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

梁衡:范仲淹是怎样作官的

发布时间:2012-10-19 作者: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在一次应邀作专题演讲时,从《岳阳楼记》谈起,当年范仲淹是怎样作官的。
 
    梁衡说,千百年来,中国知识界流传一句话:不读《出师表》不知何为忠;不读《陈情表》,不知何为孝。忠孝是封建道德标准。随着历史进入现代社会,这两《表》的影响力,已在逐渐减弱。特别是《陈情表》,已鲜为人知。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产生于封建时代的《岳阳楼记》却丝毫没有因历史的变迁而被冷落、淘汰,相反,它如一棵千年古槐,经岁月的沧桑,愈显其旺盛的生命力。
      
    范仲淹的忧国思想,最忧之处有二,即忧民、忧君。用现代政治术语来说就是:干群关系和上下级关系。这是每一个政治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是说,当官千万不要忘了百姓,官位越高,越要注意这一点。   
   
    范仲淹从1015年27岁中进士,到1028年40岁进京任职前,已在基层为官13年。

    如果说,27岁以前的“断齑划粥”,书院苦读,使他熟悉了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政治理论,坚定了他的忧国信念。这13年,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则炼就了他的忧民之心。这期间,他先后转任广德(今安徽广德)、亳州(今安徽亳县)、泰州(今江苏泰州)、兴化(今江苏南通一带)、楚州(今江苏淮安)五地,任过一些掌管刑狱的幕僚小职,最后一任是管盐仓的小吏。他表现出一个典型的有知识、有理想、又时时想着报国安民的青年官吏的所作所为。他按儒家经典的要求,“达则兼济天下”。但是,却扬弃了“穷则独善其身”。只要有一点机会,就去用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办事,并时刻思考着只有百姓安康,政治才能稳定。

    范仲淹的忧民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为民办事、为民请命和为民除弊。
   
为民办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权为民所用”

    他较突出的一件政绩是修海堤。1021年,范仲淹调泰州,任一个管理盐仓的小官。当时泰州、楚州、通州(今南通)位于淮水之南,东临黄海,海堤年久失修,海水倒灌,冲毁盐场,淹没良田。不但政府盐利受损,百姓亦流离失所,逃荒他乡。

    范仲淹只是一个看盐场的小吏,这些地方上的政务经济上的事本不归他管。但他见民受其苦,国损其利,便一再建议复修海堤,政府就干脆任他为灾区中心兴化县的县令。他制定规划,亲率几万民工日夜劳作在筑堤工地。一次大浪淹来,百多人顿时被卷入海底。一时各种非议四起,要求停工罢修。范力排众议,身先民工,亲自督战,前后三年,终使大堤告成。地方经济恢复,国家增收盐利,流离的百姓又回到故乡。人们感谢范仲淹,将此堤称为“范堤”,甚至有不少人改姓范,以之为荣。

    历代,就是直到今天,能为范仲淹之后仍是一种光荣。明朝,朱元璋一次审查犯人名单,见一叫范从文的人,疑是仲淹之后,一问,果是12世孙,便特赦了他。有一土匪绑票,见苦主名范希荣,再问是仲淹之后,立即放掉。可见范在民间的影响之大之远。现在全国为纪念他而建的“景范希望小学”,就有39所。

为民请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为民所系”

    关心民情,是中国古代清官的一种好品质,好传统。郑板桥就有一首名诗:“衙斋臥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出身贫寒,起于基层的范仲淹一生不管地位怎么变,忧民之心始终不变。1033年,全国蝗、旱灾害流行,山东、江淮地区尤甚。时范已调回朝中。他上书希望朝廷派员视察,却迟迟得不到答复。他又忍不住了,冒杀头之祸,去当面质问仁宗:“我们在上面要时刻想着下面的百姓。要是您这宫里的人半天没有饭吃,会是什么样子?今饿殍遍野,为君的怎能熟视无睹?”皇帝被他问得无言以对,就顺水推舟说:“那就派你去赈灾吧。”当年他以一个盐吏因上书自讨了一个修堤的苦差事,这次他这个谏官,又因言得差,自讨了一份棘手难办的赈灾之事。但从这件事情上倒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办事才干。

    他一到灾区就开仓济民,组织生产自救。灾后必有大疫,他遍设诊所,甚至还亲自研制出一种防疫的白药丸。赈灾结束回京后,他还特意带回灾民吃的一种“鸟味草”,送给仁宗,并请传示后宫,以戒宫中的奢侈浪费。他的这个举动,肯定又引起宫中人的反感。您去赈灾,完成任务回来交差就是,何苦又要借机为宫里人上一堂课呢?就你最爱表现,这怎能不招惹人嫉妒?

    他还给仁宗讲了他调查访问的一件实事。途中,他碰到6 个从长沙到安徽的漕运兵。他们出来时30 人,现连死带逃,还剩6 人。路途遥远,还不知能不能活着回到家。他深感百姓粮饷和运输负担太重。他对皇帝说:“知之生物有时,而国家用度无度,天下安得不困!”
 
为民除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他是一位行政能力极强的政要。他的忧民,绝不像其他官僚那样空发议论,装装样子。他每治一地,必有创造性的惠民政策。

    他在西北前线积极改革用兵制度。当时因战事紧张,政府在陕西征农民当兵,士兵不愿背井离乡,便有逃兵。政府就规定在兵的脸上刺字,谓之“黥面”。一旦黥面,他永世,甚至子孙后代都不得脱离军籍。范经调查后体恤民情,认为这“岂徒星霜之苦,极伤骨肉之恩”,就进行改革,边寨大办营田,将士可以带家,又改刺面为刺手,罢兵后还可为民,深得百姓拥护。

    范仲淹是64岁去世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积劳成疾,病体难支,但逾迸发出为民请命,大胆改革的热情。1050年,他62岁时,知杭州,遇大旱,流民遍地。他不只用传统的调粮、赈济之法,而是以工代赈,大兴土木,特别是让寺院参加进来,用平时节余搞基建,增加就业;二是大办西湖的龙舟赛事,让富人捐助,繁荣贸易;三是高价收粮,使粮商无法囤粮抬价。这些看似不当,也受到非议,但却挖掘了民间财力,杭州平度荒。

    宋代税收常以实物缴纳,以余补缺,移此输彼,谓之支移,但运输费要纳税人出。1051年,范仲淹去世前一年,知青州,这是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他见百姓往200里外的博州纳税,往返经月,路途劳苦,还误农时,运费又多出税额的二到三成。农民之苦,上面长期熟视无睹,范心里十分不安。他就改革征税方法,命将粮赋折成现金,派人到博州高于市价购粮,不出五天即完成任务,免了百姓运输之苦,还有余钱。一般地方官都是尽量超征,讨好朝廷。他却多一斤不要,将余钱退给青州百姓。

“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诚如他言:“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可以看出他的忧民是真忧,决不沽名,不作秀,甚至还要顶着上面的压力,冒被处分的危险。

    像上面所举之例,都是问题早就在那里明摆着,为什么前任那么多官都不去解决呢?为什么朝廷不管呢?关键是心中没有装着老百姓。所以“忧民”,实际上是检验一个官好坏的试金石,也成了千百年来永远的政治话题。 这种以民为上的思想延续到共产党,就是彻底地为人民报务。毛泽东专门写过一篇《为人民服务》的文章。

    2004年是邓小平百周年纪念。我受命写一篇纪念文章,在收集资料时,我问研究邓的专家:“有那一句话最能体现邓的思想?”对方思考片刻,答曰,邓对家人说过一句话可作代表,他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大志,就是希望中国的老百姓都富起来,我做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我听后,肃然起敬。细想从 他1962年提出“白猫、黑猫”受批评,到文革后复出支持农村土地承包,其一生所忧全在百姓,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从范仲淹到邓小平,凡真心把当官看作为民办事的人,无不都时刻忧民,为民请命。。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的第二忧是忧君。他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封建社会,"君”即是国,他的忧“君”,实际是忧国。

    无论过去的皇帝还是现在的总统、主席,虽权在一人,但却身系一国之安危。于是,以“君”为核心的君民关系、君政关系、君臣关系,便构成了一国政治的核心部分。而君臣关系,直接涉及领导核心的团结和大政方针的推行。

    综观历史,历代的君大致有明君、能君、庸君、昏君四个档次;臣也有贤臣、忠臣、庸臣、奷臣四种。于是明君贤臣、昏君奸臣,抑或庸君与庸臣,就决定了一朝政府的工作质量。而又以君臣关系最为具体。

    范仲淹是贤臣,属臣中最高一档;仁宗是不庸不昏,基本上算是能君,属于第二档。他们的君臣矛盾,是比较典型的能君与贤臣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