年——前251年

    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一年至五十六年,蜀郡太守李冰凿离堆  开“官堰”之初。《水经注》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遣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率领民众修筑分水堤(鱼嘴),开凿宝瓶口,布设溢洪坝(飞沙堰),并开通柏条河、走马河等河道,引水行舟溉田,分洪减灾,立石人测水势变化,创建都江堰。据都江堰市档案局研究,李冰首设管理堰工的机构,叫“湔(音jiān)氐道”。

    郦道元

    (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  诸文,皆行于世。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作了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37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
   
    他撰写的《水经注》成为第一部完整记录华夏河流山川地貌的书,在历史上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
  
    《水经注》使其作者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正如毛泽东所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水经注》

    《水经》是汉代知名学者桑钦的著作。桑钦是著名地理学家。《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书中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137条。原文一万多字,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介绍清楚。
   
    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

    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
    
    在《水经注》中,郦道元所记述的内容包括了全国各地的地理情况,还记述了一些国外的地理情况,其涉及地域东北至朝鲜的坝水(今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柬埔寨),西南到印度新头河(今印度河),西至安息(今伊朗)、西海(今苏联咸海),北到流沙(今蒙古沙漠)。可以说,《水经注》是北魏以前中国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理学的总结。
   
    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突破了《水经》只记河流的局限。他以河流为纲,详细地记述了河流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山脉、土地、物产、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兴衰、水利工程、历史遗迹等情况,并且具有明确的地理方位和距离的观念。象这样写作严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在当时的中国,以至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全书记述了1252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丽,语言清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综合起来,作了全面描述。《水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
   
    《水经注》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蜀守冰凿离堆,辟(避)沫水(今大渡河)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记,然莫足数也。”
 
    都江堰工程 二江

    禹《读史方舆》卷六十七记:“《史记·河渠书》载:蜀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沫者,水石相冲激之名。穿二江成都之中。今大江自松潘叠溪而入茂州界,西南历威州,转而东,经汶川县南,又东南经灌县西北,又东南流,出灌口,过崇庆州新津县而入眉州境者,此汶江之正流也。成都人名之曰南江。其自灌县西北离堆,薄灌城而东北注,历新繁西南郫县南及府城南,而会于新津之大江者,此秦李冰所凿石犀渠也。成都人谓之北江,亦曰郫江。北江又分为两,出灌县东北宝瓶口,又穿三泊洞而北注,经崇宁、彭县、新繁、新都而入汉州雒水,东南流为金堂河者,所谓湔水也。成都人名之曰外江。其自宝瓶口直东入五斗口,东北经崇宁、温江、郫县、新繁、新都界内,过府城北折而南,会府城前江前江,府城南之北江也,经双流入眉州,合于大江者,成都人谓之内江亦曰流江。此成都府境之内江、外江也。”

    合江亭 

    于唐代贞元年(公元785年)间,川西节度使韦皋在郫江(今府河)与流江(今南河)交汇处兴建了合江亭。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
据南宋诗人范成大《吴船录》载:当时的草堂东边是万里桥,桥东边是合江亭,从蜀地到东吴都要从此亭登舟。故唐代大诗人杜甫写道:“窗含西岭(岷山)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时的合江亭,与张仪楼、散花楼形成了自西向东的绚丽风景线。南宋时,成都知府吕大防命人修缮,合江亭自元代衰落,这一废弃就是七百余年。

    石犀渠和犀浦  

    据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国志》载,李冰穿二江于成都,郫江在北,捡江在南。又穿捡江为石犀渠,即今犀浦河,地名称犀牛里,谓里因置石犀得名,是李冰开石犀渠之证。犀牛里,唐置犀浦县。

    升仙水(沙河)
 
    李膺《益州记》载:“升仙水起自始昌堰(即今洞子口分府河水之砖头堰),流经升仙山(即今驷马桥北约二里的羊子山),有两叉,中流即升仙水。”水上有桥名升仙桥。升仙桥是成都往长安官道的必经之路。升仙水,即今沙河。

    羊子山位于成都市北郊,在距成都大约1公里多的川陕公路西侧。羊子山有一座西周时代的土台遗址。考古认为,与杜宇称帝及祭祀有关。

    升仙桥(驷马桥)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唐·岑参《升仙桥》诗:“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东晋·常璩(音qú)《华阳国志:蜀志》:“冰乃壅(堵塞)江作堋(音péng)。穿郫江、捡(音jiǎn)江,别(开凿)支流,双过郡下(成都),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乃自湔堰上分穿并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渠道上游约lkm处,今为镇)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约):水竭(枯)不至足,盛(丰)不没(淹没)肩。

    郫江(府河) 
 
    郫江经糜枣堰向南流经同仁路、通惠门、南较场、西胜街、文庙西街,向东流经上池街、纯化街、中莲池、下莲池,到安顺桥合江亭注入锦江,流经半个成都。
九里堤古名为縻枣堰。

    捡江(南河)

    常璩《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卷三》载: “郫江其故迹,验于今地,则为自郫县三道堰,经成都市区之洞子口、九里隄,与今城內之王家塘、洗马池一帶低地,出外东莲花池,至望江楼附近合检江。”
   
    “捡江,远自都江堰內江之宝瓶口外分水,长百余里。即今之走马河,灌、温江、郫、崇庆、双流、新津诸县和成都广大田野之干流。秦時系自今百花潭、十二桥循金河一线,至合江亭,与郫江合。明代筑砖城包金河后,乃更于南門外开护城河,即今南門大桥下河,清代同。
                                 
    望江楼

    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改为望江楼公园,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万里桥(老南门大桥)

    杜甫《狂夫》诗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常璩《华阳国志》载:成都父老历代相传“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西南两江有七桥……大城南门曰‘江桥’,南渡流江曰‘万里桥’。”
   
    李冰初建万里桥,距今已足有2050年了。
 
    摩江(羊摩江,羊马河)

    据五代著名学者杜光庭在《治水记》载:“杨磨有神术,于大皂江侧决水壅田,与龙为誓者。磨辅李守,江得是名,嘉阙绩也”。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曾“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水经·江水注》也有相同记载。“穿羊摩江”,即《治水记》所说“于大皂江侧决水壅田”。大皂江,即岷江。灌江西,即灌溉岷江西岸地区。这些记载表明,杨磨曾协助李冰治水,为了纪念杨磨的功绩,将他主持开凿的人工渠命名为羊摩江。
 
    历代王朝对李冰的追赠加封  
 
    历代王朝对治水有功的李冰都多有追赠加封。《蜀故》说:李冰初封“昭应公”。
   
    “唐太宗封李冰为神勇大将军,唐玄宗幸蜀又封为司空相国,不久,进封为赤城王。”(《灌江定考》)
   
    唐”广明二年(881),封李冰为济顺王”。(《都江堰文物志》)
   
    后蜀(934-965)封李冰为“大安王”“应贤灵感”。
   
    宋开宝七年(974),封李冰为“广济王”。
   
    元至顺元年(1330),封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宋代诗人陆游在《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中已称李冰为“英惠王”,可见宋代已有这个封号)。
   
    清雍正五年(1727),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并钦题“绩垂保障”的匾额。
   
    光绪三年((1877),加封李冰为“通佑显英王气”并赐“功昭蜀道”匾(现存伏龙观)。第二年又加封号为“通佑显惠襄护王”,又赐“陆海金堤”匾。(《灌记初稿》)

    刘少奇主席对李冰的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1958年3月18日视察都江堰后说:“两千多年前,李冰实事求是,因势利导,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都江堰名称变迁 

    都江堰,古称“湔堋”、“湔堰”、“金堤”、“都安大堰”、“灌口堰”等。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
   
    蜀汉时,都江堰所在地称“湔县”,不久改为“都安县”,属汶山郡。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易人谓堰为堋”。当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都江堰”一名沿用至今。
 
    鱼嘴名称变化 

    宋元时称分水工程为“象鼻”,明清迄今又称“鱼嘴”,均因形似而得名。南宋范大成《吴船录》载“庙前(李冰庙)近离堆累石作长汀以遏水,‘号象鼻’以形似名。”
    
    《官堰志》载:宋代“象鼻”前端宽一丈(合3米)中部宽15丈(合45米),尾部宽13丈(合39米);长70余丈,(约230米);下接相当于金刚堤的“钓鱼护岸”长180余丈(约560米)。
                             
    常璩

   (291-361),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小亭乡(今崇州市三江镇)人。李雄在四川建立政权后(李雄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也即成汉),常璩为散骑常侍。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成汉灭亡,桓温称常璩为“蜀之良也”,授以参军之职。入晋后,常璩居东晋都城建康写成《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  
 
    慕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修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共十二卷,分两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为地理部分,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陕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边境,西起今川西地区,东至长江三峡地区(即现在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后九卷是我国西南地区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从远古蚕丛鱼凫的传说时期起,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的史实。此书体制完备,资料丰富可靠,考证翔实,文词典雅、庄重,为一部流光溢彩的专著。全书共12卷,约11万字。
   
    此书草创始就,即倍受重视。范晔著《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曾大量采取其文,后来崔鸿著《十六国春秋》,郦道元注《水经注》,刘昭注《后汉志》,凡涉及西南史地者,亦无不尽量吸收《华阳国志》的成果。从《隋书·经籍志》始,历代书志均加著录。《华阳国志》校注者任乃强先生认为,“其开我国地方史志之局,有如《史记》之于我国史籍”。
 
    公元168年  
                 
    东汉灵帝建宁元年,设“官堰”专官郡称“都水椽”,属于“水衡都尉”、“内史”和“主爵都尉”的属官。县称“都水长”。         
                                                                                      
    雕刻李冰石像 

    公元168年(东汉灵帝建宁元年)  雕刻的三尊李冰的石像,石像为灰色砂岩大型圆雕,高2.9米,肩宽0.96米。前胸及两袖有题刻隶书文字:“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椽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石像现存都江堰市离堆公园伏龙观)。

         
    公元199年    东汉蜀郡太守派出“守史” 郭择、赵汜“监北江堋”  
   
    2005出土的《郭择赵汜碑》记载:“建安四年正月中旬故监北江堋太守守史郭择赵汜碑。”碑文日:“择汜受任监作北江堋,堋在百京之首,冬寒凉傈,争时错……”。因事体重大,蜀郡都尉高靖亲临督察。高还带来“都水郭苟、任南、杜斯”等郡水利官员。碑文记其事:“陈留高君下车,闵伤黎庶,民以谷食为本,以堋口作……”。
   
    “北江堋”是都江堰渠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岁修任务繁重,故需由蜀郡太守派出其属官“守史”来“监北江堋”。由此碑可见,郭择、赵汜实乃两位东汉时期的监守都江堰的堰官。
    
    此碑为最新发现的、完整汉隶碑刻,长约400余字涉及东汉都江堰“监北江堋”的堰官姓名、上下级官吏姓名、职务、堰功活动等。
 
公元227年——234年
   
    三国·蜀后主建兴五年至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创“官堰”军管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兵千二百人主护之, 有堰官。”据都江堰市档案局研究,率1200护堰兵丁的,是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                      
    
    《水经注·江水》注引《益州记》说,诸葛亮在都江堰专设堰官,又征丁一千二百人驻防都江堰。这是都江堰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堰官带武装护堰的确切记载。“堰官”直接接受蜀汉朝廷管辖,不受郡、县地方干扰。

    江安河古称“阿斗河” 
  

    蜀后主刘禅(阿斗)非常重视都江堰。陈寿《三国志》记载,刘禪在诸葛亮去世后于公元236年4月,前往湔县,“登现阪(音 bǎn,坡)看汶水之流旬日”。蜀皇帝于4月岷江夏天洪涝初期,视察都江堰10余天,在二十四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今天的江安河,古称“阿斗河”,唐宋称“新开河”。据传,此河最早由“阿斗”主持兴建。

    汶水 (岷江)   

    《水经注疏》编撰者杨守敬卷三十三按:岷、汶通。即古代“汶”与“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或称“汶水”、“汶川”。“川”即河流之意。
                                                             
    诸葛亮护九里堤令碑  
 

    九里堤,又称为“诸葛九里堤”。地处成都市金牛区洞子口九里堤乡。原堤东起北较场,西至九里桥,全长10余里,历史上曾号称九里长虹。此地水利工程首起于三国蜀汉。天启《成都府志·山川》:“九里堤,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水势易超。诸葛亮筑堤九里捍之”。《成都县志》记:“县西北十里, 其地洼下, 水势易趋, 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捍之。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龙坝池”条:“近人于堤下掘得《蜀丞相亮护堤令碑》”碑文如下:丞相诸葛令按九里堤捍护都城,用防水患,今修筑浚,告尔居民,勿许修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令即遵行。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
   
   (1980夏,四川省三台县文化馆找到一张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令”碑拓片。从拓片看,碑高五十三厘米,宽三十八厘米。碑面斑驳,但碑文仍清晰可见。这张碑文拓片证实了诸葛亮曾主持修筑九里堤的史实。)
 
    九里堤的变迁

    据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载,唐朝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高骈为防御南诏, 乃于旧城外扩筑罗城。筑城时, 先转移内江, 一为让出西南内江所占地面, 使罗城南面扩至外江, 西面可以凿濠延展;二为内江环绕城垣北东两面而汇于外江,罗城即可依江为濠, 环城为固。于是,于郫江西北之枣縻堤筑长堤,以阻南流之水东注于新开之清远江。何涉《糜枣堰刘公祠堂记》也有相同的记载。《成都市地方志》记: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成都知府刘熙古修复成都縻枣堰(后称九里堤),人称刘公堤。
                           
公元265年            
   
    曹魏灭蜀后,在都江堰设“晏官令”兼管堰务(都江堰市档案局记载)。
 
公元265-316年          
   
    西晋蜀郡设有蜀渠平水、蜀渠都水行事、水部都督。
   
    谭徐明《都江堰史》载:“晋代蜀郡置有蜀渠都水行事、蜀渠平水、水部都督“。
 
公元618年                    
   
    唐高祖武德元年,西川节度使,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循蜀汉例。
                            
    汶川县 

    “西汉时为“绵虒(音sī)县”,西晋改为“汶山县”,并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1952年县城由“绵虒”迁“威州”;1958年茂县、汶川县、理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2年为汶川县。
   
    明《蜀中广记》中记载:“汶川县汉之绵虒县也。虎有角曰虒,行水中,地有此兽矣”。
 
公元757年                  
   
    唐肃宗至德二年,在益州分设剑南东川、剑南西川节度使。都江堰事,由西川节度使下设员专管。
 
公元908年                  
   
    前蜀武成元年,改镇静军为灌州,辖青城、导江(今都江堰市)二县。
 
公元966年                
   
    宋乾德四年(966年),改灌州为永安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
 
公元967年                
   
    北宋太祖乾汉五年,建离堆水则。《宋史·河渠志》:“离堆之趾,旧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而归于江。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离堆水则始于何时,现已无考。宋代水则,是目前记载的最早水则,不仅用于量水,也是修治飞沙堰高低的标准)
 
公元978年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更永安军为永宁军,不久改为永康军,辖县不变。
 
公元1072年                
   
    北宋熙宁五年,废永康军为永康寨,以导江隶彭州,青城隶蜀州。
 
公元1086年              
   
    北宋哲宗元元年(1086年),复置永康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

公元1108年     徽宗大观二年,皇帝下诏,严格都江堰岁修管理。
   
    《宋史·河渠志》载:“大观二年七月,诏曰:“蜀江之利,置堰溉田”“自今如敢有检计,大为工费,所剩坐赃论,入已准自盗法,许人告。

公元1279年            
   
    元朝初建,由郡县和军队共管都江堰。

公元1320年               
   
    元仁宗延祜七年,改由军队独管都江堰,各郡县分管下游各堰,不久又恢复军政共管。元代亦如宋,地方兼管水利的为判官,位于知州、同知之下,与县令平,为正七品。
 
公元1335年                
   
    元惠宗至元元年,四川肃政廉访使吉当普改造都江堰渠首,铸铁龟镇水(《元史·河渠志》)。
   
    据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科学研究院冯光宏先生著文,李秉彝首开渠首砌石工程模型试验
都江堰枢纽中的主体结构,从李冰开始都由简易的竹笼构建,每年投入的维修工程量很大;所有劳力和材料,都得向灌区农户索取。元代初年最早来川视察的李秉彝,就开始设想,如何把简易性工程改变成永久性,从根本上减轻民众负担,缓和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李秉彝在小河上进行模型试验,接着将都江堰枢纽破天荒改造成砌石工程。

    铁龟鱼嘴:最早的砌石工程

    至元朝(1335年),都江堰市每年重点维修的工段达133处。官府规定,每个农业劳动力服役70天,不到70天完了工,也不能回家休息;不想服役的,向官府交每天抵工钱3串。那时,肃政廉访司佥事吉当普审慎思考了这一问题,觉得只有改造枢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他与灌州判官张弘进行了新的枢纽设计。在当年十一月初一开工,通过5个月的工期,完成了用桐油、麻丝和石灰胶结,并嵌插铁件的砌石工程。这是都江堰首次建成的坚固枢纽,其意义之深远,无论怎样估计,都不算过分。
   
    吉当普这次改造行动,除枢纽部分外,还有32处重点工段。整个工程共计投工3900人,其中蒙古军2000人。技工包括木工253人,金工700人,石工700人。施工中,耗用粮食1000余担,开石方100多万方,用去石灰6万多斤,桐油3万多斤,铁6.5万斤,麻0.5万撮。实际花费现金4.9万串钱。
   
    吉当普的改造工程完工后仅仅30多年,元政权就被推翻。由于这一试验性的工程得不到应有的维护,运行40年左右就毁于一旦。明建文年间(约1400年),灌县知县胡光首先加以修复。他组织劳力开采大型条石2200块,冶铁3万多斤,耗用桐油500斤;麻线200股,木材2500根,劳动工日25.32万个。新砌成的鱼嘴堤长15丈(合50米):高1.3丈(合4.3米);鱼嘴头部宽5尺(合1.67米),后宽1.2丈(合4米)。全部采用桐油麻丝石灰砌石,每块石料之间还用铁锭锚固;并在堰头竖穿3根1、2丈长的铁筋,以防洪流冲击。
    
    铁牛和鱼嘴:艺术和科技巧妙结合的砌石工程

    明·正德年间(1511年),按察副使卢翊,坚决反对重修这种结构,建议以调整劳力组合的方式,减少群众修堰负担。他规定每良田3石摊派一个劳力,全部劳力分为8班轮流投工。农户投劳每8年才轮到一次,实际上负担不重。
   
    但吉当普的信从者大有人在。嘉靖十年(1531),水利佥事张彦杲作《议处修堰新规》,提出铁石堰堤的庞大预算,20年后,水利佥事施干祥加以贯彻。他与顺庆府通判张仁度、崇宁知县刘守德、灌县知县王来聘设计出一种新颖的铁牛鱼嘴。经过一番周密的准备,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正月开工建设。用了120个铸工、1200个炉工,整整忙了一天一夜。燃烧掉13万斤柴炭,铸成总重6.7万斤的两条铁牛,各长一丈有余(约3.5m)。它们头部紧靠,尾部分开,整体像个“人”字,以适应江水的流势。此种艺术与科技巧妙而完美的结合,可说是独特的创造。
 
公元1490年                
   
    明孝宗弘治三年,四川巡抚都御史邱鼐言,设官专领灌县都江堰,名“水利佥事”。
   
    四川巡抚都御史丘鼐深知都江堰无专人管理的弊端,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蜀以富饶称,前代迄今,地非异地,盖人事未修焉。……其后,豪家稍规水利,堰流堤防,水失故道,蜀人始病于旱。”(《明·经世文编》)而地方官员又“治事皆繁剧”,朝廷派来修堰的国子生及其他人员“其来也远,其居也暂,各部分治河流,支移脉转,往往形格势禁,不能剖析分合错综之源”。故奏设官员专门负责都江堰工程维修。(《都江堰功小传》)
    
    《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引《明实录》;“先是巡抚都御史邱鼐言:成都府灌县旧有都江大堰,乃李冰所筑溉民田者,其利甚溥。后为居民所侵占,旧以湮塞。乞增设宪臣一员,专领其事,俾随处修筑陂塘堤堰以时蓄泄,庶旧规可复,地利不废。工部覆奏从之。”
 
公元1490年                  
   
   
明孝宗弘治三年,仿蜀汉制,设专官,派刑部员外郎任按察佥事,管理都江堰渠首工程。
 
公元1728年                
   
    清雍正六年,改成都军粮同知为成都水利同知,由布政使统其事。
    
    《成都市地方志》记:“世宗雍正六年(1728年),设成都府水利同知,专管都江堰,首任水利同知德尔格。”
   
    清·嘉庆《四川通志·职官》:“旧为军粮同知,雍正六年改水利同知。”
   
    民国《灌志掌故》:“初名管粮水利厅,兼理懋(四川省懋功(今小金)县北部)、抚(古州名。汉豫章郡地,陈置抚州。在今江西省临川县治)、绥(古州名。西魏置,在今陕西省绥德县)、崇、章五屯粮饷,除所有支领外,复征木筏税、过道船舶税及出山入省羊税,以作洪水抢修之用。署内分东、西两案房,每案有典吏三人,书办若干人。东案办堰工,西案办五屯饷银。后罢西案,存东案。有冬、春两班典史二人经理堰务外,设水勇二十四人巡查河工。”
 
公元1735年               
   
    清雍正十二年,水利同知府由成都迁至灌县。其后,水利知府制度延续到清末达183年之久。

    水利府:全国仅存的古代水利衙门遗迹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灌县志》的《灌城街道图》上明确标注了“成都水利署”,位置在井福街以西、文星街(现为文庙街)以东的东街(现为幸福路)(如下图),图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灌县志》之《灌城街道图》。
 
公元1765年           
   
     清高宗乾隆三十年,重刻宝瓶口水则。
   
   
清·王来通《灌江备考·复造水则》:“斗鸡台下有石刻古之水则十划。考自秦时初凿离堆所传,年深剥落,今望之片石而痕迹不全,数字六划而高低不均,……乾隆乙酉年冬月始议而新之,另自伐石较准镌为十划,立于古水则上首,以便览者知水之消长。”
 
公元1826年                  
   
   
清宣宗道光六年,水利同知未及时上报灾情被撤职。故宫档案存四川总督戴三锡奏折载:“本年三月,山水聚涨,于堰工上游冲缺漕口直往外江,以至内江分流微弱,当此栽秧之际,水不敷用”。水利同知袁昌业、灌县知县朱华因未早报灾情,延误抢修,被撤职。
 
公元1874年                    
   
   
清同治十三年,灌县知县胡圻(音:qí)编成《治水三字经》,刻石立于二王庙山门内右墙上,内容是:
   
    “六字传,千秋鉴。挖河心,堆堤岸。分四六,平潦(涝)旱。水画符,铁桩见。笼编密,石装健。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音:què,溢洪坝),留漏罐(涵洞引水口)。遵旧制,复古堰。”

公元1875年               
   
    清光绪元年,水利同知胡均撰书治水八字格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
                                    
公元1877年   四川总督丁宝桢修都江堰功败垂成,连载降三级,革职留任  
   
    德宗光绪三年,四川总督丁宝祯、成绵龙茂道丁士彬、水利同知徐传善、灌县知县陆葆德等用12万余两公款大修都江堰,大堰采用条石修砌代替传统的笼石结构。
   
    1878年,德宗光绪四年五月   连日大雨,岷江暴发特大洪水,刚刚竣工的都江堰渠首各工程遭到冲击破坏,金刚堤多处决口,人字堤、飞沙堰长130丈的堤埂被冲毁殆尽,县城外护城底石也大半被毁。清廷派钦差大臣赴川调查,最后以“堰功败于垂成,复蹈明之覆辙”罪名,将四川总督丁宝桢降三级,革职留任,其他负责官吏各有处分。
   
    清光绪丙午年(1906年)知成都府事文焕,对原《治水三字经》作了修改,刻石立于二王庙山门内正中墙上:“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遇防患。遵旧制,毋擅变。”
                                                      
    分四六,平潦旱

    指分水鱼嘴的设计自行分水。即在岷江汛期,内江引进四成水,以防止下游灌区发生洪涝灾害;而在灌溉期间,岷江流量小,内江引进六成水,对下游春灌有利。四六分水,能减轻水旱灾害。

    水画符,铁桩见 

    水画符,指左侧崖壁上刻画的水则。这是判断宝瓶口引进水量“足”与“过”的标志。李冰建成都江堰后,在鱼嘴分水处立石人,以“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来判断水量。自宋代以后,在“离堆”、“宝瓶口”刻水则,作为春灌用水、汛期防洪的基本水尺。“铁桩见”,是指岁修淘挖内江河段于凤栖窝处,要淘深到看见卧铁为止。

    笼扁密,石装健

    笼,指李冰时期就已用作筑堤修堰的竹笼,用质柔坚韧的白甲竹编制,有一定规格。笼编密,指笼眼要小,一个眼一石要牢固。石装健,指卵石要装得饱满,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抗冲能力。

    安羊圈

    羊圈,是在河床上挖深坑,四角立四根大木桩作骨架,每边连以横木,再在四壁插签子形成木框,内装填大卵石。卵石在框内,有如羊关在圈内,故称羊圈。

    立湃阙,留漏罐

    湃阙,即旁侧溢流堰,用来宣泄多余的水量。在内江河道上,现有飞沙堰、人字堤二道溢洪坝,古称湃阙。都江堰其他很多引水渠道上,也设有这种湃阙。漏罐,是指涵洞引水口。现人字堤溢洪坝面下有一暗涵引水口,名金堤堰,从地面下通过人字堤溢洪坝再经暗渠到地面,灌溉都江堰市城郊塔子坝一带2070多亩农田。
 
公元1904年         
   
    光绪30年,都江堰灌区的杨武堰,即今天的杨柳河分干渠,由受益的温江、双流、新津3县各派一人管理。 
 
公元1912年               
   
    民国元年,改水利同知为水利委员《灌县志》载:改水利同知为水利委员,专管都江堰工程。
 
公元1913年                
   
   
1月民国政府规定,县知事公署下设四所一局,其中一个所兼管地方水利。
   
    民国2年,水利委员更名为水利知事,驻灌县,隶属西川道。后又更名为都江堰驻灌县水利委员。
               
公元1914年                
   
    民国3年,四川巡按使陈廷杰设立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由西川道尹王章祜兼任。工程局在都江堰设立工程处,委任吴季昌为督工长,尹昌治为会计主任,张沅、刘均为技师,具体负责对都江堰进行大修。该局于民国7年大修竣工后撤销。
 
公元1918年                
   
    民国7年,四川省长公署通令各县成立水利研究会,后改名为水利委员会。由各县知事兼任主任委员,另选堰绅为副主任委员。下设监察部、工务部、总务部,办理本县地方水利工程,处理水利纠纷等事务。
 
公元1919年               
   
    民国8年,改都江堰驻灌县水利委员为水利知事,设水利知事公署于灌县。编制26人。其中,知事、技术主任、技术员、文牍、庶务兼会计、堰长各1人,书记、司事、夫头各2人,杂役4人,护兵10人。首任知事童良。隶属西川道,专管都江堰工程。经费在灌县征收局支取,另征收木筏税用于补助(民国《灌县志》、《灌志掌故》卷一)。
 
公元1925年-1929年       
   
    官兴文任成都水利知事,后来又长期担任灌县地方水利工程委员会官员。
    
    公元元1925年,官兴文主持大修都江堰。他在总结了前人的治水经验后,决定把鱼嘴下移200尺,改用条石砌筑,共33层,让在清代上下左右移动了十多次的鱼嘴停止了迁徙。他将笼石太平鱼嘴改为石砌,并延长其长度,使其至今坚如盘石。1927年,他准确地校正了淘滩深度,又在凤栖窝增添了卧铁一根,让三卧铁成为岁修淘滩测深浅的标准。
 
公元1930年              
    
   
都江堰水利归四川省建设厅管理。
 
公元1931年                   
   
    民国20年,四川省建设厅组建了都江堰流域测量队。徐松涛任队长,伍天伦任助手,下设测量人员3名,夫役2名。
 
公元1933年               
   
    民国22年,叠溪地震,堵塞岷江,溃决后洪水成灾。

    8月25日,茂汶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镇全部下陷,附近山岩崩塌,岩石横断岷江及支流,形成10个地震湖,其中岷江干流4个。10月9日,岷江被堵45天后,干流小海子大坝溃决,积水一涌而下,造成下游特大洪灾。10月10日,洪水进入都江堰,据紫坪铺洪痕推算,相应洪峰流量约10200立方米每秒。此次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的韩家坝、安澜索桥、新工鱼嘴、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灌县天乙街、塔子坝、农坛湾、安顺桥等处被淹,洪水毁桥30余座。灌县境内死亡人数达5000千人以上。洪水退后,红十字会等单位沿途捞尸717具。10月21日《国民公报》载:“(灌县)10月11日与汶川同被水灾,洪水位高十余丈,将安澜索桥、南岸街房居民百余户冲没无存。又将人字堤一带冲开,离堆公园成泽国,冲毁田地数万亩,溺毙人约五千名。”
 
公元1933年                 
   
    县水利研究会改组成立水利委员会,由县长兼任主任委员。
 
公元1935年               
   
    设四川省水利局,统管都江堰,隶属四川省建设厅。民国24年,川政统一。撤销水利知事公署,设四川省水利局于灌县,统管都江堰,隶属四川省建设厅,专管都江堰渠首工程,局长张沅。同年,都江堰灌区14个县水利委员会成立联合会。
 
公元1936年     成立都江堰工程处
   
    民国25年,四川省水利局迁成都,管理全省水利。8月,由省水利局派员在灌县成立都江堰工程处,处长李玉鑫,编制28人,专管渠首工程。灌区各县地方工程,由省水利局主持。
 
公元1938年              
   
    成立都江堰治本工程设计室。民国27年,四川省水利局成立都江堰治本工程设计室,李赋都任主任。设计室根据都江堰测量队的测量资料,对都江堰进行治本工程设计。1940年提出了《都江堰治本计划》。
 
公元1941年  
         
   
    成立“灌县水利试验室”。民国30年,中央水工试验所与四川省水利局联合在灌县成立“灌县水利试验室”。

公元1943年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参观都江堰,称赞“都江堰是中国的骄傲,它为我们共同战胜法西斯起了支柱性的作用”。 
 
公元1944年               
    
   
成立四川省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隶属省建设厅。民国33年5月,四川省水利局撤销都江堰工程处,成立四川省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隶属省建设厅,处长张沅,编制84人。

公元1945年               
   
    7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颁布《水利法实施细则》,据此,制订了《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办事细则》,加强都江堰管理工作。

公元1947年            
   
    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处长张沅离任,由技正周郁如任处长。

公元1949年                    
   
    贺龙入川抢修都江堰。解放前夕,地下党川康特委派马识途、王宇光赶往西安,向贺龙司令员汇报都江堰失修的情况。贺龙在广元召开的军事会议,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会议决定都江堰抢修由王希甫负责;由驻灌县解放军协助;力争在第二年春耕以前完成岁修任务,以安民心;同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
    
    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处长黄用诚。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3万银元作抢修经费。驻灌县解放军184师1500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挥下参加抢修工程。整个岁修工程于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
                                                     
    流沙河现场采访报道 

    在184师抢修都江堰的过程中,新闻媒体都先后到岁修现场采访报道,其中《川西日报》特派记者余勋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这位余记者,就是后来的著名学者流沙河先生。

    清水利知事官兴文高度评价 
  
    1950年3月底,都江堰岁修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家住灌县的成都老水利知事、兴文堰的修建者官兴文(1870-1950)先生兴奋地跑到工地去观看,不禁由衷地感叹:“本届岁修这么快的速度,我活了八十岁,还是头一回看见!”
    
    1994年1月,四川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识途先生,亲笔隶书题写《解放军抢修都江堰记》。此碑原立于仰天窝小游园中心高台上,现存于都江堰管理局。碑文如下: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岁稳年丰,端赖水利。自秦李冰守蜀,开拓都江堰以来,历代治蜀者莫不以治都江堰为重。每岁必修,不误农时,盖民以食为天,水利乃粮食之命脉也。但解放前,内政窳(音:yǔ;腐败)败,古堰失修,水灾频,仍民不聊生。一九四九年冬,我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解放川西。中共地下党派代表迎谒大军於西安,向贺龙司令员进言:取蜀已不难,治蜀则非易,入川后,首在安定民心,而民心所望者,莫过于岁修都江堰。首长深以为是。於南下途中戎马俊惚之际,犹累开会研究此事。十二月底,成都解放斯时岁修已衍(音yǎn;多、过多)期两月,军管会甫成立,财政困绌,仍拨银五万元,督促开工抢修。灌县县委、县政府立率民工赶修,犹感不啻。幸得驻灌解放军全力支持,参加抢修,餐风沐雨,不辞辛劳。正抢修间,匪特暴乱骤起,意在破坏岁修。我军民同心协力,一手持枪剿匪,一手操畚修堰,不逾月,叛乱平定。再二月,岁修告成。清明佳节,春风万里,成都军管会于渠首筑台张旗,隆重举行放水庆功大典。军民欢腾,载歌载舞,盛况空前。放水时刻,马搓砍倒,盈盈春水即顺宝瓶口奔腾而下,膏土沃壤尽得润泽,熙熙万民额手相庆,齐声赞颂共产党、人民政府、解放军为人民之利益,建旷世之殊勋。丰功伟绩,至今口碑载道。际兹都江堰建立二千二百五十周年,爰(音:yuán:于是)撰斯文补叙其事,并勒石都江之滨,俾万代共仰其功德,云尔。

公元1950年   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代表接管都江堰。
   
    1月1日,成都军管会派王希甫、王干轩为军事代表,接管原国民党四川省水利局及其所属都江堰、通济堰、朱李火堰三个管理处和府河上游船闸管理所,主管川西水利工作。
   
    4月川西水利局首席军事代表王希甫代表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撤销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立川西都江堰管理处,编制43人,由徐松涛代理副处长,隶属川西水利局。都江堰管理处下设工务科、总务科,负责都江堰灌区的岁修、灌溉和防洪等工作。

    4月,川北、川西、川东、川南相继成立水利局。
   
    4月2上午,按照传统习惯,都江堰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开水典礼。典礼由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张祖谅主持。4月18日,成都军管会主任李井泉批示:“军队参加修筑都江堰”。5月8日川西行署水利局成立。局长吴应琪、副局长王希甫。
              
公元1951年             
   
    西南军政委员会委任徐松涛任川西都江堰管理处处长。9月,川西水利局派王干轩任副处长。
 
公元1952年             
   
  
 3月设立唐家寺管理站管理清白江。4月,设石坝子管理站管蒲阳河;设立河坝场管理站管江安河。4月,设立石堤堰管理站管理走马河、柏条河、府河、毗河;设立石观音管理站管理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9月1日,川西行政区撤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川西都江堰管理处更名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处。11月26日,四川省恢复四个行署水利局建制合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水利厅。厅长郭勋祺,副厅长金鉴,吴应琪。办公地址在成都市实业街。

公元1954年             
   
    7月,省政府调张建中任都江堰管理处副处长。12月1日,四川省水利厅批准都江堰管理处编制为113人。
 
公元1955年                  
   
   
4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水利厅更名为四川省水利厅。机关行政编制定为126名。此后,都江堰管理处更名为四川省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处。

   四川省水利厅直属事业单位

    机械提水站、需水量站、岷江水土保持试验站、水利干部训练班、水文分站、1-7个测量队、1-12个查勘队、1个检查组和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处、四川省官渠堰管理处、四川省西河管理处、四川省朱李火堰管理处。总计有职工662人。

 

公元1955年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视察都江堰并题词:“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郭沫若诗《蜀道奇》:赞李冰兴水利
 

    噫吁嘻!雄哉壮乎!蜀道之奇奇于读异书。
    四川盆地古本大陆海,海水汪汪向东注。
    流成瀑布三千尺,地质年代远迈蚕丛与鱼凫。
    日浚月削凿深崖,凿成三峡之水路。
    三峡全长二百四公里,雄奇秀逸冠环区。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无。
    山有神女山名巫,十二奇峰耸天枢。
    果然为云为雨梦模糊,诗中之情趣,酒中之醍醐。
    海水倾泄出平芜,土壤膏腴成天府。
    流来雅砻,大渡,金沙,泯,沱,涪,渠,嘉陵,乌,水道似星罗,城市如棋布。
    五丁开山事乌有,其说虽墨意可朱。
    我知劳力创世界,由来天险待人锄。
    秦时太守李冰兴水利,都江古堰展如梳。
    灌溉成都平原四百余万亩,不与江南鱼米之乡殊。
    更凿盐井利民用,产盐之量今足七千万人之需而有余。
    远离东海二千余公里,民不淡食乐何如?
    李冰一人何能为?所赖乃在工人与农夫。
    工人与农夫,李冰之师兼学徒,力士五丁何止五!
    文翁治蜀文教敷,爱产扬雄与相如。
    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利州江潭传是金轮感孕处,浣花溪畔尚有工部之故居。
    蜀道之奇奇于读异书,使人听此心颜朱。
    足见江山自古不负人,人亦未肯江山负。
    历史悠久难罗缕,试看二十世纪之雄图。
    无产阶级有前途,七一,八一,如联珠。
    长征二万五千里,雪山之雪,草原之草,锻炼英雄躯。
    星星之火燃成大熔炉,熔尽封建主义,殖民主义之锁链,六亿神州不再为人奴。
    七一以来四十载,红旗插遍中华城市,农村,山岳,溟渤与江湖。
    蜀中夫如何?气象同昭苏。
    民食为天有基础,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
    轻重工业如蜘蛛。
    开建成渝,宝成,成昆诸铁路,促使西南四塞之域成通衢。
    江轮增加千万吨,懋迁有无事吐输。
    莫言“黄鹤之飞不得过”,神鹰铁翼开云途。
    莫言“猿猱欲度愁攀缘”。东风轮下峨眉俯。
    三峡况将成水库,人定胜天目可睹。
    于时万吨之轮可以直抵渝,于时发电之量可以直送拉萨与淞沪。
    君不见,铁有攀枝花,煤与煤气亦何富;砂金,铜,锌,磷矿石,遍地宝藏难计数?
    又不见,民族和雍载歌舞,埙篪协奏遍乡都;
    马,扬,李,苏其辈出,冰,翁,亮,照其如林中之树株。
    蜀道之奇奇于读异书!蜀仅一隅耳,一隅三反见全部。
    祖国光芒耀千古,方今时代万倍超唐虞,眼前险阻何足道?
    战略视之如纸虎!全民壮志世无侔,行将超跃必然兮进入自由之疆土。
    人人齐唱《东方红》,意气风发心情舒,万岁万岁长欢呼!

 

公元1958年
 

    四川省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处更名为都江堰管理处。四川省水利厅、西南电业管理局、省工业厅、地方电力管理处合并成立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农田水利事业由省农业厅的农田水利局管理,农业厅副厅长金鉴兼农水局局长。四川省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处更名为都江堰管理处。
 

    3月5,家副主席朱德视察都江堰。3月1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国务院副总理贺龙视察都江堰。
 

    3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在李井泉陪同下视察都江堰后说:“这工程了不起,李冰是秦孝文王时代,距今有二千二百多年。他是蜀郡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都江堰管理处增设牧马山管理站和莲花洞水库管理所。
 

公元1960年
  
    恢复成立沙黑羊河、江安河、走马河、蒲阳河四个河系管理站。

 

公元1962年
 
    4月,四川省农业厅、成都市农林局、温江、绵阳、乐山专区农水局及都江堰管理处组成都江堰配水指挥部,由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金鉴任指挥,统一领导都江堰灌区大春用水工作,协调地区之间的农业用水关系。蒲阳河、走马河、江安河、啥黑河等干渠分别成立灌溉指挥所。
 
公元1963年
 
    农田水利局划归四川省水电厅领导,都江堰管理处改由水电厅农水局领导。
 
公元1964年
 
    都江堰管理处张建中调任水电局副局长兼都江堰管理处副处长。
 
公元1965年

    10月26,成立灌区四大堰领导小组  中共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分党组批准成立都江堰、官渠堰、东山、西河四大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张建中、刘良、解满、闫秉祥、田怀善、张志民六位同志组成,在四川省水电厅分党组领导下,具体负责四大堰的领导工作。
 
公元1968年

    6月21日,建以解放军为主的都江堰防洪工作机构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以川革发(68)2号文件规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汛机构,都江堰由温江军分区负责组织,并指定一位同志任指挥,成都市革命委员会、都江堰管理处、岷江木才水运局各指派一位同志参加,统一领导都江堰的防汛工作。” 

 

    7月8日,温江军分区在(68)温字第207号文件中规定:“都江堰的防汛工作,由都江堰管理处吴敏良同志按川革发(68)2号文件的规定负责组织,指挥由黄作军司令员担任。”
 
公元1969年

    2月15日,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处革命委员会。张吉祥任主任,崔鸿宾、唐宏开任副主任。
 
公元1970年

    增补闫秉祥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公元1971年
 
   
调陈学忠到都江堰管理处负责全面工作。
    
     28日,省水利领导小组在成都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都江堰总体规划和“四五”期间的实施意见。省革委副主任李大章到会指导。

 

公元1973年
  
    8月23日,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生产建设办公室川生建〔1973〕33号文批复同意四川省水利局,内设13个处室和代管四川省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邓自力、苗蓬澍先后任局长。但邓自力未到职,由金鉴副局长主持工作。

 

公元1978年

    9月10,撤销都江堰管理处革命委员会,恢复都江堰管理处陈学忠任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别国祥、闫秉祥、白合袖、李增诗、陈建文、张占立任副处长。苗逢澍任四川省水利电力局局长。

 

    成立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

 
  12月13日,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以川革发(1978)137号文批准《关于改进都江堰灌区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决定建立都江堰灌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为常设机构,由省水电局直接领导,属事业单位。解满任局党委书记,陈学忠任局长,马安民任副局长。解满为局党委书记。1980年,增补周锡敬为副局长;1982年,增补为闫秉祥副局长。
  
    都江堰管理局成立后,全灌区建立六个灌区管理站:外江管理处、东风渠管理处、人民渠管理处、人民渠第二处管理处、黑龙滩水库灌区管理处、龙泉山灌区管理处。

公元l981年

    8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冲、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视察都江堰。

公元1982年
 
    2月23日,都江堰被列为全国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月12日,邓小平视察都江堰。邓小平为都江堰水利工程题字“造福万代”。l2月l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一行视察都江堰。12月,续俊海任水利电力厅厅长。

 

公元1983年

    都管局机构改革,局长为王布雷,副局长为周锡敬、王清炳。同年11月增补冯林森为副局长。局党委书记吴宗灿。8月25日,组建都江堰管理局领导班子。任命吴宗灿为都管局党委书记,王布雷任都管局局长兼党委副书记,周锡敬、王清炳任副局长,闫秉祥任顾问。11月,增补冯林森为副局长。管理局机关的处、室改为科、室。

 

公元l984年
  
    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出访返京途中视察都江堰。

 

公元l986年

    3月27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方毅视察都江堰,并为中共灌县县委题词:“求实”。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视察都江堰。7月l0日,国务委员谷牧来灌视察都江堰。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视察都江堰。

 

公元l988年

    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防汛总指挥部顾问钱正英视察都江堰防汛工作。6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都江堰、青城山。

 

公元1989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视察都江堰并题词:“伟哉李冰。”

 

公元l991年
 
    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四川省、成都市领导陪同下,视察了都江堰。11月27日,四川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任命敬正书任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厅长。

 

公元1993年
 
    3月18,成都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成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府河“由市河道主管机关管理,并于4月3日报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6月15日,四川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成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兆清作说明。省人大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续俊海作审议结果的报告,建议省人大常委会予以批准。

 

    6月21,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批准《成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由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
 

    9月22,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李冰陵园题词:“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
 

    12月10日,全国前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都江堰。
 

公元1994年
 
    2月23,四川省水电厅决定,彭述明任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局长。5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自强同志带队,省人大农业委员会对府河干渠进行立法考察,并召开郫县会议,建议将都江堰立法提上议事日程。

 

公元1995年
  
    4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都江堰。

 

公元1996年

    3月,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管理条例》列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省人大农委、省政府法制局开始前期立法调研工作。7月22日,四川省水电厅向省政府报送《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管理条例(草案)》送审稿。10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视察都江堰。10月14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陈德静任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厅长。

 

公元1997年
 
    四川人民政府法制局将《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管理条例(草案)》印送省级有关部门、都江堰灌区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征求意见。政府法制局通过实地调研,决定将草案更名为《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草案)》。草案建议不恢复都江堰灌区管理委员会,由都江堰管理局负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其具体管理范围由附表规定。附表(一)规定,府河干渠由都江堰管理局管理,其中洞子口钢架桥至学生大桥段,委托成都市河道主管机关管理。同时,草案规定省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调整附表内容。省政府法制局副局长牛建平主持草安的修改,农林城建法规处陈标、何曲参与了草案修改工作。

 

    3月24,省长宋宝瑞主持四川省政府第72次常务会,讨论同意《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草案)》,决定将议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4月4,四川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草案)》。省水电厅厅长陈德静受省政府委托,作条例草案说明。
 

    6月12,四川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继续审议《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草案)》。省人大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续俊海作审议结果的报告。农业委员会建议,取消附表,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规定都江堰管理局负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并具体负负责渠首枢纽、干渠、分干渠及各支渠分水枢纽等水利工程的管理。其中府河干渠的洞子口钢架桥至学生大桥委托成都市管理。
 

    6月14日,农业委员会根据委员们审议意见,在草案修改说明中建议明确规定:“其中府河干渠的洞子口钢架桥至学生大桥、二江寺至黄龙溪段委托成都市管理”。6月16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7月15日,四川省人大、省政府办公厅在成都联合举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自强、副省长敬正书、水电厅厅长陈德静和都江堰管理局局长彭述明发表重要讲话,国家水利部农水司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公元l998年

    3月18,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秦华孙为团长的中国驻外使节团一行27人参观都江堰。

公元1999年
  
    8月26至27,都江堰管理局召开中国共产党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第五届委员会党员大会。推选出新一届的都江堰管理局党委成员为:彭述明、蓝前灿、肖帆、徐元平、刘道国、李建明、尹邦军。纪委成员为:蓝前灿、李道永、戴建康、罗多思、马海杰。

 

公元2000年
  
    四川省水利电力厅更名为四川省水利厅,主管全省水行政和渔业行政。5月7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九届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孙砚芳任四川省水利厅厅长。10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一行在省长张中伟等领导陪同下视察古堰景区。
   
   11月29日晚(当地时间21点02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凯恩斯市召开的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都江堰通过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文化遗产资格审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都江堰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写进了申遗报告)。

公元2003年
 
    11月28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修正案)在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顺利通过,再次依法确认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公元2005年

    9月23,四川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决定免去孙砚方省水利厅厅长职务;任命彭述明为省水利厅厅长。

公元2008年

    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的提名,决定任命冷刚为四川省水利厅厅长。

公元2008年
 
    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震中距都江堰渠首水利工程的直线距离仅仅20余公里。顷刻间,电源中断、通讯消失、房屋垮塌、四面告急,整座城市陷入瘫痪。

 

    渠首,鱼嘴工程被撕裂。外江闸:启闭平台轴线向下游方向平移10多厘米,所有大梁的梁端挤压破坏。整个都江堰灌区:震损渠系建筑物及其他水利设施达到1186处。人民渠干渠大填方段垮塌,总长度近10公里,红岩分干渠垮堤无法通水长达约7公里;人民渠5、6、7期干渠进口枢纽变形、裂缝;鲁班水库大坝多处裂缝;外江河上的取水枢纽、黑石河上的枢纽不同程度受损;东风渠罗家桥电站拦河闸消力坎损毁40余米;黑龙滩五座渡槽不同程度损坏;龙泉山灌区8座渡槽槽身拉裂;通济堰临江堰大坝裂缝200m,各闸房及管理房受损6500m2……
 
    强震发生后仅半个小时,都江堰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就站在了大家面前。在震后第一时间内成立了以刘道国局长为指挥长、党委书记肖帆为副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删:从组织上加强了领导。指挥部下设了供水、工程、后勤、安全和宣传等小组。
    
    指挥部在简陋的帐蓬里,规划各项抢险工作。全体职工迅速投入抢险工作。最危急的险情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灌区最核心、最基本的的供水功能一刻也没有丧失。
  
    水利部陈雷部长、矫勇副部长、胡四一副部长、原水利部敬正书副部长、各司局领导、省委省政府,以及四川省水利厅厅长冷刚等领导同志深入灌区抗震救灾一线进行现场指挥。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中央和四川省加大了对都江堰灌区灾后重建的投入,对骨干工程进行维修、配套,在拟投入17241.87万元中,基本建设工程投资14828万元,对人民渠进水枢纽、鸡公嘴隧洞、人民渠七期干渠等18项重点病、险、“卡脖子”工程进行续建、扩建和改建,是近年来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岁修项目1264处,投资2413.87万元。
 

公元2008年5月下旬
 

    央视航拍展示古堰“不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